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婦女兒童心理咨詢中心組織了教育專家、心理咨詢師就近期出現的多起青少年自殺事件召開了問題分析會,會上專家提出,父母要做孩子的心理輔導師,給予孩子支持、關愛和親情,培育孩子陽光心态。
在分析會上,心理咨詢師、音樂治療師柯波認為,自殺現象是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亟須引起全社會的充分重視,而青少年群體則是自殺的高危人群,因此,如何着力研究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預防青少年自殺,是市婦女兒童心理咨詢工作者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而青少年自殺的原因主要是他們所面對的壓力比較大,他們在學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造成了他們的心理素質不高,面對壓力缺乏相應的應對能力;除了要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素質和自控能力外,家庭和學校在預防青少年自殺方面要做到“共同參與”。
市婦女兒童心理咨詢中心副主任張小梨認為:激發青少年自殺的因素大緻有三方面——
一是内心沖突。如心理絕境、無意識沖突、認知歪曲等。青少年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是身心發展的疾風暴雨、變化劇烈時期,心理發展尚未成熟,面臨考試、升學、就業、交友、戀愛等諸多人生選擇,各種心身矛盾和衆多的心理欲求,使其經常體驗到失望、痛苦、悲傷、悔恨、激憤等負性情緒和嚴重的挫折感、不滿足感,而其心理又不成熟、情緒波動大、缺乏應對挫折的能力和技巧,因而是最易出現心理沖突和心理問題的“危機期”。另外,也有一部分青少年存在性格内向、孤僻,自我封閉不與人交往,或沖動、過激、偏執,神經質的人格特質;他們的耐受力較差,一個普通刺激就使其難以承受;有的内心有強烈的孤獨感、痛苦感,這種體驗長期積累達到一定極限時,一個偶然因素即可導緻輕生念頭産生。
二是外界壓力。如受到羞辱、失戀,與家長、同學争執等等。學校是青少年最為重要的一個生活環境,由于現行教育存在的種種弊端,這一最為重要的生活環境又是其最感到壓力的外界環境。而“壓力”與“焦慮”是一對孿生兄弟,學校學習生活的巨大壓力使他們經常感到情緒焦慮、緊張恐懼、身心疲憊。還有就是家庭的影響,家長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當,過分溺愛嬌慣或斥責、苛求、打罵,或家長期望值過高,一旦付出與收獲的巨大反差常導緻父母親心理嚴重失衡,這些又必然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明明暗暗的方式表露出來,都會使孩子感到家庭的巨大壓力而處于緊張、焦慮、不安之中。有的青少年家庭環境較複雜,或某些家庭事件使得親子關系不良,或親人的突然死亡帶來強烈刺激。由于其閱曆淺,對問題的分析認識能力低,方法少,易陷入束手無策境地,倍感孤獨無助,苦澀、迷茫,便輕率地選擇了不歸路。
三是神經生物學方面的功能損害和精神疾患。個别青少年自殺直接源自神經或精神方面的疾患,此類疾病的獨特作用如幻覺,谵妄或抑郁情緒長期積郁,自殺念頭長期醞釀,無心體驗也無法體驗到生的美好,在旁人看來根本無法理解的情境下告别生命、走向死亡。
對于青少年自殺的治療和預防上,市婦女兒童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學者認為:家長要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做孩子的心理輔導師;二是在家庭中對青少年開展“生命教育”,“愛的教育”,讓青少年了解生命的真谛,如何與父母、同學溝通,學會控制和處理自己的情緒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