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商鞅變法适應了怎樣的曆史潮流

商鞅變法适應了怎樣的曆史潮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5:57

我們都知道,商鞅初次變法之時,施行“什伍制度”、“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但是因為當時的戶籍制度還不夠完善,官僚機構也不夠健全,所以地方的戶籍管理,仍舊停留在鄉、邑、聚的劃分上,帶有濃厚的氏族宗法色彩。

幸運的是,在商鞅首次變法之後,秦國初步執行耕戰政策,農業及經濟的迅猛發展,為秦國帶來充裕的稅賦,也為政府帶來更多的預算經費,正是得益于此,秦國可以實施更完善的政策。

商鞅變法适應了怎樣的曆史潮流(商鞅第二次變法)1

秦孝公與商鞅劇照

商鞅積極推行郡縣制

為了進一步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商鞅進一步開始整頓地方行政,推動郡縣制。

《史記·商君列傳》雲:“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

早在商鞅改革之前,秦國就已經在施行“縣”這一行政組織,但隻是針對某些地區施行。秦孝公執政時,商鞅為了讓君權更加集中,着手推廣縣制,将鄉、邑、聚等組織加以合并,并且在縣中設置不同于封建“世卿世祿制”的縣令和縣丞,這些官員所食的都是定額俸祿,負責管理全縣之事務。

如此一來,鄉、邑、聚加以合并之後,在管理權方面整齊劃一,政策設施的管理和維護才得以與人口和資源相輔相成,發揮最大的效益,彼此互取所需、資源互補,社會的發展和官僚制度也就越來越健全。

商鞅變法适應了怎樣的曆史潮流(商鞅第二次變法)2

商鞅劇照

商鞅“廢井田,開阡陌”

春秋時期,秦國國土廣闊,但是人力不足,土地無法獲得完全的開發,造成“人不稱土”的現象。我們都知道,農業人口影響一個國家的貧富,為了确保農業人口的數量,商鞅施行“廢井田,開阡陌”,使百姓能夠購置土地,還可以随意耕種自己的土地。

秦國政府積極獎勵和扶持農業發展,取消了貴族分封采邑,禁止土地被把持在少數貴族手中。正因如此,秦國的農業産量進一步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逐步減少了秦國的貧富差距。

商鞅這項政策,廢除了田埂,重新整頓土地:擴大了每人可以耕種的面積,以提升農業産量。如此改善民生經濟的另一個作用,就是進一步收攏了民心,使得人民“歸心于農”。

除了農業方面的改革之外,商鞅還着手制定了一系列的賦稅。早在秦簡公時期,秦國就推行過“初租禾”,然而,春秋以後,井田制度逐漸瓦解,田地由國有逐步私有化,工商業崛起,社會開始出現富商大賈剝削農民。這樣的情況使得百姓沒有立錐之地,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商鞅變法适應了怎樣的曆史潮流(商鞅第二次變法)3

秦孝公劇照

試想,如果此時秦國仍舊施行“初租禾”,那麼就會造成國家在稅收方面不利的局面。為了壓制沒有土地的工商業者,使得農業得以持續發展,在秦孝公時期,商鞅進一步推行征收“人口稅”。

商鞅将全國人口納入管控,使土地不再被地主所把持,抑制工商業從業者逃稅漏稅,使得農業和人口成為政府兩大主要稅收來源。不僅如此,商鞅再下令推行統一的度量衡:“平鬥桶權衡丈尺”,使稅收和行政便于管理。

商鞅采取重農抑商的措施,鼓勵人民堅守本職,限制百姓追逐眼前的蠅頭小利。至秦朝末期,這政策仍舊持續推行。

為了增進農業生産,政府還鼓勵養殖耕牛,推行一年四次的耕牛評比競賽。由此可見,這種競賽會極大地提高秦國的農業生産總量。

商鞅變法适應了怎樣的曆史潮流(商鞅第二次變法)4

平原君趙勝劇照

趙國的平原君曾對趙孝成王說:“秦以牛田,水通糧……令嚴政行,不可與戰”。由此可見,趙國無法與秦國抗衡的原因,在于秦國推廣牛耕,深耕細作,擴大了秦國的耕地面積,秦國因而富強。

富國是強兵的前提

另一方面,商鞅變法之後成效頗豐,遂開始展開對外戰争。商鞅戰功赫赫,他率軍收服河西地對秦國來說,是最為重要的。秦國對河西地加以開發,并運用其良好的地理優勢進攻中原,實力逐漸壯大。

秦惠文王時期,東方六國合縱抗秦,為了暫避其鋒芒,秦君采納司馬錯的建議,先行吞并了巴蜀,而後再攻陷楚國漢中等地,設漢中郡加以整頓經營。

我們都知道,巴蜀土地豐饒,然而岷江水勢湍急,時常給肥沃的土地帶來水澇,秦昭王于是派出李冰前往治理。李冰興修都江堰,将岷江之水加以疏導和分流,一來改善了農業蓄水灌溉,二來帶動了水利運輸。巴蜀之地、成都平原遂成為天府之國。

秦國以巴蜀作為據點,不斷對楚國發動戰争,向東推進至江漢地區,虎視中原。更加難得的是,秦國對于新征服的土地還能夠視其風俗立法,因地制宜。

商鞅變法适應了怎樣的曆史潮流(商鞅第二次變法)5

商鞅劇照

為了殲滅實力雄厚的楚國,秦國步步為營,最後派遣李信率軍讨伐楚國,李信卻因為低估楚國軍力而失敗,秦王再度派遣王翦前往應戰,最終王翦傾全國六十萬大軍擊破楚國。

累累碩果,皆應歸功于商鞅之變法,以及秦國曆代統治者的努力經營。自此,秦國一躍成為戰國最富庶的國家,就像文獻中記載的那樣——秦國“積粟如丘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