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開播了,果不其然導演又搶先演員們一步,登上了熱搜:
《清平樂》由王凱和江疏影領銜主演,這部劇在經曆了改名、改檔等波折之後,終于在萬衆期待之下開播了。
但開播當日,網友們讨論最多的卻不是人物和劇情,而是導演張開宙。
此劇由正午陽光出品,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已經不陌生了,《琅琊榜》《僞裝者》《歡樂頌》《知否》《大江大河》……這些高分國産劇都出自正午陽光。
包括4月6号開播的這部由郭京飛主演的《我是餘歡水》:
如果說正午陽光是國産劇界的口碑擔當的話,那張開宙就是正午陽光的頂流擔當。
因為正午陽光的劇一向都是憑劇本身上熱搜的,而唯有張開宙的劇,是導演本人帶頭上熱搜的。
原因無他:張開宙太慢!
坊間流傳着這麼一個段子,世界上最慢的四樣東西,分别是:
随便列舉幾部張開宙導演的作品,都是前奏很慢的那種:《知否》《如果蝸牛有愛情》《他來了,請閉眼》。
由此張開宙還得了一個“人間褪黑素”的稱号,要麼就熬過前幾集等着真香,要麼就熬不過棄劇睡覺。
就像這次的《清平樂》,網友直接犀利發問:張開宙,你怎麼不從盤古開天地開始拍?
說《清平樂》慢,還真沒冤枉張開宙。
此劇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北宋皇帝趙祯,從少年登基到開創經濟文化盛世的故事。
再現了仁宗朝河清海晏,名臣才子輩出的樣子,同時也道盡了風起雲湧的朝堂背後,帝王将相們如履薄冰、不負蒼生卻難不負骨肉親情的辛酸。
而《清平樂》的第一集,整整50分鐘的時長,基本就隻講了兩件事:皇帝趙祯赴皇陵尋母,以及去民間梁家買蜜餞。
趙祯的生母不是皇太後,而是守皇陵的李順容,趙祯知道以後,就要去皇陵尋生母。
從逃出宮到趕赴皇陵,再被臣子勸回,這個過程《清平樂》拍了整整半集,其中大半的時間,都留給了臣子勸話:
趙祯尋母未果之後,又要去民間買蜜餞,尋找兒時母親的味道,在蜜餞鋪裡,又待了半集:
看不慣慢節奏劇的觀衆,确實很容易睡着。
不過吧,以此否定《清平樂》,倒不是很有必要。此前我們說過國産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動辄就要拍上5、60集。
但其實并不是每一部5、60集的劇都是爛劇的,比如《甄嬛傳》、《如懿傳》、《知否》這類長篇劇集,就很優質。
而且中國曆史深厚典雅,以我們的曆史文化來說,我們的古裝劇,才是最适合拍慢劇的劇種之一,而張開宙,恰好就符合這個定位。
就拿《清平樂》來說,它雖然慢,但卻慢得有理而又充實,很多細節值得推敲。
比如第一集裡趙祯出宮尋母被太監攔住的這段,太監愣是說了一長串的監門制度:
像是“大内鑰匙庫”、“右契”、“監門式”這些特定名詞,都是很經得起考究的。
其實觀衆也聽不懂,一般說個大概就行了,但《清平樂》偏不,偏要把各種繁瑣的官制官名都一一說清楚。
雖然稍顯冗長,但卻很嚴謹。如果我們的曆史劇都能以此标準來嗑細節的話,那對觀衆的影響也是意義重大的。
還有喻恩泰勸說趙祯這裡,孝道仁義、君臣之禮、宋儒風範等等,統統都給科普上了。
從肢體動作,到服裝台詞,滲透到了方方面面,沒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還有趙祯回宮之後,太監來宣晚膳,認認真真地報了蜜餞李子雪花膏、吐蕃豬肉、魚蓉粟米羹等菜名:
這些菜名本是無足輕重的,晚膳并不是這個情境裡的重點,但《清平樂》還是妥善地還原了出來,再現了宋代禦食的豐富。
劇中衆人都稱呼皇帝為“官家”,皇帝稱太後也不叫太後,而是叫大娘娘,這一對風俗禮儀的還原,頗有幾分《知否》的味道。
《清平樂》對宋朝社會風貌的還原也極具煙火氣,簡簡單單的一道甜點,也拍得極為細緻,看起來色香味俱全:
各種細節都表明,《清平樂》就是朝着正劇的方向去拍的,主要情節也基本符合正史記載。
目前兩集裡已經有範仲淹、韓琦等著名的曆史人物登場,後期還有呂夷簡、夏竦等重要大臣也會陸續出現。
其中喻恩泰飾演的晏殊絕對是個大驚喜:
自打《武林外傳》之後,喻恩泰被大衆記住的作品就不多,但這位活躍在話劇舞台,擁有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導演藝術研究雙學位的博士,演技可是在業界享有盛譽的。
許多觀衆都在等着喻恩泰翻紅,此次在《清平樂》中擔任晏殊一角,簡直讓人看不夠。
制作方面,《清平樂》也延續了《知否》考究的光影和電影質感。
比如劇中四更天的這個場景:
《清平樂》減少了現代光源的使用,僅用太監們手中的燈籠來提供光線,在保證畫面亮度的情況下,又盡量還原了四更天本該有的樣子。
人臉也不是平光的,而是通過多面打光,體現出陰影的部分,營造出了立體感:
這個外景尤其具有代表性:
背景裡的那盞燈,剛好和人臉上的光在同一個方向,高級感就是從這些細節中體現出來的。
這個側臉也非常絕,光影運用完全達到攝影的水準:
不止人物,随便截一張劇照,光影細節體現在方方面面:
圖中靠窗的一面光線較亮,光隻照到了壁畫的右半部分,順着這道光一起的,還有坐在畫下的李順容的側臉,以及太監的上半身。
總之在制作上,《清平樂》承襲了正午陽光一貫的水準,場景布局考究,畫面華美,怎麼看怎麼舒服。
雖然有人質疑《清平樂》的劇情與正史有出入,比如曆史上的趙祯是在太後和生母都去世後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的,而劇中的趙祯卻一早就知道了。
但其實這并不影響觀看,為了增強劇情張力,加強人物的撕裂感,做這種改動是可以理解的。
事實上大部分古裝劇和曆史劇都不可能完全符合史實,做适當的藝術加工,也是為了能讓故事更接近觀衆。
而作為觀衆,能從服化道、台詞這些細節中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風貌,就已經很棒了。
最後提一嘴王凱,《琅琊榜》之後,時隔五年又見到王凱穿回古裝,不得不說,古裝的王凱真是帥啊~
而且王凱這次終于演了帝王,《清平樂》這拍的不就是《琅琊榜》靖王登基後的治國生活嘛。
如網友所說,天容玉色,儒雅清隽,清平盛世,君民同樂,這幾個詞形容的不就是換上古裝之後的王凱本凱麼。
仁宗一生遵從寬柔以教,不報無道,他仰懼天變,俯畏人言,治國如執秤的一生,由王凱來演繹真是再合适不過了。
單沖着這樣的王凱,都不追不行~
青石電影編輯部|老王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内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