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發育遲緩 病因
(一)發病原因 1.體質性或特發性青春期發育遲緩 查不出任何原因的發育遲緩,最終可以發育正常,有家族傾向, 2.病理性發育遲緩 因全身性營養不良,慢性疾病,青少年期進行化學藥物治療,精神創傷,心情壓抑或青少年内分泌疾病引起,松果體腫瘤引起者,女性少見,
(二)發病機制 青春期發育延遲是因體内缺乏雌激素,而缺乏雌激素的原因則在卵巢,或調控卵巢功能的下丘腦,或腦垂體的功能狀态,由于啟動青春期發育的機制尚不清楚,體質性發育遲緩的發病機制也未闡明,然而與早熟的青春期相似,遺傳因素,環境,全身健康狀況等因素與發病有關, 1.營養因素 月經初潮與身體内的脂肪量有關,當體内脂肪增加至體重的17%時才會出現初潮,體重過低,青少年神經性厭食症,大運動量訓練緻體重下降時,初潮延遲, 2.甲狀腺功能低下症時 發音往往推遲,與全身代謝低下有關, 3.松果體腫瘤 産生褪黑色素增多,影響促性腺激素分泌而使發育延遲或性腺功能低下。
青春期發育遲緩 症狀
16歲無性征發育,18歲無月經伴性征發育不良,Deuhurst更提出:男孩16歲不出現第二性征發育,女孩15歲不出現第二性征發育可稱青春期與性發育遲緩,盡管年限标準上有差異,但總的來說,性發育遲緩是指性征的出現與性征的發展不正常,總之兒童在青春發育年齡範圍而未出現第二性征表現者,或雖出現第二性征,但進展非常緩慢,均為青春期發育遲緩表現,由營養因素引起者,臨床有體重顯著低于正常均值,皮下脂肪層菲薄,厭食表現,如由甲狀腺功能低下,可有全身代謝低下等各種表現,松果體腫瘤引起者,褪黑色素增多等表現。
根據臨床表現可以診斷。
青春期發育遲緩 治療
(一)治療 1.體質性發育遲緩 預後良好,等待自然發育,由于不好預測發育成熟的年齡,可用雌激素及孕激素治療,促使第二性征及内,外生殖器發育,同時可以預防因雌激素低下引起的心理變化, 2.病理性發育遲緩 治療原發疾病,如不影響原發病的治療,可以同時應用雌,孕激素治療, (二)預後 其預後取決于原發疾病,體質性發育遲緩,預後良好。
青春期發育遲緩 檢查
應注意内分泌檢查,如17羟,17酮的檢查;T3,T4的檢查等,卵巢發育不良者,LH,FSH升高,E2低,發育遲緩者LH,FSH及E2均低。
常規應做腹部B超檢查,必要時做腦CT等檢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