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正值農曆春分,窦唯悄無聲息的發表了他的新專輯《春分拾琴圖》。
秉承窦唯先生一貫的風格,這張專輯沒有任何的宣傳與炒作,隻有兩條豆瓣廣播,一條是在3月17号,文字如下:
“《春分拾琴圖》 2016年 3月 20日0點起售。”
時隔4天,同樣的豆瓣賬号發布了專輯的封面以及專輯在“福聲唱片店”淘寶店鋪的購買鍊接,定價300軟妹币,對于普通樂迷來說略貴,不過對于窦唯的粉絲,這價格遠比一頓大餐或是一支口紅值得多,當你還再猶豫自己要不要為這份情懷買賬時,他們已經在貼吧裡比較着誰下單的時間最快了。
話說這張專輯包含三張CD,收錄了窦唯與不一樣樂隊在2010年至2012年創作作品,窦唯親自操刀制作人,老搭檔陳林擔任錄音師,除了音樂,窦唯在專輯封面的設計上也延續自己的的風格,和之前的《東遊記》、《潸何吊》等作品類似,這次的《春分拾琴圖》依舊采用古裝線書的樣式。
内頁則以豎體文字撰寫專輯制作及樂手的詳細信息,搭配綠色的背景,樸實、清晰、春意盎然。PS:如果挑兩位熟悉的制作人介紹,恐怕隻有上過《中國好歌曲》的莫西子詩以及窦唯的父親窦紹儒了。
雖然作品十分應景,但對于窦唯來說,這張專輯的發布時間并不适合,特别是人們剛剛被許巍X高曉松的新單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洗禮過。
不過,拿一首豆瓣評分5.9的單曲與窦唯的專輯相比并不合适,畢竟真正的音樂,從不回避生活的苟且,而是教你看清眼前的苟且,與之為伍,卻依舊不忘詩和遠方,而窦唯也從來不會為了某一種商業形式,成為音樂的玩偶,屈服于眼前的苟且。(注:據微博音樂人燈燈HOHO爆料,4月1号阿裡音樂将發布全球最大的音樂人、歌手互動平台。這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一拖再拖就是為這次産品的發布蓄勢,而邀請許巍也是看中了其對音樂人的号召力。)
自從1991年10月離開黑豹樂隊後,除了94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的那一次表演,窦唯再也沒有因為音樂登上過頭條。
圍繞他身上的關鍵詞隻有離婚、落魄、燒車。
即便是一些民間流傳的小故事也大多和他凄慘的境遇有關,供閑談者在茶餘飯後一聲歎息,但窦唯從沒辯解過。
對于小橘來說,“在他眼中,除了音樂容不下任何東西”更能形容窦唯目前的狀态,離開黑豹之後,窦唯在音樂創作方面再也不必顧忌他人的感受,而外界的流言蜚語則讓他認識到“表達沒用”,不如花時間放在自己想做的事兒上。
聽上去窦唯好像陷于貧困卻又自得其樂,其實他并不窮,一棟房、早先的唱片版權收入,加上為電影配樂以及其他歌手制作專輯,乃至新唱片出來唱片公司給他的保底,都足夠這位“隻要一碗炸醬面和一本好書就夠了”的老北京活下來。
而遠離輿論風暴中心後,被歌迷喚作“仙兒”的窦唯終于可以安安靜靜的做一個音樂人。
1994年,窦唯帶來了中國搖滾史上最不可能再次出現的專輯《黑夢》,這張作品其實是他離開黑豹之後心情的真實寫照。
因為女人和兄弟反目對于窦唯來說是個不小的心理負擔,所以他在歌聲中這樣安慰自己:“不顧一切瘋瘋颠颠跌跌撞撞地奔跑,奔向那份能讓自己感到安全的懷抱,離别了昨天去擁抱希望,告别夜晚等待天亮,過去的輝煌不再重要,明天更漫長。”
而歌曲中充斥的“後悔”、“忏悔”、“公道”、“脆弱”等詞語為人們揭示了一個冷酷外表下真實而又脆弱的窦唯。
僅僅過了一年,窦唯就從“搖滾才子”變成了媒體口中“想要變成花蝴蝶卻隻能蛻變成蛾子的蟲蛹”,因為他的新專輯《豔陽天》完全抛棄了原來那僅存的一些金屬的氣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理解窦唯想表達什麼,也沒有興趣深究那些哲理味道十足的歌詞。
而從1998年的《山河水》開始,窦唯的音樂作品更加内斂,當初“詞弱于曲”的作品特點甚至變得完全沒有詞,即便有,也是窦唯式絲毫不連貫、純粹的夢話純粹的意識流。
面對外界的不理解,窦唯回應道:
“簡單地說,想唱就唱,前一陣口号不是‘想唱就唱’嗎?想不唱就不唱了。沒必要因為人說你唱得好,拿這個炫耀。”
頗為諷刺的是,窦唯還憑借已經失去對歌詞具象表達的專輯《雨籲》拿到了主流頒獎典禮的“最佳搖滾歌手”,而此獎項是提前頒獎,不用走紅毯,窦唯也像預想的那樣沒有來到現場。用歌迷的話,至少讓窦唯免受一次現場的侮辱。
雖然私生活秘而不宣,但窦唯這些年也并沒有離聽衆很遠,除了專輯外,他還為《尋槍》、《李米的猜想》、《武俠》等影片以及記錄片音樂創作,這其中既是幫忙也是糊口。
更多時候,他還是活在文藝青年心中的一個傳說。
在網上你能看見他寫的字;
他的自畫像;
他與别人的偶遇;
甚至是和小女友一起兜風時的照片;
隻不過我們再也沒人可以理解他,即便是有機會和他面對面的聊天,亦或許窦唯不需要人理解,也不需要膜拜或者同情,有人聽聽他的音樂,看看他的畫兒就夠了。
最後一句
《春分拾琴圖》目前購買者共計155人。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橘子君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