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産階級的革命導師和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創始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馬克思主義”成為全世界共産黨人的理論基礎。
今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馬克思生于德國小鎮特裡爾裡的一個律師家庭。馬克思對于國人并不陌生,我們從小就知道學習馬克思思想。馬克思的理論,著作大多也耳熟能詳。但是興許很多人并不了解馬克思的生活狀态和教育理念吧。
可是,卡爾不管是在波恩大學,還是在柏林大學,都沒有按照父親的意願一門心思地攻讀法律。而是傾心于詩歌的寫作和哲學的研究。為了說服父親,取得父親的理解和支持,馬克思婉轉地寫信給父親表白自己的選擇:
“我懂得,寫詩隻應當成為一種附帶的事情,我應該研究法律,但我想首先在哲學上試試自己的力量。”
明眼人一下子就會知道,上面這段話的真正含義是他要學習哲學。
為了能說明自己的志向,卡爾要求提前回到特利爾探親,以便向父親傾吐自己“心中的不安”,感受一下“在父親身邊的溫暖和愛”。但遭到了父親的嚴厲拒絕。亨利希考慮再三,隻允許卡爾提前十天回家探親。
馬克思終于回到了父親的身邊,向父親詳詳細細地講述了自己的學習情況和研究方向。卡爾說:“我在哲學家雷馬路斯身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我在閱讀他的《論動物的藝術本能》一書時,感受到極大的喜悅。這幾年,我又研究了亞裡士多德、康德、培根、費爾巴哈等人的著作,寫了許多摘要,同時,也記下了自己的讀後感。可以說,我已經一頭紮進了哲學的懷抱之中,深深地被哲學所迷住了。”亨利希側頭聽着,追問一句:“我想問你,你為什麼要學哲學呢?請你告訴我。”
馬克思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爸爸,哲學是廣闊的海洋,它可以供人們有較大的回旋餘地。更重要的是,通過哲學的研究,我想研究人生,研究社會,研究世界的昨天和明天。這對一個科學研究者來說,該是最有意義的吧!爸爸,您應該支持和尊重我的選擇。”
聽完兒子的述說,亨利希的臉上流露出了喜悅,他不再堅持自己要兒子當一個法學家的意見了。他高興地對兒子說:“孩子,那麼就照你選擇的路走下去吧!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你,要清醒而實際地看待生活,要有真才實學,充分發揮自己由大自然母親慷慨賜予的才能。”
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中成長起來的馬克思,對家庭教育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當他身為人父之後,也盡其所能,在革命的同時,盡心盡力地去教導自己的子女。
馬克思很喜歡自己的孩子,孩子們也非常熱愛爸爸。
馬克思和燕妮生過7個孩子,可是,由于生活貧困,後來能夠長大的隻有三個女兒:大女兒燕妮、二女兒勞拉、三女兒愛琳娜。
馬克思把孩子看作是“人類的未來”,他對孩子們抱有誠摯的感情和無限的期望。他認為:父母不僅要撫養孩子,而且要教育孩子;父母教育孩子,同時也教育了自己,也受到孩子的影響、鼓舞和鞭策。他常說:“孩子們必須教育他們的父母!”
馬克思對待年幼的女兒們像對待大人一樣,從不向她們發脾氣、下命令,從不擺出威嚴和驕橫的架子,他決不強迫孩子們去做什麼事,而隻是勸說他們不要去做什麼事。在孩子們看來,馬克思不僅是溫和、寬厚、慈祥的父親,而且是忠實的朋友和親密的夥伴。她們總是非常樂于接受爸爸的勸導。
每逢星期天,馬克思總是放下緊張繁忙的工作,聽孩子們“指揮”。他帶着孩子們出去盡興而愉快地遊玩,讓孩子們接受大自然的熏陶,既增長她們的見識,又鍛煉她們的意志和體魄。
一次,恩格斯來到馬克思的家裡,見他正在聚精會神伏案工作,便趕忙提醒他說:“喂,你忘了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馬克思一聽,愣了一下,拍了拍腦門,微笑着說:“啊,對了,今天是星期日,星期日應該屬于孩子!”
