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十大教育培訓機構?下班時間晚了會兒,吳大為匆匆走進地鐵,生怕耽誤組織管理學課程,這是他自考本科第二學期的專業課,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自考十大教育培訓機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下班時間晚了會兒,吳大為匆匆走進地鐵,生怕耽誤組織管理學課程,這是他自考本科第二學期的專業課。
專科畢業四年後,報讀自考本科的決定再度把吳大為拉回“學生”身份。但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課堂并不固定。他不必參加入學選拔,也無需在學校定時上課,而是靠通過一門門課程的考試,全部通過并符合要求便可獲得學曆證書。
自考“讀”大學的吳大為并非個例。據教育部統計,在2018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報考者達到544.69萬人。對未能在高考中實現大學夢的人而言,自考成為另一條求學路徑。
圍繞龐大的備考需求,自考培訓業務已形成百億級的市場規模。而打破地域限制的在線教育模式更是可以快速地覆蓋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給培訓機構帶來進一步拓展版圖的信心。自2014年起,以尚德機構為代表的成人教育公司紛紛轉型互聯網教育,并從下沉市場中發掘更大的拓展空間。
在被第6家公司以“學曆要求為本科”的理由拒絕後,吳大為開始動了報名自考本科的念頭。而對已工作了幾年的張靜而言,除提升個人素質外,她還希望本科證書能為自己在職場競争中加分。
自學考試,成為了他們的共同選擇。作為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自考通常被稱為“沒有圍牆的大學”。早在1988年頒布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即指出,報考不受性别、年齡、民族及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是對自學者進行以學曆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此外,自考學位的含金量也得到認可。《條例》規定,通過自學考試獲得本專科學曆的人員,在錄用後的工資标準與普通高等學校同類畢業生相同。
提升學曆以獲得更多求職優勢是大多數自考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據中國人力資源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24.4%的企業招聘要求求職者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曆,其中北京、上海超過半數職位設有“本科門檻”。
除擁有更多職位選擇外,高學曆也通常意味着更高的薪酬水平。艾瑞咨詢報告指出,相較于專科和中等職業/普通高中學曆應屆畢業生,2012年本科應屆生的起薪比他們分别高出635及460元。而這一差距還在不斷擴大,2016年本科應屆畢業生比專科應屆畢業生的起薪高出777元。
人人可讀、自主學習的方式,吸引了衆多考生參加自考。據教育部數據,2018年自考報考達到544.69萬人次,中國教育考試網将其稱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最能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和學習型社會特點的開放式高等教育制度”。但要拿到自考畢業證書并不容易。2018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取得畢業證書的僅有48.72萬人。
龐大的本科以下學曆人群被視為自考培訓市場的主要目标群體。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目前18至48歲群體中仍有6億人沒有本科及以上學曆。“相較學前或中小學群體,成人的教育需求更加零散,而提升學曆是其中最大的剛需”,在尚德機構創始人歐蓬看來,自考培訓有着很大的市場空間。而艾瑞咨詢數據也顯示,2017年,國内自考培訓市場規模為465.6億元,增長率為 8.2%,預計在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90.8億元。
在學習成本與效果的“性價比”較量中,自考培訓市場正經曆由“線下”向“線上”的模式轉換。
由于自考教學與考試分離的特性,報考者可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對已步入職場的考生而言,能否盡量避免與工作、生活沖突,成為他們選擇培訓機構的重要考量。
