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
在上個月的小米新品發布會上,雷軍在最後發布了“一個有趣的小項目”,是一個被稱為“鐵蛋”的仿生四足機器人CyberDog,更通俗一點的稱呼是人們口中的“機器狗”。
它可以按照人的指令握手、跳舞甚至後空翻,在開發者的設想中,以後它還可以被應用到危險搜救、醫療救援、家庭陪護等場景中。
而幾乎同一時間,一家名為“北京哈崎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也發布了一款類似的“機器狗”,并表示,“這是市場中首款可真正表達自己意識的家用智能機器狗産品。”它們的長相很類似,功能也大同小異,同樣也有着萌哒哒的中文代号“鐵汪汪”,就連開發機構都是由同一個資本投資的——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
“鐵汪汪”通過視覺來完成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它能自主規劃路線、避障,準确到它想到的地方,還能适應各種地形。比如,你跑步的時候,它就能陪在你身邊。
機器寵物浩蕩而來,好似馬上就能颠覆以後的家庭寵物圖譜,但開發者們為什麼會盯上這塊領域?為什麼信誓旦旦認定我們就會接受一個“機器狗”進入生活?……帶着對新生事物必然萌發的種種疑惑,我們跟這家公司的創始人谌振宇聊了聊。
哦,這個名字熟悉嗎?對,就是此前去哪兒網的CEO谌振宇。2019年,他離開去哪兒,創立了HachiBot,用一年半的時間研發了全球首款智能寵物機器人。目前,“鐵汪汪”還隻對定向的VIP客戶開放體驗,以做更好完善,也許半年後,我們就可以在市面上與之相見了。
有着豐富表情的“鐵汪汪”
後浪:真的貓狗不香嗎?我為什麼非要養一隻智能寵物?我能想到的就是它不會死。
谌振宇:對,這是一個點,我們公司有幾個同事因為養的狗離開以後就不想再養了,太傷心了。
現在養寵物負擔挺重的,你要給它洗澡、買衣服,生病了還要看病,一年至少有一兩萬吧?那除了付出金錢,還有時間精力上的負擔。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養貓不養狗,因為你雷打不動的必須得早晚溜。比如你說你爸訓狗,費那麼多精力才能讓它習得一些東西,那你可以選擇一個付出更少但獲得感更多的産品。智能寵物表現出來的技能肯定要比貓和狗多,至少狗不會跳舞,也不能幫你去找個手機找個鑰匙是吧?那智能寵物當然可以完成這個事情,雖然不一定每次都準确。
它的陪伴應該更好,會比貓和狗更能跟你去完成這些互動的遊戲,對比現在一線城市養寵均價,它的價格肯定也要更低。而且國内對寵物并不友好,各種限制,你出去也沒有酒店願意接受寵物,包括有的人會對毛發過敏,或是有了小孩,就不會再養寵物。
人類對于陪伴的需求還遠遠沒有被滿足。
機器狗演示
後浪:但是機器寵物沒有靈魂。
谌振宇:它也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氣。你不要想能永遠輕松的獲得,這也不對,你肯定還是要付出一些成本,包括說你今天不理它,也許它不高興了,它也不想理你,你還要跟它修複感情呢。但你要是很兇,它應該還是要來的。它有自己的意志,你高興它可能會跟你玩,你要是不高興,它也可能會安慰你,它會識别你的情緒,加上對外界的認知來做出選擇。
它的初始個性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來設置,比如你希望它安靜一點,沒有你的招呼,它盡量少來粘你,但它會變化,根據和主人互動的反饋來演進,但一定是根據你的喜好來,還是要讓主人滿意。跟貓狗一樣,為了自己活得更好而去積極學習,形成自己的性格。
後浪:還能進化?忽然想到了《終結者》。
谌振宇:電影裡面總會很誇張。它一定不會長出要保護全人類或毀掉全人類這樣的想法,它的進化還是有一些底線的,比如說一定不能傷害人,做出破壞性的事情。但它的進化是有很大想象空間的,更多的可能是在各種樂趣的事情上,比如像貓一樣會對一個圓形的東西很着迷之類的。
機器狗演示
後浪:可它終究是個冷冰冰的機器,貓狗這類大衆寵物基本都是毛茸茸的,很軟糯,就讓人有天然的親近感。像恒河猴實驗,哪怕食物是挂在“鐵絲母猴”身上的,但小嬰猴依然會成天依偎在那個“絨布母猴”身上。
谌振宇:這是生物的本能需求,ta喜歡一個有安全感的東西。但作為一個提供陪伴的産品來說,我認為互動比毛茸茸更重要,或者說比形态更重要。你跟貓狗在一起時更多的也是享受跟它的互動,有接觸的時候,但時間一定不如你跟它互動的多。
手感主要來源于它的材質,這個材質摸起來是冷冰冰,那溫度是可以加上的,但問題是軟是吧?我們可以在叠代的産品裡面去逐步地實現它。我們内核還是一個這樣的機器,外面包一層絨毛是可以的。
隻要把交互這一關克服,形态上的變化都很容易。但它大小體積還是有限定的,大的做個熊貓、做個老虎,這不是不行,最小也就是做成約克夏那樣。
後浪:一直在說做交互不容易,難點在哪兒?
