據說,雍正皇帝給八弟改名為“阿其那”,給九弟改名為“塞思黑”。
阿其那、塞思黑都是滿語,阿其那的含義,有人說是“豬”,也有說法是“不要臉。
塞思黑,一種說法是“狗”,另一種說法是“不要臉”。為自己的親兄弟改成這樣污辱性的名字,可見雍正皇帝對二人的憎恨程度。
電視劇《宮鎖心玉》中稱八阿哥為塞思黑,九阿哥為阿其那,是正好相反了,這可能有點不夠标準。
關于阿其那和塞思黑,以前認為是滿語豬狗的意思,不過現在又被認為是凍在冰層裡的魚和讨厭的人。
但不管怎麼樣,八阿哥是阿其那,九阿哥是塞思黑是沒錯了。
事實上,許多王公曾經建議處死這二人,雍正皇帝完全可以秉公執法,同意大家的意見,誅殺二人,或者在幾年的關押期間派人暗殺,随時随地皆可要其性命。
但他卻沒有這樣做。
後來,八阿哥被以結黨妄行等罪,削去王爵和宗籍,并被圈禁起來,改名為阿其那。九阿哥也被削宗籍,送往保定,改名為塞思黑。
1阿其那”與“塞思黑”不是豬狗,究竟是什麼意思?在目前所見的滿洲詞彙中,這兩個字都詞意不明,乃有專家們做成了不同的解釋。
不過從清官檔案中大略知道他們所改用的新名字是“惡名”,也就是不雅或不含好意義的,更談不上寓義吉祥等等的了。
塞思黑即令某人“抖落”或“厭惡”之意。“雍正更此名,本為辱罵八阿哥是讨厭鬼。
玉麟先生的看法“塞思黑”是一般口語,它是從滿語“豬刺傷人”的意思變來的,所以是“像刺傷人的野公豬一樣令人可恨東西”的意思。
另有一說,認為阿其那系口語,在趕狗的意思。這裡将八阿哥比作讨厭的狗,轟出門去的意味。
想當年陳寅恪先生曾說:
改名阿其那、塞思黑,世俗以為滿洲語豬、狗之義,其說至為不根。
無論阿其那、塞思黑非滿文豬、狗之音譯,且世宗亦絕無以豬、狗名其同父之人之理。
2阿其那、塞思黑|由來?雍正帝的政敵被削除宗籍後,分别改名為“阿其那”,“塞思黑”由于這改名事件與康熙、雍正兩朝的皇位鬥争密切相關。
這兩個詞涉及到清朝雍正皇帝時的一件史實。
雍正皇帝的父親康熙皇帝在位的時候,曾經立過皇太子,後來由于統治階級内部的矛盾,廢了皇太子,後又再立再廢,直到康熙皇帝死了,也沒有确立成。
為了争奪帝位,康熙帝生前他的幾個兒子就進行了激烈的鬥争,康熙死了,胤稹奪得了帝位,當了雍正皇帝。
胤稹為了鞏固他的統治地位,采取措施打擊其政敵,将皇八子削籍離宗、革去紅帶子,囚禁起來,并且改其名為“何其那”。
“阿其那、塞思黑”為滿語,其原義究竟是什麼,當時的檔案以及官書中并未記錄,後來“狗豬”之語卻廣為流行,影響了後人的看法。
3從滿語上看“狗”說查無實據
1984年以來出版的《簡明清史》、《清史》、《清代全史》等權威性清史專著,也因襲此說而不疑。
然則“狗”、“豬”之說并無根據。
事實上,“阿其那”、“塞思黑”不是滿語狗、豬之音譯。
豬狗的滿語詞無一與“阿其那”、“塞思黑”音同或音近者,可見“阿其那”、“塞思黑”二名原非“狗”、“豬”之義。
“狗”、“豬”之說,也沒有漢文文獻依據。
今人多理解為狗和豬或畜生等充滿侮辱、罵人之惡語。
近些年來諸多滿語專家在“豬”和“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讨“阿其那”和“塞思黑”之意,又提出了“讨厭可恨可惡”之意。
當然,萬變不離其宗,仍是不恭敬,不吉利,含有辱罵之意。
一文中認為:“‘阿其那’滿文acma,是群衆口語,它的詞根是‘阿其’又說‘愛其’,去、走的意思,加尾音‘那’,阿其那就含有對對象讨厭和輕視的去吧,走吧的意思。
如果對誰加重語氣地說‘阿其那’,就含有把他像狗似的趕走的意思,這裡就可能跟狗聯系起來了。
事實上,在滿人的禮俗中,對狗比較崇敬,忌食狗肉,忌服狗皮,雍正根本不可能用狗來作為罵人的惡名。
從滿語上看“狗”說查無實據。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滿族同漢族一樣,在一般情況下,父母叫自己的兒子為豚犬或狗彘是自謙之詞,不是罵人語。
甚至男兒小時候的小名叫犬子或豚兒的,可能是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子卑賤如犬豬,便于養大成人的意思。
至于八阿哥和九阿哥改名為“阿其那”與“塞思黑”,雖可能出于自改,也可能出于他改,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樣,與滿語“狗”和“豬”的譯音,表面上似乎也并無任何意義上的關聯。
不過,無論如何,他們二人的改名還是有被蔑視、輕賤之意,則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不過雍正皇帝畢竟是皇帝,沒有必要“爆粗口”,感覺陳寅恪說得有理,雍正皇帝絕無以豬、狗名其同父之人之理。
一起探讨“阿其那和塞思黑”的故事,歡迎關注!
作者|龔柳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