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一般放療幾次能治好癌症

一般放療幾次能治好癌症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08 05:47:09

一般放療幾次能治好癌症(治愈率雖高達90但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可以接受)1

導讀15秒

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經曆“放療”這個過程;

也不是所有的癌症都可以接受“放療。

大量脫發、嘔吐、虛弱、消瘦、戴口罩……這樣的人物形象大多會被認為是正在進行放化療的癌症患者。放療和化療是兩種不同的癌症治療方法,簡單來講,放療就是用放射線來治療癌症,而化療是用化學藥物治療癌症。

很多人認為,不管什麼癌症,都需要經曆放療這個治療過程,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 首先,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經曆放療這個過程,以前的癌症治療方案中,放療療會被當做一種手術後的輔助治療,所以讓部分人産生了“放療是癌症治療的一必經階段”的錯覺;
  • 其次,不是所有的癌症都可以做放療,選擇放療方案需要結合多方面的考量。

放療在癌症治療中地位上升

放療也就是放射治療,是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的目标是盡量給予靶區足量的照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護周圍器官。随着醫學技術的發展,放療早已經不是配角了,某些癌症使用放療甚至可以達到根治效果。

比如相對較早期的宮頸癌病人,使用放療治愈率可達到90%以上。此外,在某些癌症的治療過程中,放療可作為首選治療方案,比如我國高發的鼻咽癌

世界衛生組織有統計報告指出,惡性腫瘤中約有45%是可以被治愈的,而這其中,有22%可通過手術治療來治愈,18%可通過放療治愈,5%可通過化療來治愈。

且相對于手術和化療來說,放療屬于相對無創的物理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可以保持人體組織、器官的完整性和生理機能。

一般放療幾次能治好癌症(治愈率雖高達90但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可以接受)2

但這些人不适合做放療

總的來說,放療的臨床禁忌症比較少,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癌症患者都可以選擇放療,尤其是低姑息治療。

臨床治療過程中,是否可做放療,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該腫瘤是否對放射線敏感

這一點是考慮癌症患者是否可用放療的最主要因素。放療效果較好的癌症有鼻咽癌、宮頸癌、前列腺癌和早期肺癌等,而纖維肉瘤、骨肉瘤、黑色素瘤等,由于對放射線不敏感,此類癌症患者較少采用放射治療。

當然,對放射線的敏感程度不同,需要的照射劑量不同,哪怕是對放射線不敏感的癌症患者,在經過其他評估後,也可考慮采用放射治療,隻不過這種治療方法不會是優先考慮的而已。

2、癌症患者的臨床分期

對于實體瘤的癌症患者來說,大多數情況下,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手術切除将會是優先選擇。比如食管癌早期的患者可以手術治療為主,而中晚期患者則可以放療為主要治療手段。

對放療敏感的癌症,如鼻咽癌,可直接以放療為主。對放療敏感程度為中等的癌症,可在手術前使用放療,比如上颌窦癌、喉癌等。

3、癌症患者的身體狀況

癌症患者的身體狀況是臨床上選擇治療方案考慮的一個重點,不管是什麼治療方法,都需要患者能夠有較好的身體狀況做支撐,放療也是。

以肺癌為例來說,早期肺癌患者如果身體條件好,其他條件也成熟,是可以選擇手術治療的,但如果患者的身體條件不适宜手術治療,如心肺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全等,這類型的早期肺癌患者也可行放療。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心肺功能不全的早期肺癌患者,如果需要做大面積照射,這種情況下又不适宜做放療。還有肺癌患者,如果出現大量胸腔積液時,也不适宜做放療。

臨床上很多癌症患者會合并其他疾病,或者在确定好治療方案後突發感染,因此,對于有急性炎症感染或合并心力衰竭的癌症病人,暫時不能放療,可以在控制病情後再做放療。

一般放療幾次能治好癌症(治愈率雖高達90但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可以接受)3

4、選用放療的目的

放療雖然是一種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但是在治療目的上卻是有不同的,通常來說,放療的目的有兩種,根治性放療和姑息性放療。

根治性治療這一點很好理解,就是希望通過放射治療,達到根治腫瘤的目的。比如對放射線很敏感的鼻咽癌,如果腫瘤範圍比較局限,選擇放療作為根治性方案是其首選。

如果癌症患者沒有治愈希望,預期生存期較短,則可選擇放療做姑息性治療。這樣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還可減輕症狀、解除痛苦。

不同的目的也造成了可選擇放療的人群不同,以根治性治療為主要目的的放療人群,應考慮腫瘤對放射線的敏感度等問題;以姑息性治療為主要目的的放療人群則隻需要考慮放療是否能控制腫瘤的發展,以及是否可幫助患者減輕症狀,降低痛苦即可。

放療會對人體有很大損傷嗎?

