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古代一夫多妻是怎樣做愛的?

古代一夫多妻是怎樣做愛的?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4-01 14:18:06

  周代開始建立禮制,不僅規定了天子、諸侯、大夫妻妾的數目,而且規定了同房的時間和順序。那時,人們喜歡以天體、陰陽、曆數來決定事情的順序,連後妃和帝王貴族同房的順序也依照月的陰晴圓缺來決定。月亮每月從初一到十五會逐漸滿盈,而後十五天則逐漸變缺,根據這個規律,從初一到十五,是由地位較低的女子開始進到地位較高的,而從十六到三十,是由地位較高的逐漸安排到地位較低的。

  具體情況是:一日到九日,八十一禦婦,每夜輪九人;十日到十二日,二十七世婦,每夜輪九人;十三日輪九嫔;十四日輪三夫人;十五日,皇後。十六日,皇後;十七日,三夫人;十八日,九嫔;十九日到二十一日,二十七世婦,每夜輪九人;二十二日到三十日,八十一禦妻,每夜輪九人。這種硬性規定可能是為了防止後妃争寵,實際上有的天子并不一定嚴格按照這種規矩辦事。

  另一種說法是,皇後每夜都要和天子同房,每隔五日休息一日,這時才由其他嫔妃遞補空缺,因此九個嫔妃要經過四十五天才能輪完一次。世婦以下的妃子則必須随着九嫔一起侍候天子,而不能和天子單獨相處。

  這種五天一巡的制度也被周朝時的各諸侯所襲用。諸侯共有九個妻子,其中除一位夫人外,另外還分為甲、乙、丙、丁四組側室。每天晚上除了由夫人陪伴外,另由兩個側室相伴。通常的情況是,50歲以下的側室才有和主君共寝的權利,因為這種女性還有懷孕的能力;50歲以上就不可和主君共寝了。但這隻限于側室,夫人(正室)則不受年齡的限制,可一直和丈夫晝夜相處,同進同退。

  由于天子和後妃同房的順序較為複雜,就産生了一種稱為女史的官來掌握。女史會讓嫔妃們戴上金、銀、銅等不同質料的戒指,借以明确身份和識别服侍天子的順序;同時,把她們的日常言行舉止記錄下來,作為日後遞補時的參考。嫔妃們在月經期間,必須在臉頰兩側塗上紅色,以表明自己的生理狀況。有人考證,由于後來人們覺得兩頰塗紅的女子比較美麗,就逐漸形成了塗胭脂的習俗。

  古代一夫多妻的一個突出表現是媵、妾制。

  媵制的起源很早,它是原始社會的族外婚向對偶婚演變中的一種過渡形式,即與長期結婚的男性有權把她的達到一定年齡的姊妹也娶為妻。《屍子》書中推測堯嫁二女于舜是媵制,妻之以皇,媵之以英,其說大緻可信。媵制是指一個女子出嫁,須同姓品侄和奴仆随嫁。《僅禮婚禮》注曰:古者嫁女必以侄品從,謂之媵。《易歸妹》雲:歸妹以品,跛能履,征吉。認為媵制如同跛腳,尚能穿鞋行走,是件好事情。

  春秋時期,各國統治者實行媵制。如《詩經大雅韓奕》:韓侯娶妻諸品從之。又《豳風七月》中的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也是說的媵婚。《詩經》中将歸字解為出嫁的詩約有15首。清人王先謙、姚際恒釋公子為豳公的女兒。詩的大意是,少女們在采桑時忽然心裡悲傷起來,恐怕被女公子帶去陪嫁。進入戰國,因為社會制度發生巨大變化,媵制随之沒落。後世有妻死,由妻妹續弦的婚俗,就是媵制的遺孑。

  妾就是所謂小妻、側室、偏房。《谷梁傳僖公九年》:毋為妾為妻。《彙苑》:妾,接也,言得接見君子而不得伉俪也。妾一般都是來自身分較低賤的女子,《禮記坊記鄭箋》雲:妾合買者,以其賤同于公物也。

  此外,凡是未經明媒正娶的女子,也稱為妾。《禮記内則》認為奔者為妾。她們遭受社會的歧視,父母國人皆賤之。

  媵、妾制的産生雖然有其一定的曆史原因,但由于它是一種十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所以很早就有人主張革除它。如《易經革卦》彖曰: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但是這種微弱的呼聲在當時并沒有多大的作用,更難取得實效。

  在這個時期出現的一夫多妻制有許多原因:

  第一,是母系制的徹底崩潰與男權的伸張。男子以女子為私有财産,既然是私有财産,當然多多益善。

  第二,部落戰争和奴隸使用的結果。私有制引起了比過去廣泛、劇烈得多的掠奪戰争,通過戰争總有大量的婦女、小孩成為奴隸,被勝利者任意占有。

  第三,統治階級的縱欲,以女子為玩物,同時以蹂躏女子多作為其權勢的象征。這正如吳景超所說:有錢有勢的人想禦聲色,乃是多妻制度存在的主要原因。但在禦聲色三字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幸福便輕輕葬送了。

  第四,子嗣觀念的影響,多妻則多子,多子則多福。

  關于這第四個原因,可以再論述得多一些,因為子嗣觀念貫穿于幾千年來(甚至可追溯到原始社會)中國的性文化史。子嗣觀念在這一時期遺留後世的古籍、文物中找到許多證據,如王國維《殷虛書契後編》卷下十四葉一斷其中就有多子孫甲的字樣。

  威斯特馬克說過:然而人之欲擁有多妻,非僅基于性的動機,性以外如子孫、富、權威,皆足令其誘惑。且妻之不産,或生女不生男,亦常使男子有另求新配的要求。在東方各國以獲得子孫為實行多妻的主要原因。日本納妾曾由法律認可,其辯則在生育子嗣,繼承先人的祭祠。古代興都人的一夫多妻,似以恐懼無子而死為一要因。而同一動機,依舊在近代興都人間存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