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性科學協會遭“冷落”。
由“性”引發的話題,在大學校園裡刮起“陣陣旋風”。自動投放機在北京、廣州等部分高校亮相更是掀起輿論狂潮;然而,最近成立的華中師範大學“性科學協會”卻遭到了大部分學生的“冷處理”――
12月26日,記者在華中師範大學獲悉,日前在該校的社團招員現場上,挂有“性科學協會”字樣的橫幅前冷冷清清,與旁邊同是招員的“網絡協會”、“吉他協會”前的熱鬧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該協會會長、華師98級國際貿易系王世鋒同學一言蔽之。
随後,“性科學協會”舉行了第一次電影講座,能容納百餘人的教室結果卻隻坐了零零散散的十幾人,而據這些參加講座的學生說,他們對性知識隻是一知半解,好奇而已。
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98級學生小李認為,如今社團林立,不是收錢就是“挂羊頭賣狗肉”;而“性科學協會”又不像“網絡協會”、“吉他協會”等其他協會的實際效果明顯,光是看影片、聽講座并不能真正起作用。與其這樣,還不如參加“網絡協會”,學點真正有用的知識。
該校生物科學專業2000級的一位張姓新生參加了性科學協會,他承認,能多接觸這方面的知識對他所學的專業是很有必要的。但協會的活動隻停留在講座、觀看影片、座談讨論等形式上,力度未免不足。
接受采訪的這十幾名大學生中,有經濟學院的、有生物科學院的、有中文系的,他們的觀點幾乎如出一轍,實際效果卻非常微小。更有學生認為,它隻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有人接受和有人不理解都很正常,況且它隻是面對在校的大學生,範圍小,缺乏系統的學習與研究,根本學不到更深層次的知識。
而多數家長對性科學協會的成立亦很不理解,武漢市洪山區一位餘姓學生家長說,學生應以學習為主,追趕時髦是不可思議的。況且大學生心智未成熟,人生觀未定型,談性的話題應該是夫婦涉足的領域,成立“性科學協會”實在難以接受。
作為第一個以性為課題的“性科學協會”剛剛紮營校園,顯然缺乏堅實的學生基礎。華中師範大學團聯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性科學協會首先作為一個社團的存在,跟其它社團一樣都是學校組織的一個細胞。對于整個學校管理工作來說,它的成立是一件很細小、普通的事,生命力的強弱尚經進一步的考驗。
去年,“安全套”問題在國内高校乃至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而今,以性為研究課題的“性科學協會”落戶校園,卻遭到大部分學生的冷落,這大大出乎創辦者的意外。
該協會會長王世鋒說:“開辦性科學協會,主要是針對人們在各個不同年齡階段的性生理和特征公開讨論,使同學們的性認識得以人格化、社會化,從而提高對性信息的批判力、選擇力、鑒賞力,勇敢沖破封建思想的束縛,提高人文素質和培養審美情趣。但這一良好初衷竟未被同學們認可,我們深為遺憾。”
對此,華中師範大學理論研究部祝平燕老師認為,長期以來,由于自身和傳統的各種原因,中國的起步比較晚,還未自成體系,與國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很多青年學生對性抱有一種神秘感,又羞于與長輩們讨論性,長輩們也常常回避這類問題的交流;加之女生的片面貞操觀念,或過于保守,或過于開放,容易走向兩個極端。作為湖北省高校第一家性科學協會,它在幫助青年學生解決部分性教育問題上,加強與同行外界的溝通與交流,這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該協會指導老師、華師生科院副院長彭曉輝說,“性科學協會”遭到學生的冷落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協會的态度、目的很明确,就是培養大學生對性的鑒賞力,對性思潮的研究,使大學生在對待方面達到坦然、規範、科學的目的。
針對上述學生認為的“協會講育的隻是一些表面層次的知識,缺乏系統的學習與研究”的說法,彭曉輝糾正說,性科學協會側重點在普及性教育上,在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與現代文化上找契合點,繼承儒家文化中的基本倫理道義,反對性禁锢,反對性放縱。它是提高人的性文明素養,不僅有利于個人、家庭,也有利于社會。讓參加這協會的同學像上過性科學概論課一樣,感覺有“長大了”的成熟。那便是很好的例證,也是鼓勵我們前進的動力。
早在1909年,魯迅先生就提出廣大青年要敢于講性知識,大力提倡性知識教育;1973年,周恩來總理強調;然而直到今天,高校甚至社會對涉及性方面的内容仍非常敏感。“性科學協會”的成立,無疑昭示着性教育在大學校園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湖北省心理協會理事劉榮才認為。他說,當前,大學生面臨的心理疾病主要源于三個方面;二是人際關系的緊張;三是學習方面的壓力。而在感情的困惑中存在着對性的困惑。它的成立可以引導學生們正确對待、處理這方面問題,讓大學生們的正常性意識萌芽和心智成熟都能健康進行,讓他們扭轉錯誤或有偏差的性觀念,用正确的性觀念來保護自己,使自己能夠免受不必要的傷害。
對于“性科學協會”落戶校園遭到學生的“冷落”,劉榮才指出,每個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同,思想成熟程度也不同;對于“性科學協會”的成立,他們從心理上說并不一定能立即接受,但經曆過生理、心理的進一步成熟,這種狀況會逐漸改變的。
目前,華中師範大學“性科學協會”正努力與美國國際教育基金會駐北京分處取得聯系,以得到他們資料上的支持;同時還将在中國性協會、湖北省協會處備案并接受其指導。
“性”的神秘感正逐漸在減退,正因為此,“性”的真谛更應該得到正确的诠釋。當前,北京、廣州等地區的部分高校投币自取套及商店在高校區域的流行,給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帶來怎樣的影響衆說紛纭,但可以肯定的是,由性引發的衆多話題正逐漸地被人們所理解或接受。從這個角度講,作為第一個以“性”為研究課題的“性科學協會”,其任重而道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