于是,馬克思放下工作,和恩格斯一起,有說有笑,高高興興地領着孩子出去郊遊了。
有個星期日,孩子們在山崗上發現一棵高大的、果實已經成熟的毛栗樹。他們要求和爸爸比賽,看誰用石子打下的野毛栗最多。馬克思雖然不是打毛栗的能手,但他還是興緻勃勃地參加了這一遊戲。用石子和孩子們玩了一會,又找來一根棍子去打,直到大多數毛栗子掉下來才罷手。回家路上,他感到胳膊有些酸疼,到了第二天早晨,肌肉疼得更加厲害,右胳膊疼得七八天不能動彈。但是,到了下一個星期天,他照常和孩子們一起戲耍。
馬克思知識豐富、博學多才,很會講故事。他經常給孩子們講各種各樣的迷人動聽的童話,有時還大聲地念精彩、美妙的故事給孩子們聽,像荷馬的作品、《尼伯龍根之歌》、《唐•吉诃德》、《一千零一夜》等,馬克思都曾給孩子們從頭至尾念過幾遍。馬克思還常常給孩子們背誦莎士比亞劇本的許多台詞,這些詩一樣的精辟生動的語句深深印在孩子們的心裡。
有時候,馬克思自己也編一些感人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每逢到郊外遊玩回來的時候,為了激勵和鼓舞女兒,使她們精神飽滿、情緒高漲、忘掉疲勞,馬克思除了講自編的故事外,還和孩子們一起唱民歌,一支接一支地唱。他還振作精神跟孩子們一起跳舞,女兒們馬上忘記勞累,唱着歌跳着舞,向歸途走去。在歸途上,馬克思常常是按路程決定自己的故事應該如何編:路長就把故事拉長,路短就把故事縮短。他一邊走一邊講,繪聲繪色,帶着許多幽默和詩意。孩子們很願意聽爸爸講一些沒完沒了的故事。
馬克思講故事不隻是為了使孩子們得到歡樂,更重要的是啟發教育孩子們懂得一些生活的道理。
孩子們漸漸長大以後,馬克思便經常教她們讀一些著名的文學作品和背一些詩篇。他也經常給她們讀一些曆史故事和曆史小說,并認真地和她們一起讨論這些書籍。
馬克思和女兒們讨論一些問題時,總是樂意回答她們的提問。19世紀60年代,倫敦非常流行一種填寫“自白書”的娛樂活動。這是一種問答書,上面寫着各種各樣的問題,叫人們回答。有一次,馬克思的大女兒燕妮和二女兒勞拉拿了一張“自白書”要爸爸填寫。馬克思想,回答這些問題,既是對女兒們的教育,也是對自己的督促。他對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一一作了回答:
您最珍重的品德……………樸素
您主要特點………………目标始終如一
您對幸福的理解……………鬥争
您對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厭惡的缺點………………逢迎
您最不能容忍的缺點………奴顔婢膝
您能原諒的缺點……………輕信
您喜愛的英雄………………斯巴達克、刻蔔勒
您喜愛的詩人………………埃斯庫羅斯、莎士比亞、歌德
您喜愛的散文家……………狄德羅
您喜愛做的事………………啃書本
您喜愛的顔色………………紅色
您喜愛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您喜愛的箴言………………懷疑一切
女兒們時時咀嚼回味爸爸這些精辟的警句,來對照、檢查和鞭策自己。
馬克思的家風是值得欽佩的。夫妻互敬互愛,同甘共苦;父母熱愛子女,關心子女,在子女面前不僅是長者,也是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能夠走自己選擇的路。有了這樣和諧、歡樂的家庭氣氛,便是給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最好的條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