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呗今日回應(歡迎關注閨蜜财經)
撰文|蜜姐&編輯|凱
近期,有不少花呗用戶收到了“花呗服務升級”提示,顯示用戶需簽署《個人征信查詢報送授權書》,同意授權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查詢/報送相關信息。
今天(9月22日)花呗官方回複,正在有序推進接入征信系統的工作!因花呗的用戶基數大,很快引發了輿論關注和熱烈讨論。
01
早在2015、2017年,花呗曾先後回應,否認接入征信系統。
如今花呗回應(原文見文末),在用戶授權的前提下,其相關信息會逐步納入征信系統。
據花呗此前發布的《2017 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開通花呗的用戶中90後占比接近40%,約為4500萬人,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人使用花呗。
上億的花呗用戶們目前關心的大概是接入征信系統後到底有何影響。
首先,最值得注意的是,用戶如果在花呗的借款出現逾期、違約等行為,接入征信系統後,将影響個人未來的大額貸款,如房貸、車貸等。
可能有蜜友注意到花呗回應中提到的“用戶授權”,如用戶不授權接入征信系統,花呗的回複較為委婉:或将影響以後花呗的正常使用。
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你授權後又後悔了怎麼辦?
對此,花呗稱可以通過關閉花呗終止授權,但關閉後用戶的花呗将無法正常使用。
總之一句:“未來,征信服務會逐步覆蓋所有(花呗)用戶。”
另外還有不少用戶擔心,自己平時支付開通了花呗,幾塊錢或十幾塊錢都用花呗支付,這些消費記錄,是否會影響銀行貸款方面的評估?
花呗方面的回應是,其向征信系統報送的信息包括:賬戶開設日期、授信額度及使用情況、還款情況等,但不包括具體的消費内容信息,不會導緻信用記錄數量劇增。
目前也有銀行回應,“合理使用花呗、按時還款”不會影響個人的貸款審批。
不過,蜜姐還是想提醒未來考慮使用房貸、車貸的蜜友們,注意兩個細節問題。
第一是,銀行審批個人貸款,除了逾期外,還會考慮個人的“多頭”借貸、過度借貸等行為。
第二是,如果是房貸審批期間,貸款申請人又使用網絡借貸平台或消費貸等,通常會被駁回申請,因此舉将導緻與此前提交的征信報告内容不符。
02
此次花呗接入征信系統,實際上早就有迹可循。
近年來各種網絡借貸平台提供的消費貸等層出不窮,但也引發了不少争議甚至悲劇。
相信蜜友們此前都看過相關的新聞報道,比如無還款能力的大學生使用消費貸導緻辍學等。
蜜姐也曾關注過一些平台出現的亂象,每次聊到相關話題,都會引發蜜友們熱烈的讨論(如:《貸4.42萬扣1.62萬元保費!玖富萬卡在搞什麼?》《借9.9萬,要還款16.3萬!平安普惠也坑人?》等)。
普惠金融早期發展的出發點是好的,普惠金融之父尤努斯曾說,發展普惠金融是為了打造為窮人服務的金融制度。
一些企業或個人也的确借此解決了燃眉之急,但随着用戶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不少平台也有意無意出現了一些違規操作。
監管層面也早就注意了這些亂象和其中隐形的金融風險,監管趨嚴成為必然趨勢。
2015年以後,花呗就曾多次被傳出要接入征信系統。
去年,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此後多次被約談、要求業務整改成為監管趨嚴的典型案例之一。
今年6月,中國銀保監會重慶監管局批準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消金”)開業。
螞蟻集團旗下的花呗、借呗成為該公司的專屬品牌,螞蟻消金順利獲得消費金融牌照,未來其運作無疑将更加合規和透明。
所以,個人用戶今後在使用這些産品的時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合理合規使用。
03
值得注意的是,在黑貓投訴上,有關“支付寶花呗”的相關投訴達九千多條,内容涉及洩露個人隐私、違規催收等問題。
該投訴平台上,有關“支付寶借呗”的相關投訴近四千條,内容也多涉及違規催收等問題。
監管層面更多是對貸款平台業務和操作規範等方面的監督。
用戶個人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現逾期等違規記錄,即便有異議,邊按時還款邊協商或投訴更加穩妥。
花呗總的來說,是一款消費貸産品,便利之處是在支付寶中能夠“先消費、後還款”。其實不少用戶使用花呗,并非是為了過度消費,恰恰是為了省錢。
而花呗自身的定位也是普惠、小額分散,主要服務于用戶的小額“吃穿住行”消費。
但如果缺乏自制力,不如直接關閉該項功能,不要使用。
畢竟支付寶官網花呗産品的相關介紹中,可以看到其賬單分期或最低還款方式對應的年化利率從14.94%-18.25%不等,如果僅僅用來消費,實在不太劃算。
圖片來源|支付寶官網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花呗官方回應稱,任何聲稱能夠有償“修複”征信或者删除征信記錄的行為均屬詐騙,請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财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