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80後男生:80後超強奶爸 不走尋常路

80後男生:80後超強奶爸 不走尋常路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5-06 10:48:41

  導讀:今年春節,80後的小冬從以前得壓歲錢的主,搖身成了發壓歲錢的角色———因為他當老爸了。所以這個春節,小冬梳理了這一年來當父親的心路曆程。

  競争激烈、什麼都要“擠”的80後一代,現在又擠着當老爸了,因為“坐頭排”的80後都擠着三十而立了。說80後是“孩奴”,“不負責任”,多少有點以偏概全,但80後的老爸們,卻在勢不可擋地颠覆人們心中傳統父親的形象,痛并快樂地争當多少有些另類的好爸爸。

  生孩子條件差不多就生

  這兩年,小冬和他好幾個80後的兄弟夥都成了老爸。有人是“意外”獲此殊榮,有人是計劃之内,但無論如何,大家都在努力“升級”。小冬的母親總愛念叨,說小冬兩口子要孩子太年輕了點,自己都還是小孩子,仍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家務事都不做。可小冬認為,“早生孩子早享福”,既然不要小孩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還不如趁年輕有精力早點要。既然孩子來了,那就順其自然,小冬也不想自己和孩子的代溝太深。

  現在社會上流行“孩奴”一說,好多人因為害怕,就遲遲不生。小冬認為,這樣的情況可能在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壓力較大的城市多點,重慶相對較少,而在80後一代中更少。想到就做,很多事情不可能百分百準備好了再行動,條件大緻具備了就在探索中前進吧!這就是80後的信條。

  “以前我爸那個年代時興整齊劃一,吃的、穿的都差不多,那才有一個标準可言。可對于我們80後來說,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沒有标準,什麼都有可能。所以在孩子的物質問題上,我們都量力而行,用不着非要達到什麼标準才行。”

  點評:敢作敢當,不瞻前顧後。順其自然要孩子,量力而行不當“孩奴”。

  關鍵詞:随性

  信條:條件大緻具備了就在探索中前進吧

  帶孩子給老人帶并非“啃老”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特别感謝老人幫我們帶了孩子,為我們省了不少心,讓我們兩口子能安心工作賺錢。”把孩子交給老人帶,恐怕是很多80後新手父母的做法,被社會輿論稱為“重新啃老”,并被再次歸結為80後不成熟,過分依賴父母,永遠長不大。

  小冬申辯道,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如果不上班賺錢,怎麼養家?隻有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啊,其實哪一代都是這樣做,我就是我奶奶帶大的,為什麼偏偏說80後的不是?隔代親,老人也樂意帶孩子,有樂趣。小冬為了減輕父母又帶孩子又做家務的負擔,就請了一個鐘點工幫忙做家務。而小冬的鄰居經濟條件沒這麼好,他們家就是分工,小兩口下班回家負責洗衣服拖地。

  同樣都是交給老人帶,意識卻不一樣。現在很多80後都認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讓孩子和自己分開住,所以即便是交給老人帶,也會把老人接到家裡一起住,這樣更有利于親子教育,防止老人過分溺愛。

  點評:一家人各司其職,隻要心中有孝,有行動,就不存在啃老。但拒絕當甩手老爸。

  關鍵詞:責任

  信條:隻有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啊,其實在哪一代都是這樣的做法,我就是我奶奶帶大的,為什麼偏偏說80後的不是?

  育孩子一歲不到每周上早教

  現在孩子還差幾天滿一歲,小冬就已經開始每個周末帶着兒子上早教課程了。平時陪孩子的時間少,周末帶孩子上早教,就成了小冬的要務,小冬的父親對此不是很理解:“沒聽說過這麼小的孩子就上學的。”小冬說,早教班上有家長是孩子一出生就帶去上早教的。

  也有一些人說小冬這是急功近利,望子成龍。可小冬卻認為,自己對于孩子的期望恰恰相反。“我們這一代太能體會應試教育的痛苦了,太知道分數的壓力了。”所以小冬立志,今後絕對不會在學習成績和分數上對孩子過多要求,過得去就好,關鍵是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實踐能力就好。帶孩子上早教也就是基于此目的,小冬不是期望孩子學會那些老師教的兒歌,而是希望孩子能玩得有意義些,能更早地認識社會,認識其他的朋友,學會與人相處。

  更關鍵的是,小冬不希望今後兒子很怕老爸,他希望和兒子成為朋友,一起玩一起學習,所以小冬堅持親自帶孩子上早教。曾經有媒體報道說,如今熱衷于早教班的大多數都是80後父母。

  點評:不苛求孩子成績,不當“嚴父”,要和孩子做朋友。80後老爸是不是都想從孩子身上彌補一下自己棍棒下童年的遺憾啊?

