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早戀,家長用“這樣會影響學習,将來難以考上好大學”的老套理由,就能解決了嗎?近日,在由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等單位主辦的2009年“家化杯”《我當小小心理輔導員》心理劇展示評比活動中,記者發現,“考上好大學”不約而同地成為心理劇中解決早戀問題的一劑藥方。針對“90後”中學生的特點,專家指出,新時代心理教育還須“與時俱進”。
心理劇被質疑情節太老套
記者在一場關于“初戀”的心理劇表演中看到,一對處于熱戀中的職校生正陷入痛苦的糾結,經過心理老師的輔導,女生終于 “幡然醒悟”:“如果真的喜歡他,就應該鼓勵他考上理想的大學。 ”男孩在女孩的鼓勵下,也義正嚴辭地表态:“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能因為談戀愛而荒廢學業。我要努力奮鬥,考上理想的大學。 ”
劇情朝着大家預想的方向發展,在女孩的激勵下,男孩發奮學習,終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劇情好老套哦! ”、“怎麼一涉及早戀問題,就要用上 ‘考上好大學’之類的萬金油藥方啊! ”、“這樣的故事早就聽膩了,心理教育難道還停留在上世紀嗎? ”……台下,一些學生和老師小聲議論起來。
心理教育與學生實際脫節
“目前的心理教育或青春期教育确實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些脫節。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老師表示,在一定程度上,這反映出學校的心理教育與現實生活仍有一定的差距。
最近,她正在本市職校推廣一個 “少女護花、健康成長”的青春期教育項目。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整個推廣過程遭遇了不小的阻力。 ”沈老師告訴記者,“護花項目”就是想在中職校學生中進行危險性行為幹預,其中一項内容是發放幹預危險性行為的宣傳頁,内容涉及:什麼是性,避孕的具體方法,排卵期怎麼計算,如何拒絕男生的性要求等等。
“其實宣傳單上印的都是些最普通不過的科學常識,但不少老師、家長一看便大驚失色,大呼‘這樣的宣傳單堅決不能發,這不是誘導學生嗎?好學生都要被教壞了! ’”沈老師說,隻不過一頁普通的宣傳資料,沒想到老師和家長的反應會如此強烈。
被老師、家長視為“洪水猛獸”的宣傳單,學生們卻對其津津樂道。沈老師透露,在一次家長會中,一位家長看到宣傳單後反應相當強烈,當即強硬表态:“這樣的資料堅決不能發給學生,我的孩子很乖,根本不懂這些東西。 ”沒想到,一旁孩子的反應卻令家長咋舌:“這種東西我們早就知道了,網上鋪天蓋地,沒什麼大不了! ”
針對“90後”特點多交流傾訴
不少專家表示,心理教育不能浮于表面,老師、家長亟待轉變觀念,“考上好大學”已難阻學生早戀,這對心理老師、家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的心理教育觀念也須“與時俱進”。
針對中學生異性交往中的現象,本市一些學校開始探索青春期教育新方法。通過自由聯想、角色扮演和同伴互助等生動有趣的開放式教育形式,及時進行引導和矯正。 “除了開展護花項目外,我們還在部分男生中開展了責任教育。 ”沈老師說。
“方式是次要的,關鍵是觀念一定要更新。 ”上海教科院科研處處長吳增強老師表示,理解學生比指導、教育學生更重要,要以積極的視角看待學生。針對“90後”學生的新特點,教師和家長都要設身處地考慮到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情感特點,倡導與孩子平等溝通、交流,讓孩子願意傾訴。這樣,很多問題在萌芽狀态的時候就能消除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