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發自重慶
當重慶的樂動力江南體育中心裡飄滿漫天金色碎紙,清華大學男籃達成了“三連冠”的成就,也就此拉下了第24屆CUBA男籃一級聯賽的大幕。
對于“24歲”的CUBA聯賽來說,這是一個頗為波折的賽季。
疫情一度讓聯賽陷入停擺,但從6月26日在海南複賽之後,男子和女子組依舊進行了220場比賽,直到在山城重慶,3000多名觀衆湧入球館,見證了聯賽曆史上第三個“三連冠”王朝的誕生。
清華大學完成CUBA三連冠。
過去幾個賽季,CUBA從聯賽到球員的影響力都在越變越大——比賽走進了社會球場,球員登上了真人秀舞台……
但伴随着關注度而來的還有輿論的讨論和質疑:
聯賽商業化會不會讓校園籃球變得不純粹;
又一個“三連冠”背後是不是名校“壟斷”了優秀的籃球人才;
像王少傑和王岚嵚這樣一直征戰大學聯賽的CBA新秀們,在24、25歲的年齡才走進職業賽場還有成長空間嗎?
在剛剛結束的CUBA全國總決賽期間,澎湃新聞記者和主辦方大學生體育協會、教練員和球員們都聊了聊,試圖還原CUBA聯賽正在經曆的問題和矛盾。
02:20
清華主教練陳磊曾經是北京首鋼隊隊長,賽後他也和澎湃新聞記者分享了他對大學籃球的看法。 視頻編輯 徐儲立(02:20)
三連冠和新對手
就在已經兩連冠的清華男籃和第一次踏上總決賽地闆的廣東工業大學會師本賽季總決賽時,外界輿論基本上一邊倒地判定——“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決賽”。
甚至有不少球迷在社交網絡上調侃,“廣工輸30分以内算赢”。
确實,這個賽季擁有新科CBA選秀狀元王岚嵚的清華男籃,在戰績和數據統計上是“獨一檔”的存在。
總決賽之前,清華男籃自北區賽以來保持全勝,場均得到100.7分,排名CUBA聯賽第2位,場均僅失分57.4分,每場淨勝對手43.3分。
但從總決賽一開始,廣工男籃在攻防兩端的一個釘闆大帽和一個精準三分,就給衛冕冠軍來了個下馬威。
雙方球員在比賽中。
相比于清華男籃,廣工男籃沒有身高和天賦上的絕對優勢,也沒有像王岚嵚這樣得到職業聯賽CBA認可的頂尖球員,但他們依靠着場上的積極拼搶、犀利突破、合理的傳導支配球,再加上相當高的戰術執行力,一度在上半場以微弱的優勢控制着局勢。
即便在第四節一開始,當球隊的内線核心陳國豪在防守王岚嵚時領到第五次犯規,無奈離場,廣工男籃主教練于廣龍所祭出的“絕命五小”陣容,依舊能跟清華男籃撕咬得難解難分。
當和《灌籃高手》一般的熱血劇情出現在了真實的賽場上,熱情似火的重慶球迷也被感染了。
當MC在現場帶動氣氛,大聲問觀衆“誰會是總冠軍”時,“廣工男籃”的喊聲依舊和“清華男籃”的喊聲不分伯仲。
最終,廣工男籃隻輸給了清華男籃3分,而賽前那個“輸30分算赢”的預測,在廣工球員的努力面前,就像是一個笑話。
姚明現場觀賽。
名校招生優勢?我們不在意
在決賽之前,清華男籃确實展現出了一種“統治級别”的強大,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球迷和不少媒體在全國八強賽期間就早早開始讨論起——“清北這些名校的招生優勢影響了CUBA聯賽的競争平衡”。
然而,聯賽之中那些真正的挑戰者們,并沒有抱怨什麼所謂的“名校招生優勢”。
“清華北大這些年,确實因為招生條件什麼的,能夠招到優秀的球員,但是像重慶文理學院,包括我們的球員,同樣都打得很好。”
在輸掉了總決賽之後,廣工男籃的于廣龍教練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他看來,CUBA現在很難有常勝将軍,“每個球隊都會有各自的特點,也有各自獨到的訓練方法,我一直以來就沒有覺得清華北大一定是高一個檔次的球隊,最終還是要看訓練。”
事實上,所謂的“名校招生優勢”不僅僅是CUBA會遇到的一個讨論,包括美國NCAA聯賽的杜克大學和北卡大學同樣也會處在這樣的讨論之中——大學生聯賽的發展,終究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但擁有了好的天賦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能赢得冠軍,就如于廣龍教練所說,在大學階段的訓練包括球員在場上的戰術執行力,才是球隊成功的關鍵。
隻能說,清華的“三連冠”是建立在球員的天賦加上刻苦的訓練,還有冠軍教頭陳磊的指導和幫助之上的。
賽後,清華球員抛起陳磊。
“這次奪冠之後,我們球隊的王岚嵚和鐘曉陽這一内一外兩個主力就畢業退役了,我再一看廣工那邊,就退役了一個,我還在想下個賽季要怎麼辦呢。”
當和澎湃新聞記者說起球員的優勢,陳磊自己也笑了,“大學和高中校園有非常多優秀人才,而且人才的培養需要按部就班,可能不止五年十年,這樣才不會有斷檔,我們要把基層訓練做好,才能夠穩步提升。”
