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人:雨竹 女 37歲 公務員
●采訪人:記者申麗潔
每次想起婆婆和那碗熱氣騰騰的米飯,心頭總會彌漫起淡淡的哀愁。可如今,也隻有偷偷地看着她纖弱的背影,默默地祝福她了!
結婚前她就是我的假想敵
其實,開始我并不喜歡我的先生,總覺得他沒有深度,講話随心所欲,而且有點虛榮。但是工作中,他時時處處呵護我、幫助我,日久生情,我們就開始戀愛了。
我們的戀愛很不順利,因為性格太不相同,總是會吵架,分分合合鬧了很多次,但還是走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第一眼看見他的母親,我就很不喜歡。她的個子很矮小,有着福建人特有的臉型,總是用挑剔的眼神打量我,說起話來不給人留餘地,非常刻薄。和他家人的第一頓飯吃得簡直味同嚼蠟。那天之後,我就把未來的婆婆當做了假想敵。
婆婆和我父母都是南方人,對北方的婚俗都不了解,所以我和先生的婚禮辦得簡單而安靜,沒有那麼多繁瑣的禮節。婚後,我的好朋友們都覺得我的家人特傻,就這樣輕易地把一個女兒給嫁掉了。而婆婆卻在婚後不止一次地對我說:“你父母真麻煩,結個婚那麼多事兒!”我聽了覺得很委屈,雖然沒有頂撞她,但心裡對她的防備又增加了幾分。
幸好我們不住在一起,隻是節假日或周末偶爾回去吃頓飯。可即便這樣少的接觸,我仍然能感覺出她身上透出的那股肅殺之氣。
婆婆極愛幹淨,又愛挑理,每次家人聚會,她不是對飯店的服務不滿意,就是對飯菜不滿意,或者對家庭的某一位成員不滿意。總之,她擅長讓一個原本開心的聚會變得沉悶至極。所以公公常說她:“每次你都掃大家的興,我都不想帶你出來!”那時我覺得公公極好,因為他很和善。但事實證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包餃子事件之後我們的關系一度很僵
和婆婆最大的一次矛盾,源自包餃子。婆婆來北方已30多年,已經習慣了北方的飲食。她喜歡包餃子吃,說餃子的營養很全面,有菜、有肉還有面。而我是從來不吃面食的,更加不會包餃子。
平時婆婆家吃餃子,都是公公給她打下手,但是那次公公有事,無法提前下班幫忙,所以先生提醒我,早點離開單位回家幫婆婆包餃子。我下午5點不到就回到了婆婆家,她已經把面和好了。看見我,她拿眼睛白着我:“一個女人,工作那麼拼命幹嗎?現在才回來,晚飯肯定要晚些吃了!”我沒理她。
開始是婆婆擀皮,我包餃子。包了兩個,婆婆看了不滿意,說我包的餃子既難看又容易破皮,就讓我擀皮。
我哪裡擀過餃子皮?擀出來的皮厚薄不勻,而且還不圓。她就開始唠叨我笨,說我父母沒有教育好我,讓我變成一個既不會做家務,又學不會做家務的笨人。
聽她指責我的父母,我心裡積聚已久的怒火終于在她的唠叨聲中爆發了。但是尊重老人的家庭教育讓我還是沒有和她頂嘴,隻是重重地扔下手裡的擀面杖,跑回自己家了。
那次之後,我有兩個多月不去婆婆家。後來去了,就盡量少和她說話,她到客廳我去陽台,她去陽台我回書房。如此,倒也相安無事,隻是關系異常疏遠。
她也不喜歡我,常常當面就批評我,我隻是不理她。所以,那時雖然和婆婆關系處得很僵,但是從來不曾翻過臉。
那個雨夜我開始體諒婆婆的苦
一個夏天的暴風雨之夜,我在卧室看言情劇,先生在客廳看球賽,外面突然傳來敲門聲,來人是婆婆。
我知道,這樣的天氣,這樣晚的時間,她來家裡,一定是又和公公吵架了。因為覺得她蠻橫,所以每次知道她和公公吵架,我心裡都在竊喜,感覺有人替自己出氣了。
出于禮貌,我走出卧室問她:“媽,你吃飯了嗎?”她的衣服和頭發完全濕透了,看上去整個人更加消瘦,似乎還在發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