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是指一種在癔症性人格基礎上,在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下誘發的精神障礙綜合征,伴發有意識領域狹窄及運動及知覺系統障礙。
癔症是指一種在癔症性人格基礎上,在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下誘發的精神障礙綜合征,伴發有意識領域狹窄及運動及知覺系統障礙。在童年時期,典型的癔病并不少見,其中以女孩居多。兒童癔症發作時常表現為、木僵等意識障礙、癱瘓等軀體障礙。
癔症發病的基本原因是性格缺陷加上精神創傷。這類兒童大多具有自我中心,富于幼想,易受暗示,情感強烈而不穩,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等性格特點。因此,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容易把現實和幻想相混淆。
癔病患兒幾乎都是在心理因素作用下發病的。某些軀體疾病、疲勞、健康狀況不良等原因也容易促發本病。就心理因素而言,諸如自尊心受到挫折,人格遭受侮辱,家庭不和,父母沖突,父母精神異常,父母對孩子态度生硬,同學之間的糾紛等所引起的氣憤、委屈、恐懼或其他種種内心痛苦,均可導緻本病發生,親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引起的強列情感反應也易導緻本病發生。
兒童癔症應對措施
對待癔症患兒,應幫助兒童正确認識疾病,将癔症知識教給兒童。要使患兒的父母了解本病是由于高級神經活動失調所緻發作性症狀,是暫時性的腦機能障礙,是完全能夠治愈的,不至于留下後遺症。另外,還要使患兒了解癔病發作與他的情感體驗有關,使之認識到某些性格特征與發病之間的關系,從而使患兒減輕心理壓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防止發作的措施因人而異,如有的兒童在發作前常有某些症狀,此時,可使其有意識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有興趣的事,或暫時離開當時環境,以改變心境,這樣常能防止發作。平時注意合理安排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對于提高大腦皮層的工作能力,緩解心理壓力,防止癔症複發也有一定意義。
此外,如能使兒童認識并有意識地注意發現自己的不健康性格特征,以正确态度對待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改善與小夥伴的關系,正确處理與同伴的各種沖突和挫折,對于徹底治療癔症有更重要的意義。
做好患兒周圍人如同學、親屬等人的工作,也是治療癔症的很重要功課。心理醫生應向他們介紹兒童癔症的特點,解除對本病的顧慮,改變不正确的态度和錯誤的認識。在患兒發病時,要避免周圍人造成的過分緊張及過分關心的不良的影響。此外,對本症還可以進行暗示治療和藥物治療。通過上述包括心理療法在内的綜合療法,即可使得癔症患兒盡快擺脫心理陰影,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