“結局不算完美但一路上的堅持,不辜負汗水。”這是廣工男籃主力中鋒陳國豪在賽後寫下的一段社交網絡狀态。
盡管他身邊的隊友不如清華男籃的球員那麼有名氣,但在下個賽季,他們還有機會沖進總決賽,再次對“王者”發起挑戰。
“造星”和“破圈”沒有錯
其實,在過去的23屆CUBA聯賽裡,校園籃球一直不缺少拼盡全力和雖敗猶榮的熱血故事,同樣也不缺少像“五道口德比”這樣的宿敵恩怨。
隻不過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些頗具話題的故事大都停留在校園裡,或者最多就是在校友之間津津樂道。
直到阿裡體育在2018年以10億元的價格從大學生體育協會手中接過了未來7年CUBA的運營權後,CUBA從聯賽到球員才開始真正“破圈”。
所謂的“破圈”就是要打破原本的邊界,進入另一個新的環境。這樣的嘗試,不管在什麼領域,總是會遇到質疑。
從調整聯賽賽制到開放CUBA基層商業開發權,從利用物聯網生态圈為球員打造更高的曝光度到提出在社會場館舉行CUBA比賽,阿裡體育的每一步總是會引發不小的讨論和争議。
而從過去四年運營CUBA的各種嘗試和改造來看,CUBA确實有了更大的影響力,也為球員們帶來了更多的曝光度。
就在這個賽季的全國總決賽期間,阿裡體育市場及賽事總經理李敏給出了一組數據:盡管賽季因疫情的影響一度陷入停擺,但一級聯賽從1月9日打響之後,直到6月26日在海南複賽,男、女子組比賽共計220場。
盡管比賽場次較上賽季有所減少,但截至總決賽前已經結束的場次中,線上觀看量已經超過了7000萬,與去年同期持平。從6月宣布複賽至今,CUBA相關話題全網浏覽量、播放量超過22億,全網話題上榜數量達43次。
現場觀衆滿坑滿谷。
此外,當全國八強彙聚山城重慶,在為期三天的全國賽期間,根據相關售票網站統計,有超過2萬人次入場觀賽,在疫情防控需要限制現場人數的情況下,場均上座率超過2/3。
另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全國賽八強賽的三天時間,所有場次的球票收入就超過了200萬元。
除了東道主重慶文理學院的比賽之外,半決賽和決賽的不少球票都被炒到了兩三倍甚至更高的價格。在總決賽期間,球場外的黃牛手中甚至還出現了仿制的嘉賓觀賽證……
“我們從來不反對大學體育的市場化和娛樂化,我們覺得校園體育發展到一定的時候,需要跟市場接軌。”一年半之前,當CUBA的全明星賽第一次造訪山城重慶時,時任阿裡體育副總裁的黃春翔就表示,“讓更多的資源進來,這樣大家才能更好地了解這些大學生球員的故事。”
盡管依舊有不少質疑的聲音認為,“破圈”和“造星”讓CUBA球員分散了精力,越來越高的商業化讓聯賽變得“不夠純粹”,但CUBA的影響力和關注度确實越來越高。
在剛剛締造了CUBA“三連冠”王朝的功勳教練陳磊看來,這些改變對于球員也是有好處的。
“這幾年賽事水平搞上去了。關注度越高,優秀的球員就越有曝光,他們就會在訓練中想要更努力。”
走出去和帶回來
CUBA用了4年時間“走出去破圈”,但在整體計劃中,“走出去”是為了更好的“帶回來”。
“我們希望CUBA是引領和帶動,然後盡量去把越來越多像乒羽、攀岩、遊泳,包括健身健美這些将近70個項目,帶回到校園裡,讓更多青年大學生們有選擇,并且參與其中。”
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申震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當疫情防控趨于穩定之後,CUBA的比賽還是會回到校園中。
“我們一定要走到學生身邊,把CUBA以主客場形式帶回到校園裡,讓同學真正感受到他們和其他學校的那種競争和拼搏。”
“我們利用線上APP,和大體協聯合舉辦了線上的校園AI賽事。我們降低了參賽門檻,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
李敏也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了一組數據,從去年12月到今年6月,這些校園AI賽事已經有超過1300萬次的運動數,超過40萬人次的學生報名,“我們希望借助CUBA線下和線上的串聯,讓更多普通大學生都運動起來。”
除了互動,體育場館的建設運營也有了CUBA的助推。
這就像2006年建成的重慶江南體育館,如今在加上“樂動力”前綴之後,在一年半時間裡迎來了CUBA全明星賽和全國總決賽兩場大賽事,讓這座老球館又煥發了新活力。
“這兩年好久都沒有因為體育賽事這麼熱鬧了。”一位長期報道體育的重慶記者感慨道,“希望這麼精彩的比賽能夠越來越多,不要再停下來。”
大學生去打CBA,起步太晚了?
