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一直被父母認為是屬于敏感話題,不适合向孩子道說的事情。其實不然,它其實關乎孩子的身心健康與發展,不可掉以輕心,正确的性教育對孩子的心理認知也是有幫助的。
教導孩子正确性知識
既然孩子會有性的問題,做父母的又應如何啟齒與孩子談性的問題呢?專家指出,在傳統的教育中,父母總是避諱和孩子談“性”問題,而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往往使許多孩子因一時的“性”好奇,而犯下錯誤。其實在孩子年幼時,即可以自然的方式和孩子談“性”問題。此外,平時家長也應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并時時提醒孩子如何适時保護自己,以免受到壞人的傷害。
1、按孩子年齡回答問題
如果孩子問你:“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此時你可以簡單地回答孩子:“你是在媽媽肚子裡面長大的。”按照孩子年齡回答這個問題,但不需要把一些細微部分,向孩子解釋清楚;但也不可以對孩子随便搪塞了事,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你很願意回答孩子所問的問題。
2、拿相關書籍給孩子看
可以利用故事書,如動物生态、圖鑒等向孩子解說,透過故事書裡動物生态的寶寶,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且利用動物親子關系作為題材,告訴孩子一些自然生态孕育子女的奧秘。
3、利用洗澡(或親子共浴)時,向孩子解釋
幫孩子洗澡或親子共浴時,都是教育的好時機。基本上年齡小的幼兒,不會問太尖銳或令人難以回答的問題。親子共浴時,由于坦然共對,在幼兒成長時期,很自然就會問以這類問題:“媽媽,為什麼你的比較大,我的比較小?”“媽媽,為什麼我有雞雞,而你沒有雞雞?”……
當孩子問到這類問題時,可以很自然地告訴孩子性别的差異、年齡的不同。如“因為媽媽是女生,而你是男生,男生才會有雞雞”。态度越自然,越能面對,孩子由媽媽的态度中,進一步了解及影響對性的看法。
注重隐私養成好習慣
此外專家還指出,以自然方式跟孩子談“性”及“生兒育女”的情形時,大人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且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并時常提醒、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以免受到不肖之徒的傷害,這包括:
1、父母在穿衣、更衣的時候,應注意到個人隐私的問題;而且父母本身的親密關系和舉動,也要有所避諱,以免孩子錯誤聯想,有樣學樣。
2、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身體,如“不讓陌生人随便觸摸自己的身體”……
3、對于孩子有不當觸摸身體行為及舉動時,父母應予以制止,并向其解說此行為不當的原因:“有禮貌的孩子,是不會随便把裙子掀起來,也不會亂摸身體的……”
4、如當孩子有玩脫衣服遊戲等不雅觀的行為時,不應立刻采取高壓政策,強迫孩子停止或處罰孩子,而不予以解釋問題症結所在,此舉動容易引來反效果。
5、發現孩子有不當行為時,找出一些有趣、更吸引注意力的事,來轉移孩子的目标;平常假日或空閑時間,可以帶孩子到郊外和公園,接觸大自然或增加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不要讓幼兒隻待在封閉的室内空間,接觸面越廣,可轉移注意力的事件越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