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青春期危機三大預警

青春期危機三大預警

情感 更新时间:2025-11-05 04:44:39

  預警一:

  危險一觸即發

  上周二,離家出走的市區某中學初三男生小京終于返回了課堂,學校老師和家長此刻終于松了一口氣。據學校老師反應,以離家出走這種方式,宣稱獨立并無聲抗議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方式,在青春期的學生中并不少見。小京所在的中學,一個月間類似情況就發生了兩三起。甚至有學生打算,用流浪的方式,慶祝自己的生日。上周五,重回課堂的小京告訴記者:他隻想以這種方式向父母抗議:我們平時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不要再用暴力來鎮壓我們!

  或許像小京一樣的學生,一時沖動離家出走時并未意識到周圍潛伏的危險。來自中保人壽公司的統計,該公司2009年意外死亡理賠案例共159件,其中青春期的學生案例有38起,占24%。

  某部門曾對三所中學的學生的心理情況做過調查,随機調查的310位學生中,想過自殺的人占到50%,而有為自殺做過計劃或者準備的人占到19%。

  預警二:

  青春期學生屢屢厭學

  “為什麼要每天上課,躲在家裡吃吃睡睡,做一頭豬不是很幸福嗎?”從小到大,高二學生小林一直過着優越的生活,或許是因為優越感,小林在學校幾乎沒有朋友,打小起父母就不敢對他學業有所要求,到高中學業壓力漸大,小林整天躲在家裡玩電腦不上學。面對學校心理老師,小林一臉茫然,對生活沒有一絲熱情,更談不上人生目标與追求。

  采訪中了解到,青春期厭學的學生,還包括不少成績優秀的孩子。8年級學生小李,成績一直不錯,因為幾次英語考試不理想,好強的他感覺在同學前失了面子,害怕見到老師和同學,一再要求父母給他轉學。

  實驗中學德育副校長林曉斌認為,孩子心理敏感脆弱,會把一個小挫折無限放大,喜歡逃避現實,甚至不惜采取過激的行為,是如今青春期學生問題的重要特征。

  溫八中心理教師曾豔認為,家庭條件優越,孩子隻知索取從未付出的生活,也造就了他們這一代缺乏責任心與感恩之心,他們難以理解父母的付出,更聽不進父母的勸告。另外,如今的家長個個對孩子成績期望過高,樂于拿孩子的成績進行攀比,顧及自己的面子卻很少顧及孩子的心理。這也是造成青春期學生心理問題的一大主要原因。

  預警三:

  青春期遭遇更年期?

  在調查中,36%的學生認為,與父母的溝通障礙主要是自己的青春期遭遇了父母的更年期,父母太會唠叨,從來不懂得怎樣與他們溝通。

  資料顯示,女性的更年期一般在45~52歲之間,而男性的更年期則在55~65歲之間。在本周刊收回的有标注家長年齡的526份家長問卷中,處于更年期的有95位,隻占18%。

  到底會有多少青春期遭遇更年期?附一醫身心醫學科主任何金彩認為,如今一些高知父母,傾向于晚婚晚育,如果生育年齡在30歲以後,家庭中确實會有青春期遭遇更年期的現象。何主任說,現在成人營養攝入加強,理論上一般不存在更年期提前的情況。但家庭生活中,經常有父母反應出脾氣暴躁情緒波動的情況,被子女誤認為更年期提前。這主要是學生較大的學習壓力與升學壓力,同時也作用在父母身上。再加上背負了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大多數父母在與子女交流時,很難再保持平靜的心态,開展良好的親子溝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