的确,“24歲”的CUBA正在被賦予越來越多的價值以及期待。
它不僅僅是引領各種體育賽事回歸校園,同時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燈塔,同時也是校園體育與職業體育之間,如今最寬闊也是最穩固的一座橋梁。
根據CBA的官方數據統計,自從2015年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方君磊成為CBA聯盟曆史上的第一位選秀狀元之後,8年時間裡,在選秀大會上一共有57名CUBA球員被選中,登上職業籃球賽場。
在這個夏天的選秀大會上,在20名參選的大學生中,有12名最終登陸CBA。剛剛幫助清華男籃實現“三連冠”的王岚嵚正是他們中第一個走上舞台,打開“狀元及第”書卷的那個佼佼者。
不過,當一批又一批大學球員走入職業賽場,質疑随之而來——像清華和北大球隊中的那些天賦球員,在18歲到22歲這樣長身體和漲球的關鍵時期,隻能在校園聯賽這樣對抗強度的比賽中成長。
等到真正走入職業聯賽已經23歲或者24歲,那麼這些“不算年輕”的職業球員們未來的成長空間和潛力在哪裡?
CBA今年選秀狀元王岚嵚。
這樣的觀點背後确實是中國職業體育和校園體育,在體教融合問題上難以在短時間内找到“最優解”的現實狀況。
但随着CUBA聯賽在這幾個賽季的成熟,随着越來越多像陳磊這樣的CBA球員退役後進入校園籃球體系,随着越來越多優秀的資深教練紮根基層,職業球員和學生球員的差距正在一點一點縮小。
“現在很多大學生球員經過四五年的CUBA洗禮,比賽打得更多,專業青年隊的訓練,其實比賽并不如我們多。”廣工男籃的于廣龍教練在賽後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就是更多比賽所産生的“量變到質變”。
“年齡大了進入CBA确實有利有弊,但我覺得未來的方向肯定是往大學發展,然後更多的大學生球員往CBA走,因為包括他們在校園裡的熏陶和學習,其實對未來的職業道路也有幫助。”
清華大學主教練陳磊。
“摟草打兔子”
從CBA聯賽走入校園籃球的陳磊教練,也和于廣龍教練持有同樣的觀點。
“他們有四五年相對于CBA(水平)低的聯賽的磨煉,也是一個好的沉澱。”
在陳磊教練看來,從大學聯賽到職業聯賽的“淘汰率”來看,能夠進入CBA的大學生球員并不能以校園聯賽的整體水平來衡量,“CUBA聯賽有多少支隊伍,有多少球員,我們今年就選中了12個,可能連1%的概率都不到,隻有最突出的學生,才有機會成為職業球員。”
紮根校園籃球四年,陳磊也更加了解了大學籃球的意義。這位曾經北京男籃的隊長用一句俗話“摟草打兔子”來形容如今的校園籃球和職業籃球的關系。
“我們不想跟職業梯隊去比較,其實也沒有什麼可比性,因為大學生球員的年齡确實大了, 按照他們的年齡,這個階段優秀的球員都進國家隊了,甚至比他們小的都進國家隊了,所以起步确實晚。但他們有了大學四五年的經曆,可能會更加圓滿,也算是兩條腿走路。”
王岚嵚“狀元及第”。
就在即将前往南京同曦報到前,狀元王岚嵚已經親曆了一場退役儀式,這是一段校園籃球旅程的終章,同時也是下一段職業道路的起點。
“其實大學裡的每一場比賽,不管強弱,它帶來的經驗都是有幫助的。”24歲的王岚嵚在和澎湃新聞記者談起未來的CBA之旅時,對自己頗有信心,“我會去适應CBA的對抗,找準定位,盡快融入。”
說這番話時,他身邊的隊友鄒陽看了看自己胸前的冠軍獎牌。
作為重慶人,鄒陽在家鄉球迷面前實現“三連冠”并且成為總決賽MVP,對于這位明年選秀的“狀元大熱”而言,這也算是一種傳承。
22歲的鄒陽用“庸常之中,微芒不朽”來形容未來的籃球之路,“我還是想腳踏實地練好每一堂訓練課,順位什麼的我不去渴求,但是要做好所有的訓練和準備,剩下的選秀那就看天意了。”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徐亦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