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倬雲,史學家,著有《漢代農業》、《西周史》、《萬古江河》等。
1. 我們為什麼讀書?讀書不是為了學位,讀書是為了獲得一種判斷世界的能力。判斷的第一步就是看見環境,懂得環境。第二步,懂得分析哪些常識是暫時的,哪些是人不可避免的一些錯誤。
2. 學習是你自己決定的,不是旁人決定的,你無時無刻不在決定。但是隻有搜羅資料、認識資料以後,你才能夠以最好的方向、最好的方式、最好的途徑發展良好的性格。
3. 智慧需要從知識裡面提煉。知識變成智慧以後,它就會替你決定你一生創造的價值。你重視什麼樣的價值,你覺得什麼對你的人生最重要,這些都将大不一樣。
4.曆史要活學活用,不是找例子,也不是保存東西,而是全世界人類曾經走過的路,都算我走過的路。
5.有人問我的知識從哪裡來,其實就是不斷地吸收。我從來不放棄吸收知識的機會,我始終把周圍的環境當作我的書。
6.人受教育的功能,不僅是用受的教育能換得吃飯的工具,也不僅是受了教育要知道人跟人相處,和平相處。要有一種教育,養成遠見,能超越你未見。我們要想辦法設想我們沒見到的世界還有可能是什麼樣,擴展這種可能性。
7.人生由你自己創造,由你自己鑄造,由你自己塑造,由你自己培養。你成為今天這個樣子,你自己是要負責任的。
8.自己的眼界放得開,注意力放得開,對四周的環境多了解,對我們自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要想了解叢林,就得走入叢林。
9.理想就是盡我的能力,做我可以做的事情。
10. 你在改變你自己,也是在改變你自己的命運。
11.每個人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要不斷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像磨刀一樣,把自己的内心磨得更光亮、更幹淨。
12.在心裡,自己建構一個理想世界,然後先修己,再安人。先安你附近的人,再安遠一點的衆人,再安百姓。要安世界,必須先“修己”。
13.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盡心盡力做好一件事,這是“忠道”;做事的時候自己能夠時時反省,對他人能夠體諒、包容,能夠做到将心比心、利人利己,這叫“恕道”。
14.人生到了最倒黴的時候,我們也不要氣餒,反而要振作、積極應對,扛過了最艱難的階段,就完整地走完“否極泰來”這個過程了。
15.我不會總是用同一套思考方式處理過去一直面臨的問題,我會嘗試新的角度,每天學一些新的東西,每天對過去的思考方式産生一些質疑,這是我養成的習慣。
16. 情和理交融彙合,埋在你身體裡面,變成你性格的一部分,這個才叫“往裡走”。
17.安頓自己更要緊的是,在欲望達不到的時候,你必須知道:人不可能所有欲望都達到,每個人都有抓不到的雲,都有做不到的夢。你要理解:抓不到的雲,讓它飄走吧;做不到的夢,有機會再做也好,沒機會再做,你還可以做别的夢。
18.我自己反省,八十之年,夠用是富,不求是貴,少病是壽,淡泊是福,知足是樂,有這種生活,夫複何求!
19.如果我在今天九十多歲時離開這個世界,我不遺憾。我離開世界時,會想:我盡力了,現在熄燈号吹響,我睡覺去了。熄燈号吹響以前,我盡量“值夜”。
20.你也不要說自己明天怎麼樣、後天怎麼樣,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不錯了。理想就是盡我的能力,做我可以做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