許多癌症患者在多次放療後,會出現一些副作用,比如照射區域皮膚發紅、瘙癢,甚至脫屑、滲液等情況,或者出現内部髒器的一些症狀。

這些副作用的出現讓許多患者對放療望而生畏,認為放療不安全而拒絕采用該治療方法。

其實,随着醫學科技、設備等不斷發展,目前的放療設備在治療時可精準定位腫瘤區域,對周邊器官的損傷已經非常小了,所以目前放療的副作用比較輕微,隻需要做适當的處理,或者放療的結束後,這些輕微的副作用就會緩解或消失。

臨床上,所有的腫瘤治療都需要綜合治療,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腫瘤的發展趨勢、病理類型、侵犯範圍,甚至是患者的經濟狀況等情況,合理地、有計劃地綜合選用治療技術。

癌症患者應該聽取臨床醫生的建議,不能固執地認為放療不安全而放棄這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做放療時需要忌口嗎?

忌口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存在于放療治療過程中,幾乎所有癌症病人做任何治療都會問到這個問題。很多癌症病人經常會聽信各式各樣忌口的傳聞,認為很多東西都屬于“發物”,不能吃

關于發物,有兩點需要明确。

首先,它是中醫的治療理念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指能引起舊疾複發、新病加重的食物。大緻包括水産品中的帶魚、鯉魚、鳝魚、螃蟹、蝦和海參等;畜肉類的羊肉、狗肉、驢肉、馬肉和老母雞等;蔬菜中的韭菜、芹菜、香菜和茴香等。傳統中醫一般認為,發物多具有辛溫發散、溫燥助火、葷腥膩滞等性質,當某類體質或患有某種疾病的人食用這一類食物,即可能産生發熱、發瘡、發毒或加重病情、誘發痼疾等不良後果。

其次,在“發物”這個概念本身以及發物會導緻某些疾病複發或加重的問題上,中醫和西醫、甚至傳統中醫和現代中醫的觀點其實都是有分歧的。現代醫學并不認可發物的說法。關于這一點就不在此處詳細論述了。

一般放療幾次能治好癌症(治愈率雖高達90但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可以接受)4

其實,在放療治療的期間是沒有特别需要忌口東西。相反的,臨床醫生提倡癌症病人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選擇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多補水,适量補充維生素。

這是因為癌症屬于消耗性疾病,而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我們需要患者有較好的身體條件來支持治療,所以多做營養補充是對治療的最好幫助。

當然,不同的腫瘤可能會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消化道腫瘤的患者,在放療期間應避免食用較硬的食物,盡量減輕消化道負擔;

全美排名第一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營養學雜志》出了腫瘤患者的紅燈食物:加工食品。

此外,腫瘤患者的飲食還應注意三限:

  • 限糖,限制更多的甜味劑(如:糖精、紐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
  • 限鹽,每天食鹽量小于1茶勺(2.4克)
  • 限高熱量,所有含糖飲料、糖果、加糖酸奶、罐裝水果、曲奇、蛋糕、油炸食品等

另外,腫瘤患者還應遠離煙酒和腌漬熏烤煎炸等食物;如果患者有過敏性疾病,螃蟹、魚蝦等海鮮類食物要盡量少吃或不吃。

腹腔、盆腔腫瘤的患者在放療期間要求少渣食物,避免引起大便次數增多造成身體負擔。

放療需要做多久?中間能間斷嗎?

通常來說,放療以周期來算,每次進行一個周期,持續一個來月左右。臨床上大多是周一到周五治療,周末兩天休息,這是全球範圍内的主流放療方案。但現在放療已進入精确放療的階段,且部分特殊腫瘤對放療敏感性不一樣,因此,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個性化定制放療方案,比如一天兩次的放療方案,或短時間内大劑量大分割的放療方案。

部分患者認為一個放療周期持續的時間長,中間可以間斷幾天,讓身體“多休息一下”,這樣有利于身體恢複,有利于癌症治療。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放療需要“趁熱打鐵”,中間不能間斷太長時間,否則不僅不會有利于身體恢複,還有可能讓放療的效果“打折扣”。因為放射治療期間,如果對腫瘤細胞的照射沒有達到理想的劑量,會導緻腫瘤控制不理想,從而導緻治療效果不理想,甚至失敗。

當然,并不是說隻要放療開始了就一定不能停。如果癌症患者在放療期間身體出現了特别強烈的反應,或者出現嚴重并發症,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考慮停止治療。

且萬不得已要停止放療,臨床建議一般停止治療時間最好不超過一周,否則會影響治療效果。所以,我們建議癌症患者應跟主治醫生做好溝通工作,切不可随意停止治療。

關注MORE Health,關注最新醫療資訊。如果您或者您的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無意中碰上了腫瘤癌症、疑難危重疾病等,需要向國際頂級醫學專家求助的話,建議您聯系我們——MORE Health(愛醫傳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