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孩子早戀跟學業壓力有關

孩子早戀跟學業壓力有關

情感 更新时间:2025-11-26 11:06:43

  時下,中學生談戀愛再也不是什麼個别現象,早戀(包括網戀)也不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校園裡出雙入對,大街上搭肩摟腰的小情侶們已是司空見慣了。據報道,北京市等在大型城市中學生戀愛率高達60%以上,前不久筆者對所帶的班級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80人的班級有近40%的學生已談過或正在進行戀愛,30%的同學處觀望态度(屬有賊沒賊心膽之類,想談戀愛又怕受處分),隻有30%的同學認為早戀對自己目前百害無益,不打算在中學階段談戀愛。

  早戀産生的根源

  早戀作為中學生中存在的一個相當普遍的不良現象,

  中學生對早戀獨有情鐘的原因何在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中學生獨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少男少女的中學生,正處于花季的年齡,他們“像霧像雨又像風”,有着特别的心理态勢,特别的情感欲望,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現,性的成熟等生理的急劇變化,必然伴随着心理的相應變化,“自然意識、性意識”等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特征逐漸形成,他們對異性充滿着神秘感,強烈的好奇心迫使他們總想搞清楚自己與異性的不同之處(主要是要身體構造上的)。同時,許多剛剛進入青春期的男女孩,情感開始萌動,在與異性的交往中容易對異性産生好感,産生性的渴望,随着這種好奇心和好感的與日俱增,很可能會發展成生活上一道美麗卻很幼稚的風景線。一位初中女生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我作為一個初二學生,對戀愛的滋味曾感受過,那滋味甜絲絲的,熱乎乎的,卻又有幾分苦澀,我至今難以忘卻。”

  2、社會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計劃生育與兩代人的代溝,促使中學生找異性朋友傾訴衷腸。我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我們目前的中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不象以前家裡孩子多,兄弟姐妹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在家裡他們能交流的隻有自己的父母,而我們這一代孩子生活在完全嶄新的天地裡,他們的思想随着時代脈搏的跳動而不斷變化,他們在順境中長大,沒有經曆過饑餓和紛亂的歲月,他們想象不出上一代人經受的磨難,兩代人的世界之間融着一層薄膜,代溝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與父母無法溝通,又無兄弟姐妹可交流,再加上對異性的好感,兩顆孤寂的心很容易走到一起,由最初無話可說的友誼很快演變愛情。

  ⑵應該教育造成中學生精神壓力大,他們通過戀愛尋求解脫,現在,素質教育雖然進行得轟轟烈烈,但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仍根深蒂固,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态與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名校率的融合,使得中學生被束縛在書山題海中,教學内容的落後,教學方法的古闆……壓得學生喘不過氣,嚴重壓抑了中學生的個性和全面發展,他們在現實中苦不敢言,愁無處訴。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他們急需把自己對社會、家庭、學校的不滿向他人發洩以尋求解脫,這種欲望很容易使情窦初開的中學生找到他心目中自認為值得傾訴且又同病相憐的她(他),從而相互産生情感的共鳴,萌生心心相印的美麗錯覺,最終導緻早戀。

  ⑶性教育的落後和信息媒界的不良影響中國人曆來談性色變,視性為洪水猛獸,對中學生更是諱莫如深,目前我國青少年的生殖保健、性教育非常薄弱。故而中學生對青春期出現的性沖動、性欲求和性意識根本不了解,難免出現心理沖突和情感壓力,大人們不告訴,他們就自己去探索,現在中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由于一些網絡、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的不利影響和誘惑,再加上一些社會青年的不良行為,很容易使中學生們走入誤區,陷于早戀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早戀的利弊

  所謂戀愛,就是異性間由于相互愛慕而希望與對方結合的一種情感。進入戀愛斯的少男少女,當分開時一直想着對方,見面了就不想分開,看到新奇的事物,聽到有趣的話題,就想立刻告訴對方,在這種情形之下,怎麼會看得進書呢?

  更多精彩文章:

  80後90後性心理調查

  從生理分泌物來辨認健康

  “好學生” 怎麼會有露陰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