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網偷錢,一少年砍死奶奶砍傷爺爺
為上網偷錢,一少年砍死奶奶砍傷爺爺
僅僅為了拿錢上網不被發現,17歲的少年小新(化名)竟然用菜刀砍死了平素一直寵愛自己的奶奶,并将爺爺砍成重傷。這是曾經發生在北京通州區的一件真實的案例。事後,小新主動投案自首。二中院以故意殺人罪一審判處小新12年有期徒刑。
心理分析,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青少年物欲型沖動犯罪。
網絡成瘾是這起案件背後的主要原因
無節制上網就像心理毒品一樣侵蝕着小新的心。目前,網絡對很多青少年有巨大吸引力,尤其是網絡遊戲通過過關激勵、道具激勵、技能激勵等獎勵方式使青少年能夠在遊戲世界中得到社會和家庭不能給予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特别是生活中屢屢受挫的孩子更容易在網絡中逃避現實和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他們還可能受到帶有色情和暴力傾向等不健康内容的影響,在心理上受到模仿、暗示和感染。他們網瘾難抑,一旦上網的願望受到挫折,比如家長因為種種原因而阻止孩子上網時,他們會産生逆反心理,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不惜犧牲一切,潛移默化受到的暴力影響也會爆發出來,做出驚人的舉動。
不健康的人格缺陷是内在動因
小新為了上網去偷錢,為了偷錢傷害親人。這個犯罪的過程沒有精心的預謀,沒有激烈的思想鬥争,而是在短暫而強烈的激情中倉促行事完成了偷錢和傷人過程的。小新無視親情、輕視生命的行為反映了他的扭曲心理和極端情緒,小新顯然具有明顯的人格缺陷和不良個性心理。
青少年時期正處于人生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時期,某些人在社會化進程中沒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他們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過程中,行為特點往往體現出犯罪意識的瘋狂性,犯罪動機的突發性和犯罪手段的殘忍性。
青少年一般犯罪動機往往比較簡單,其目的單一,随意性強。而且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計後果,從而容易釀成惡性犯罪。小新用菜刀砍死奶奶砍傷爺爺,犯罪手段可謂殘忍甚至瘋狂,非常人所能做到。一般來說,青少年犯罪較少有預謀,沒有經過事前的周密考慮和精心策劃,而常常是受到某種因素誘發和刺激或一時的感情沖動,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意,突發犯罪。小新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犧牲一切的偏執心理是釀成這一人間慘劇的真正動因。審訊中,小新交代,刀砍爺奶的動機僅僅是“為了拿錢上網不被他們發現”。這種簡單的想法和菜刀砍向親人的突發性行為,都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沖動、不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特點,以及行為時嚴重的盲目性和不計後果性。
家庭對孩子缺乏愛心和責任的教育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研究員王極盛曾在北京做過一項調查,發現32%的中小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王極盛認為,造成青少年動辄采取過激行為來解決問題或傷害别人的原因,除了有社會的不良誘因,還有青少年自身心理上不健康的原因,孩子心理問題的産生和家長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也密不可分。父母是子女的啟蒙老師。家庭的教育培養,深刻影響着子女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潛伏着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危機。雖然不是所有的心理問題都能引發犯罪行為,但犯罪行為一定有心理問題的隐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