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從萬神之神宙斯那裡,得到一個神秘的小匣子,宙斯嚴令禁止她打開,這就激發了姑娘的獵奇和冒險心理,一種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終于将它打開,于是災禍由此飛出,充滿人間。
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應一句俄羅斯諺語:“禁果格外甜”,也就是所謂“禁果效應”。
生活中也常見到這樣的事,那些被禁止的事物,往往會因為“禁止”本身所具有的心理沖擊力而被塗抹上一層既神秘而又具誘惑力的色彩,比如在我國有關性及性教育問題就是如此。早在一個世紀以前,清末“戊戌變法”的領導人之一譚嗣同就主張不要把性問題神秘化,他說比如“藏物于箧”,不讓人看,則人們愈想看,如果把它公開出來,人們也就不以為奇了。
性本是一種自然現象,生理現象,然而卻有不少人一聽到“性”這個詞,眼睛就睜大了,耳朵也豎起來了。在這些人的腦海中,總把性和黃色、淫穢、低級、下流聯系在一起。在家庭中,做父母的對子女閉口不談性問題,夫妻之間對性問題也是諱莫如深、羞于啟齒。大量事實證明,封閉性教育是有弊而無益的。對青少年不談性問題,不進行性教育,難道他們就不想,就不學了嗎?不,他們會悄悄地學,會因為朦胧的性意識和對性知識缺乏正确認識而走入歧途。如某少管所有一年僅15歲的強奸犯,其作案動機十分簡單:一天下午,他到附近書攤市場閑逛,一位攤主神秘兮兮地從角落裡翻出一本沒有封面的書,說此書内容十分精彩,他買回家後就一頭埋進書裡,書中的淫亂描述令他面紅心跳,恰好此時鄰居家的女孩來他家借東西,他盯着女孩姣好的身段,想着書中的情節,突然間昏了頭,猛地把女孩拖進了自己的卧房。
恩格斯曾經批評那種認為研究性問題就是淫穢、邪惡的假道學傳統,他說:“法國社會主義者也應當有一天公開地扔掉法國市儈的這種偏見,小市民虛僞的虛怯心。”
那麼應如何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呢?
社會調查表明,家長應是孩子性教育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觀念會深刻地影響孩子,困此在性教育中,做父母的本身首先應加強性知識和性道德的學習,對性及性教育應有一個正确的認識。如果父母感覺性是不潔的,對孩子所問的有關性的問題不但不正确回答,反而斥責他們,孩子自然就會感到性是神秘的、不潔的。相反,如果父母感覺性是美好的,如同日出日落,月虧月圓一樣自然,那麼孩子對性問題也會有正确的概念。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随着他們性意識的覺醒,應及時進行性知識和性道德教育,父母要選擇适當的語言和适當的時機告訴他們,由于内分泌系統的成熟,性激素産生過多,少男少女開始出現第二性征,男孩子會長胡須,聲音變粗,陰莖、睾丸增大,并出現遺精等生理變化;女孩子乳房隆起,臀部變寬,聲音變細并伴有月經來潮。對男孩的遺精和女孩的月經初潮,應告訴他們這是一種 正常的生理現象,是進入青春期的标志。
就生物學觀點來看,性的成熟标志着兒童時代的結束,但人畢竟不同于動物,不是性一成熟便立即産生性交欲,人類的性行為有其社會性,必須受到社會的種種制約。青少年情窦初開,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對異性的好奇,富于幻想和愛慕異性等,不應看成僅是單純的性需求,它也是青少年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表現。要使青少年充分認識到,從性成熟到合法婚煙的建立,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即性欲延緩滿足的過程。要教育他們正确對待異性,引導其把對異性的向往升華為純潔的情感,要允許他們與異性交朋友,讓他們注重在思想上、學習上互相幫助和促進,不可為表面的性接觸或性吸引所迷惑,避免對性的過度關心和無意識的性刺激,更避免性挑逗和看黃色書刊及錄像等。
魯迅先生說:“生物的個體,總免不了衰老和死亡,為繼續生命起見,就有一種本能,這就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性交才有後代,繼續了生命,性交也并非罪惡,并非不淨。”因此對性問題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應理直氣壯地談論它,研究它,讓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正确認識它,以增強對性犯罪的免疫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