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緻公黨廣東省委會提出《降低廣東省青少年性行為引起的危害的建議》,建議成立“青少年性教育”協會,發現青少年性行為後做好善後、跟進和心理輔導,以避免進一步的危害。當媒體曝光英國13歲爸爸露面的時候,我們在震驚之餘,慶幸深圳離得英國還很遠,國情也不同。但當前幾日香港出現懷孕8個月的14歲少女在網上曬大肚照,台灣高雄某小學讓六年級畢業生宣誓拒絕婚前性行為,深圳小學生用詞露骨的情書頻頻出現在網絡上,超低齡父母已然成為全社會擔憂的現實問題,而這次我們不能再以坐标遙遠來規避這個話題。
幾年前曾有調查顯示,深圳青少年性觀念比香港同齡人開放,現在的情況還是這樣嗎?深圳中小學生獲得的性教育完善嗎?關于性,他們具備足夠的判斷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嗎?我們需要為深圳出現超低齡父母擔憂嗎?教育專家則認為性教育應從9-10歲開始,因為此時男女的生理特征開始發生變化,提早向他們說明女生初潮和男生初次遺精等方面的正确知識,有助于防止性恐慌現象的發生。
記者日前對47名10到14歲的深圳在校生進行了一次相關問卷調查,結合大量學生家長和老師的現身說法,結果顯示,在老師和家長多采用被動式性教育的情況下,80%以上的學生對性行為和性保護已經具備至少是概念上的認知。不過師長們還沒有到會主動為孩子提供避孕套的程度,他們都相信深圳出現超低齡父母的可能性并不高。
不小心懷孕怎麼辦?13歲學生:當然打掉!
“上帝!世界竟會這樣!”這是一位12歲的深圳女生聽到13歲英國男孩當上爸爸時的反應。盡管它不能代表所有深圳同齡學生的态度,不過經過本報對47名10到14歲的深圳在校生的問卷調查,64%的學生希望初戀發生在大學之後,87%的學生表示與異性發生親密行為最多隻接受牽手。或許大部分深圳中小學生對性的認識仍停留在概念階段,但他們已經不避諱談論性,并且在某些問題上更體現出成熟而務實的思維。對深圳是否會出現超低齡父母,學生和老師均相信發生的幾率不大。
你能接受身邊出現“小媽媽”嗎?“有了小孩當然要打掉!”
“怎麼可能”、“不可想象”、“絕對不會”、“太誇張了”……在這一問題上,10歲到14歲學生的反應幾乎一緻。哪怕如劉曉一樣承認同學中有很多在拍拖,但她依然肯定他們還不至于犯下這種錯。至少50%的被調查者甚至是第一次聽說居然還有這種事情,表現出驚訝和反感的态度。
假設發生在自己身上呢?“當然打掉!”範芳菲十分果斷。雖然在問卷中,超過50%的人都表示一定會負起責任,但私下裡,他們仍不能想象生下這個孩子的後果,覺得還是交給父母最好,這個“交給父母”的貌似推卸責任中,其實就表達了不打算生下孩子的傾向。這些深圳學生的成熟之處恰恰是知道自己還不夠成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