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獲悉,該中心今年已接到中學生同性戀咨詢24例,占該中心今年以來青少年戀愛咨詢的20%。心理專家指出,家長在中學生同性戀問題上應負主要責任,希望家長不要一味地反對學生之間的異性交往,視異性同學為洪水猛獸,使孩子在青春期心理、生理的壓力下性取向發生偏移。
3月29日下午,一位母親帶着上高二的女兒小芳(化名)到該中心接受心理咨詢。由于與同性戀人分手,小芳不僅學習成績下降,還多次企圖自殺,胳膊上留下6條刀痕,焦灼的家長束手無策。通過與中心主任王虹翔溝通,小芳才慢慢道出詳情。
小芳上高一時與同班一名男孩兒談戀愛,由于家長反對、男孩“變心”,小芳感覺很受傷。此後,她的性取向發生偏移,不再相信男孩兒,轉而開始喜歡女孩兒。後來,她在一女同性戀交友網站上認識了一個女孩兒。兩人相處1年多,小芳從這個女孩兒身上感受到安全感和男人氣,并多次與之發生性關系。小芳說,由于都是女孩,家長并不幹涉她們之間的交往,她們周末甚至可以同住。
近日,這個女孩與小芳分手。小芳接受不了,多次割腕、吃安眠藥企圖自殺。此時,小芳的父母才知道女兒和這個女孩的關系,于是來到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
劉濤(化名)是本市某中學初二學生。由于是單親家庭,母親自幼對他管束非常嚴格。劉濤逐漸形成懦弱、溫柔的女孩性格。自上中學開始,他逐漸喜歡上同班一個高大的男孩。
王虹翔指出,雖然同性戀在本市中學生中屬個别現象,但他們今年已接到中學生同性戀咨詢24例,占咨詢中心今年以來青少年戀愛咨詢的20%。數據分析顯示,中學生發生同性戀主要由于學習壓力大,談戀愛被家長禁止。由于家長一味地強硬幹涉、反對,使正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學生改變性取向,這樣既能滿足生理、心理需要,又不被家長注意。此外,很多同性戀中學生由于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感情受挫,變得不相信異性轉而改變性取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