  關鍵詞:慈愛

  信條:絕對不會在學習成績和分數上對孩子過多要求,過得去就好,關鍵是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實踐能力就好

  重交流大男人也聊“育兒經”

  有一次小冬帶全家參加一個朋友的婚宴,席間,一群好久沒見的同學聊個不停。有人突然意識到,怎麼一群大男人不知不覺竟然聊的是“育兒經”。這些80後老爸,再也不認為帶孩子是婆婆媽媽的事,也會很自豪地大聊育兒經。私下還會很刻苦地上網學習最新育兒理論,小冬自己甚至還專門加入了一個80後父母的QQ群交流經驗。

  逛商場對于小冬從來都是痛苦的事,可現在為了給兒子買東西,小冬甚至記得商場頂樓兒童用品部各品牌産品的陳列順序。一個大男人,能清楚地知道3個以上尿不濕品牌和各自特點。小冬自己的衣服都是老婆買,卻能準确地說出孩子穿多大号的衣褲及鞋。

  現在小冬遇到熟人問起兒子,總是滿口抱怨育兒的辛苦和無奈,但臉上卻堆滿笑意和驕傲。小冬終于知道了責任二字的承重。以前小冬是一覺睡到天亮,雷打不動。現在半夜隻要兒子一哼哼,他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熟練地兌奶。以前小冬工作上一有什麼不順心,就想着大不了辭職不幹了,現在小冬隻會想着如何克服困難,努力進步多賺錢。

  點評:育兒經爸爸也有份。愛就大膽說出來,熱情行動,80後的父愛不再“深沉”。

  關鍵詞:張揚

  信條:不認為帶孩子是婆婆媽媽的事,也會很自豪地大聊育兒經,私下還會很刻苦地上網學習最新育兒理論

  耍玩具兒子老子一起玩

  有朋友推薦給小冬一首MC HOTDOG的饒舌歌曲,小冬異常喜歡,簡直唱出了80後爸爸的心聲:“兩個小孩子,有了小孩子。想想可是,我也不小了,我比較像是老來子。我還在收集玩具呢……”12下一頁尾頁

  如果不是有春節發壓歲錢這一幕,在有了兒子近一年的時間裡,小冬除了更忙碌外,并沒有太把自己當爹:“業餘時間照常玩遊戲、看電影、和朋友看球,我決不會為了孩子而放棄我自己的愛好和生活。”有一次小冬和老婆去逛玩具反鬥城,小冬說是給兒子買玩具車,結果精挑細選1個半小時,買了大大小小5輛車。兒子才10個月,沒有一輛适合,車全是小冬玩得不亦樂乎。

  小冬有位朋友,也當爹了,可家裡堆滿了各種遊戲機,PS2、PS3、Wii、PSP……遊戲碟更是一大包。長輩來到家裡都問,孩子這麼小就會玩這些遊戲?那位朋友就摸着頭不好意思地笑說:這些都是我玩的。

  有位警察朋友,家裡各種模型槍每天擺在固定的位置,老婆是沒有資格碰這些槍的。當老婆懷孕後,這位朋友就經常摸着其肚子憧憬,未來和孩子一起把玩槍的場景。

  點評:童心未泯,家裡玩具分不清哪些是兒子的哪些是老子的。生兒育女與自己的興趣愛好并不對立,反而希望兒女一起加入這些樂事中。

  關鍵詞:童心

  信條:決不會為了孩子而放棄自己的愛好和生活

  兩代老爸PK育兒經

  記者有意邀請小冬及其父親這兩代父親做面對面采訪,力圖從同樣的話題上獲得兩代人在觀念和習慣上的沖突,以期讓已經或即将成為“80後爸爸”的讀者朋友及其父輩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

  80後父親:小冬 29歲 某房地産開發公司銷售部職員

  50後父親:老李(小冬之父) 58歲 郵局退休職工

  記者:你們在教育孩子的觀念上差異大嗎?

  小冬:有些。現在孩子還小,我們的分歧主要還集中在生活習慣上,但一些小的教育觀念也已經開始慢慢出現分歧。比如我就強烈反對打罵孩子。我小時候就是黃荊棍下出來的。

  老李:小娃兒說道理又不懂,那種堅決不能做的事情,比如摸插座,不打他怎麼能記住。他也是我孫子,我會狠打嗎?還不是輕輕教訓一下。

  記者:你們認為對方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哪一點最需要改一改?

  小冬:我爸就是什麼事都太嚴肅認真,帶孩子也是。一點小事,總覺得很嚴重,非要上綱上線地讨論問題,解決問題。其實生活中好多事情,不是原則性的,随意點嘛。就像娃兒不吃飯,隻要不是生病了,這頓吃得少,下頓餓了自然就多吃了,大人也不是頓頓有胃口的嘛。

  老李:我還就看不慣他一天耍心大,哪裡像個有娃兒的人嘛。還半夜和别個出去看足球,屋頭沒得電視嗎?有了娃兒,一些耍事該收心就要收心,要有克制,給娃兒做個好榜樣。

  記者:養兒才知父母恩。當了父親才知道做父母是需要犧牲的嗎?

  小冬:我覺得不能叫“犧牲”吧,隻能說有所得有所失,生活有改變吧。我是極力反對那種為了孩子而失去自我,“奉獻”掉自己一生的育兒方式。這樣孩子的壓力也很大。即便有了孩子,父母也應該有自己獨立的人生,不能把自己所有的夢想、希望、生活動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老李:不奉獻不犧牲能叫父母?當父母是天底下最難的工作。我們那時候生活條件不如現在,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孩子,也把自己很多沒完成的心願寄托在孩子身上。

  記者:孩子的教育和人生需要早早規劃,按部就班嗎?

  小冬:這點我和我爸還比較一緻,肯定需要早作計劃的。教育是一輩子的大事。隻是說我們對教育的理解不同,我爸那一代就認為,教育就是上學學文化,而我們年輕一代的父親就認為,生活才是最好的教育。不過,無論如何教育,孩子都是獨立的,他不可能完全按照你設想的教育之路走下去。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爸想我接他的班去郵局工作,可我辭職了出來自己闖,我有我的想法。我今後對兒子的寬容度很大,隻要不違法亂紀,可以從事任何他喜歡的職業。

  老李: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畢竟經驗豐富啊!算了,現在時代不同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首頁上一頁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