谌振宇:最初我們覺得一個機器人能夠聽命令就很好,但我們逐步認識到交互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但交互怎麼做好?我們要把它的表現具體化,那就需要更多的設計,包括眼神、語氣、神态和動作。而交互關鍵或者說前提是要先做出準确的識别,感知外界的信息要素,所以我們選定它現在這個形态也是為了安裝的各種傳感器讓它四面八方都能看到。
圖說:跟随谌振宇跑步的“鐵汪汪”
後浪:這對你們是最大的挑戰嗎?
谌振宇:技術方面對我們不是最難的,最難的在于辨别用戶需求,選擇做哪些不做哪些。因為一個新的東西出來,大衆總是願意來挑戰你,而我們又沒有一個參照。比如會有人提,說它能不能接送孩子?它能不能給我當保镖去攻擊人?能不能直接對話?我不會讓它講話,讀新聞就算了,那個你跟小度談就好了。
确認需求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這個過程很漫長,我們一直在探讨,寵物到底是滿足人的什麼需求?很多人的表達來自于他現在的一些經驗,更多是描述現狀而非需求,因為他習慣了。比如很多人說遛狗很好,可以鍛煉身體增加感情。我家附近有個公園是北京的遛狗聖地,我就去看,我沒看到一個人遛狗是開心的,都苦着張臉,就是走一圈然後搞完回家,例行公事,甚至還有些不耐煩,隻有狗是開心的,這就是一個假需求。
還有人說撿粑粑也是個很開心的事情,我就搞不懂了,我說你有小孩嗎?他說有,我說你給他洗屁股嗎?他說我不洗都交給我老婆洗,我說你自己的小孩你都不願意去洗他的屁股,你為什麼告訴我說給狗撿粑粑是個好事情?所以在挖掘用戶需求上,不要聽他們在說什麼,要去觀察他們的行為,做了什麼。
後浪:其實這些行為主要還是為了跟寵物之間建立情感聯結吧,從而達成陪伴中最核心的關系。
谌振宇:對。我們會建立一套成長體系,讓你看到它的表現是跟你在一起後變得越來越好。建立這樣的一個聯結關系大概需要三個月,因為這個聯結是很主觀的,讓你感覺到它和你在一起是不同的,這是很重要的。比如在外面,你去跑步它就圍在你身邊,更多的會關注你而不是别人,除非得到你的允許。這就是一個關系建立的過程。
後浪:下一代可能更容易接受這類“新玩具”?
谌振宇:小朋友對這個東西都很好奇,覺得很好玩,下一代會不會在他們印象當中我的寵物就應該是一個機器人?這顯然是很有可能的。
我兩個小孩都是10後,對電子産品的接受和習慣程度遠大于我們。給他一個Pad,不用教他就會,他們有什麼問題就很自然的去用電子産品去解決,看東西玩遊戲全是在上面,他們真還不見得願意去接觸活體,他們會怕這種毛毛的東西。我們那個時候沒東西玩,就追着雞,我家小孩要他們去摸個小雞,他都不太敢摸,因為這些活體在他們的世界裡面接觸很少,但是電子産品顯然接觸的非常多,他們就是伴随電子産品長大的,他們對很多東西的認識跟我們一定是不同的,他們的需求也要被關注。
就是我們跟寵物之間的交流,這種純活體之間的互動,可能逐漸會被這種機械取代。
後浪:感覺以後可能會生活在一個賽博朋克一樣的社會。
谌振宇:這是一個極端想象。但是我覺得很多東西的趨勢就是這樣。像原來大家讨論克隆人,其實我們也是為了獲得能量是吧?當能量的獲得方式有更高效的生産方式的時候,沒有人會願意回到過去的生活的。大家都大家總說向往以前的綠色生活什麼的,但真讓你放棄空調、放棄現代化的生活環境,回歸自然,很多人顯然也接受不了。
科技給人類帶來生活的改善,會有負面影響産生,這是能量守恒。那到底要不要進步?這就是一個選擇。寵物方面,我認為大部分人可能會選擇一個麻煩更少、體驗更好的産品,因為他的需求是更好地陪伴。
有人問我說智能寵物會把狗取代了嗎?把貓取代了嗎?我覺得不會,我們要做的隻是為用戶提供多一種選擇。
後浪:所以我們的第一批目标受衆會是年輕人?
谌振宇:當然,一定是先從年輕人開始,一線城市裡面的年輕人,他們對新鮮的事物接受能力更強。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後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夏花、薇薇子,36氪經授權發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