時下,在線自考培訓逐漸獲得更多用戶青睐。艾瑞咨詢數據顯示,線上模式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态勢,2017年在線自考培訓市場規模為45.2億元,增長率達86.7%,預計2022年在線自考培訓占自考培訓的滲透率,将達到56.5%。
為拓展更大市場,自考培訓機構開始紛紛轉型線上。作為國内自考培訓頭部企業的尚德機構,自2014年全面轉型在線教育後,用戶基礎不斷擴大,2018年的新生入學人數為5.26萬人,較2017年全年增長35.6%。
節省時間成本是在線模式的優勢之一。與短期的成人教育項目不同,自考培訓時長至少1年半以上,這意味學員在上課之外還需承擔長期往返培訓班的時間成本。“成人培訓的特點之一就是用戶的時間敏感度高”,歐蓬解釋說,“而在線教育模式使學員足不出戶就能上課。”
“燒飯時間刷兩道題,孩子睡了才能聽課”是職場媽媽張靜的備考日常,她很難在工作和家庭之外找到相對完整的備考時間。而在線培訓課程可随時暫停或回看,增加了像張靜這樣的考生們進入“課堂”的可能性。
在匹配用戶需求的同時,轉型線上的培訓機構也看中了在線模式的“規模經濟”。在線課堂沒有場地要求,除不必負擔場地租金外,還可容納更多學員,從而攤薄師資成本。除可以提供更低的課程價格、增強競争力外,培訓機構的盈利模式也可得到一定的改善。
廣闊的下沉市場是更長遠的目标。自考培訓市場具有高達6億的潛在用戶,但目前自考用戶多來自一、二線城市。據艾瑞咨詢統計,行業頭部玩家的全年流水僅占市場整體的5%左右,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中存在着巨大的市場空間。
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線上授課被看作是下沉的首選方式。隻要有一台能聯網的電腦,就具備了進入課堂的條件。當身在湖南的吳大為進入在線課堂時,與他同時上課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在線教學模式中,無論教師和學員人在哪裡,都可以完成教學,極大地拓展了市場覆蓋範圍”。尚德機構COO杜铮表示。
線上模式也同樣改變了觸達潛在用戶的途徑。為增強獲客效率,尚德機構于2019年初推出免費學項目,建立了自有流量池。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尚德機構極速版APP下載量已超過200萬,月活率近八成。
教育行業對在線模式的期待還不僅如此。在新技術對自考培訓模式的改造中,人工智能正成為新的變量。
在線培訓模式可累積大量學習數據,為人工智能的應用提供了基礎。每位學員的聽課反饋、題目練習及考試成績等都被長期記錄,并進行統計分析。基于龐大的用戶規模,人工智能可獲得海量信息,從而對自考科目的高頻考點、難易程度等進行評估,幫助學員提升備考效率,這對需通過多門考試的自考生來說尤為重要。
一些培訓機構開始把人工智能納入教學環節。在尚德機構的教學教研系統中,知識被分解為更細的知識點,并根據學員的掌握程度匹配相應習題,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杜铮解釋說,“學員不需要把這門課程的每道題都做一遍,而且不同學員的學習進度也不相同,人工智能會分析學員的曆史數據,‘定制’适應個人程度的題目。”
通過人工智能預估成績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不同于高考的選拔性,自考的标準在于通過考試。為進一步提高效率,節省學習時間,尚德機構推出了AI預估分系統,以個人學習報告為基礎,分析學員的聽課情況、做題情況和錯題掌握情況,為學員預估出考試成績。據尚德機構大數據顯示,AI預估成績與學員實際成績匹配度近80%。
人工智能正幫助授課教師從部分重複性的工作中“解綁”。2019年4月,尚德機構推出了AI督學機器人,除在開課前以電話方式督促學生按時上課外,還可回答一些常見問題,如報考時間、課程安排等。
作為教育領域的新興力量,人工智能已在編程及英語培訓等闆塊進行應用。以在線英語為例,“AI老師”的概念逐漸流行,可借助文字、語音識别等技術,直接面向學生,擔任主講角色。對正轉型線上模式的自考行業而言,人工智能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間。
尚德機構首席執行官劉通博在最新發布的财報中表示,将堅持不懈地推進AI戰略,增加産品研發投入,發揮AI在在線自考培訓市場中的驅動力。
對廣大自考學員而言,目前對人工智能的最大期待是能否使其更快地實現“大學夢”。11月起是10月自考考期成績揭曉的日子,張靜在微博上曬出了四門合格的成績單,并寫道“新學期繼續加油吧,希望早點拿到證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