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中國孩子性早熟令人驚訝

中國孩子性早熟令人驚訝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8-17 00:21:24

  未成年人做人流手術

  在有性行為的女性青少年中,21.3%的人有過懷孕經曆,選擇人工流産者超過86%

  采訪中,中國人口宣教中心馬琳向記者追憶起北京某高校校長的一個苦悶和震動。該高校一名大二女生懷孕後,“義正詞嚴”地對校長說:一、你不能告訴我父母;二、你無權開除我,因為國家規定大學生可以結婚;三、你不能問孩子的父親是誰;四、我要休學把孩子生下來。

  與過去那種偷偷摸摸地寫情書、傳禮物不同,如今一些少女與異性交往時,不僅表現大膽、無所顧忌,甚至有時是主動“獻身”。她們對“失身”看法不同,以為那是她們對人生價值、幸福觀和性道德的一種态度。

  “與此相應的是,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去做人流手術,而且年齡越來越小。” 陳一筠說,1997年,她去北京最大的一個計劃生育門診,了解那裡做人流的女孩年齡。工作人員說搞不清楚,因為來做手術的女孩們填的多是假名、假年齡。你不知道她是什麼學校、哪個家庭的。她們隻求查出懷孕了,趕快給做掉。也有個别孩子是媽媽帶來的,醫生于是就問這個媽媽,媽媽非常不好意思地說,她的女兒才14歲。所以,當年該門診記錄在案的最小年齡是14歲。到了2000年, 陳一筠再去訪問這個門診,工作人員告訴我,現在十一二歲做人流的已不罕見,十二三歲女孩做大月份引産的也有了,甚至還有十三四歲生下足月嬰兒的——孩子留在醫院,等待排隊的領養者。

  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顯示,在有性行為的女性青少年中,21.3%的人有過懷孕經曆,4.9%的人有過多次懷孕經曆,意外懷孕後,選擇人工流産者超過86%。未婚先孕和人工流産正在威脅着女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

  “來做人流的女孩子是誰帶來的?” 陳一筠曾問計劃生育門診的醫生。醫生答:一般都是自己來的。無知者最無畏。那些孩子來了以後見要排隊,迫不及待地說:“哎呀,大夫快點給我做,我能不能提前做?我還要回去上體育課呢!”

  陳一筠痛惜地說,成年人意外懷孕去做人流手術,還有半個月休假,這些孩子竟蹦蹦跳跳回去上體育課了——既沒有注意休息、沒有補充營養,又沒有人去護理她,因為不能讓家長知道,也不能讓老師知道,她隻是默默地獨自吞下苦果。最後造成的問題是什麼?

  過早性行為危害身心健康

  流産與反複流産會導緻女孩不孕不育,男孩的心理壓力将伴随一生

  當今媒體上,兩種廣告頻率較高:一是無痛人流,一是治療不孕不育。它深刻地折射了一個現實:未成年人過早性行為,又不懂保護措施,給身心造成慘重的創傷。

  眼下,不孕不育門診的廣告鋪滿報刊電視和街頭電線杆子。為何這麼火爆?

  “有男人的原因,也有女人的因素。” 陳一筠說,你去問問這些女人,她們什麼時候開始性關系,做過多少次人流?有的女性懷孕了,習慣性流産,因為她不斷地刮宮、電吸,生殖道已經滑出來,受精卵着不了床,就流掉了。流産與反複流産對女性生殖健康會産生長遠的負面影響,傷痕累累的子宮不能再孕育胎兒。

  “青蘋果熱線接到的電話中, 一個女孩14歲做了2次人流、一次大月份引産,把子宮搞穿孔,最後子宮被摘除。我接待過一個職高畢業的女生,她17歲做了4次人工流産、2次大月份引産,最後也是子宮摘除。”陳一筠說:“無痛流産的廣告鼓吹‘幾秒鐘結束’,讓少女們覺得像吃冰激淩一樣輕松。無痛?心裡會不會痛?往後的後遺症會不會痛?”

  這是一個困擾明天的妻子和母親的沉重話題。上世紀60年代,西方發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性解放運動,大量的少女懷孕打胎。半個世紀以來,令人悲哀的後果是,在美國和英國,約有1/3的女性不能生育,她們隻好養貓養狗,領養孩子……

  陳一筠指出,男孩也不是赢家,不是幸免者。男孩無意中讓女朋友遭受懷孕打胎的重創後,他心理上的負擔非常沉重,自責、後悔、羞恥,五味雜陳。從此以後,這對小朋友的關系無法正常下去了。以後男孩與異性交往時,會平添很多猶豫、很多遲疑、很多困惑,甚至很多懼怕等複雜心緒。所以少男少女偷嘗禁果,生理後果是女生承受的,但心理上的陰影會影響男女雙方一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