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慶祝了結婚一周年紀念日的潇潇增加了與姐妹們聚會的頻率。從前總愛賴在“二人世界”裡而被指責為“重色輕友”的她,似乎對“回家”這事越來越有所顧忌。“每次我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通過老公的語氣揣測他當天的心情。”潇潇說,“近來,他忽然變得愛唠叨起來,所有的煩心事全都要向我彙報,就好像我是萬能的上帝,可以幫他解決一切問題。你說他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啊?”
而事實上,潇潇的老公并沒有“問題”,因為很多婚姻中人都會有喜歡向配偶傾訴不快的習慣,就像家裡的垃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必須清除出門一樣。隻是女人向男性配偶的傾訴行為被社會廣泛認可,而男性的種種“唠叨”則被定義為是“娘娘腔”。其實,在今天的社會裡,承受更多壓力的男人或許更需要一個家庭内部的“精神垃圾桶”。
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
小童的老公很喜歡向她作“彙報”,“有時候我也覺得他煩,芝麻綠豆點大的小事,比如今天老闆在電梯裡跟他問了聲好,他都要回來告訴我,”小童說,“可有時候也能從中得到樂趣,比如我給出的建議他一般都能虛心接受,這時候也覺得自己挺重要的。”
和小童不同的是,咪咪的老公也是個每天都要向老婆“倒垃圾”的人,可是他倒的“垃圾”不像小童老公那樣屬于“可回收”類型,他每天傾倒的都是同一種東西:壞情緒。“真的很可怕,”咪咪說,當老公回來陰沉着一張臉,什麼也不說的時候,她就知道,又要開始了。這時候,這位“壞脾氣”先生會看什麼都不順眼,找着“茬”跟咪咪大吵小鬧,幾輪雞飛狗跳之後,老公才會把今天遇到的煩心事說出來,而奇怪的是,一旦傾訴完之後,他的壞脾氣就“自動痊愈”了。
紅顔知己和知心姐姐
“小可憐……小傻瓜……沒事的……都會好起來的……”這是大多數女人在配偶第一次向她們“傾倒垃圾”時的回應,隐藏在内心深處的母性會讓她們不自覺地充當起紅顔知己和知心姐姐的角色,希望能從感性和理性兩方面給與愛人幫助。
“你知道剛開始心總是很軟。”潇潇說,“當他第一次告訴我他覺得壓力好大不知該怎麼辦時,我真的覺得很感動,原來他這麼依賴我。”于是,潇潇會盡她最大的努力給予幫助:耐心地傾聽,誠摯地安慰,給他出主意,替他想辦法,一連幾個小時講笑話逗他開心等等。
“有時候我在看電視,沒有特别注意他講話的内容。”小童說,“他還會氣鼓鼓地要我把他剛剛說過的話重複一遍。”這時,小童覺得自己真像一個大姐姐,在哄自己鬧小脾氣的弟弟。“你知道,出不出主意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設法引導他把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