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孝感人來說
有些語句隻有用地道的
孝感話來講才能表達情緒~
看得懂這樣的對話
你就是孝感人
↓↓↓
乘客1
拐子,到三汊氣不氣?
不氣,列攢氣襖那哈回來又是空的!
司機
乘客2
您兒是嘛列打結啊
贈攢lou上蠻陡哇,我還要交班兒!
司機
乘客3
麻煩您兒喲,您兒就打個表跑哈。
那您兒趕不趕時間唦,我還要氣加氣。
司機
乘客3
闊以闊以,冇得問題。
那您兒上來唦。
司機
乘客3
謝謝您兒。
如果和孝感滴朋友聊天
這些詞語你得掌握
↓↓↓
麼斯(什麼)
冇得(沒有)
找不找得到(知道嗎)
裸蓮(啰嗦)
耍拉(麻利)
打鼓球(遊泳)
鉚起來/鉚倒(一個勁兒、努力幹某事)
有門兒(有辦法)
好傲啊(厲害)
拐子(哥哥)
太暈了(慢性子)
抹汗(洗澡)
進不得/不懷喜(不喜歡)
你是嘛列打結啊(你怎麼這麼讨厭)
凍得賽sai (凍得發抖)
苕七哈睡(酣吃酣睡)
找不倒幾造業(不知道多可憐)
喝記吆(醉酒)
白茬子(騙子)
拐話(壞話)
中闊書(打個盹)
打糞球(打噴嚏)
杆子(小混混)
氣不氣(去不去)
網友熱議
@心孤寂了愛情:我老婆是湖南的,平時家裡都說普通話,一直以為小孩不會說孝感話和花園話,今年發現他都會說,隻是平時不說。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再就是小孩子是有語言天分的。
@兵兵仔:平時小孩講普通話,忽然講起孝感普通話,半天人沒反應過來。
@顔子燕:我孩子八歲多,不會說孝感話,也聽不懂孝感話。
@三三叁:奶奶幫忙帶娃,孝感話賊溜。
@武林世家:雖然父母沒教,但小孩子隻要接觸到了都會講。
@美麗湖北1我到家:不說孝感話,那還是孝感人嗎?
@建設魅力孝感:一個地方的方言代表着一個地方的文化,作為95後的孝感青年,孝感話就是我的母語。
如今,在公共場合
說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
方言的使用頻率越來越少
在推廣普通話的大環境下
你還會教自己的孩子講方言嗎?
老師說
讓普通話與方言相輔相成
市實驗小學徐老師:
學生擁有一口标準流利的普通話,對于自我形象的展示和今後發展都是一種促進,而且推廣普通話,是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舉措。鼓勵學生分别用普通話和方言與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溝通,讓他們感受與不同年齡的人溝通的語言方式,從而理解中華語言的博大精深。
市高新區嚴橋小學教師胡玲:
普通話讓師生之間沒有隔閡,情同一家。另一方面,保護和發展方言也責無旁貸。方言可以說是地方文化、風俗的活化石,任何一種方言的消失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一種損失,即意味着我們了解這一地區文化的最有效的途徑消失了。我調查了班上40多位小學生,他們全都會說普通話,但是有8位孩子不會說方言。
允許孩子在課間說方言,鼓勵家長在家用方言跟孩子交流。讓普通話與方言在孩子們的生活中相互補充,互相促進。
學生說
爺爺奶奶說孝感普通話
在孝感市玉泉小學北京路校區上學的劉沛然說:“在學校,我和老師同學交流都用普通話,回到家也講普通話,我也會說孝感話和宜昌話。”
在尚都幼兒園上學的旦旦說:“平時和媽媽都是講普通話,老師在學校也是教的普通話。”在市直機關幼兒園上學的豆豆說:我不會說孝感話,爸爸媽媽說方言我能聽懂。
記者随機采訪10名小學生,8名學生表示自己和父母、爺爺奶奶講普通話,并且家長沒有教過自己講方言。有2位學生告訴記者,因為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不會講普通話,有時候刻意說孝感普通話,自己反而聽不懂,可以用方言與爺爺奶奶溝通。
家長說
不會教孩子講方言
前來接孩子放學的李媽媽告訴記者,她認為從小培養孩子講普通話對她以後的學習有幫助,比如拼音,方言的發音與普通話不一樣,孩子往往會難以區分,影響學習效率。
在三江航天上班的80後家長劉先生說:“我兒子上五年級,由于經常跟爺爺奶奶說方言,分不清前鼻音、後鼻音,在學習拼音方面比較費力,養成說方言的習慣後,很難矯正過來。
記者随機采訪了10名家長,7名家長表示不會教孩子講方言,并認為孩子從小講普通話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幫助,3名家長表示盡量讓孩子說普通話,但也要會說孝感話。
專家說
普通話和方言不矛盾
普通話和方言矛盾嗎?孝感市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陳平表示,推廣普通話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但是沒有說要消滅方言,而是要在會說方言的基礎上,還要會說民族共同語。
方言是我國的文化寶庫,是一個地域的文化遺産和曆史的傳承,沒有了方言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該地域的本土文化。語言沒有優劣之分,方言為一個地區的人們服務,能夠很好地發揮日常交際的功能。
為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國家于2005年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該工程的緣起和意義就是要在堅持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各民族語言、各地方言的科學保護,以利于保持中華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因此,對于方言,還是應該讓孩子學的,這有利于孩子跟家鄉人溝通,有助于孩子在家鄉快樂的成長。寶寶1歲前,可以放心地為他的大腦儲存不同的語言,并不會像大人們想象的那樣影響寶寶的說話能力。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鄉音是一個人的胎記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鄉音
正如每個遊子的夢裡都有一個故鄉
無論你身處何時,人在何方
一聲熟悉的鄉音
一定會帶你找到故鄉的味道
來源:孝感日報 劉洋 沈紅明 徐小萍
制作:周洋
審核:焦志新
終審:朱霞
出品:孝感日報政務新媒體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