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學性教育目前急需克服觀念上的束縛,需要徹底改變那種“性教育說不得”的舊觀念,将性教育放到桌面上來,紮紮實實地進行性教育改革工作,使大學生不僅擁有較高的專業文化知識,也擁有健康的性意識和性道德,進而成為擁有高尚人格的社會群體。
“約會時男友常有性沖動,自己不想發生性關系,又不願傷男友的心,怎麼辦?”
“為什麼贊成婚前性行為的男生多于女生,而很在乎伴侶貞潔的又是男多于女?”
諸如此類的問題,華中師範大學彭曉輝副教授在講授選修課時經常會遇到。彭曉輝說,大學生作為處在特殊心理年齡的特殊群體,在當今特殊的社會轉型時期,他們需要更注重實踐性、分析性的性教育。
1992年,華中師大在全國率先開設以性教育為核心内容的素質教育課。頭幾年選修者寥寥,有一個學期還因選修者不滿15人而停課。彭曉輝說,自1995年後,選修的學生逐年遞增,上個學年已經增加到了1200多人,學校不得不對選修人數做出限制。他認為,這些變化說明社會大環境在不斷開明,學生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
一位選修了性教育課的大學生說:“我們青年學生處于,性發育逐漸成熟,有性的需要和沖動。由于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的多元化,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影響,以及社會性道德,性法制教育的滞後,都不同程度的影響着我們的健康發展和性困惑的及時處理。我們需要一個課堂、一個教師來引導,讓我們健康地成長并解決好我們的困惑。”
有人認為,在性方面開化得越早越沒出息,因此不應該和青少年談性的問題,長大了他們就會“無師自通”。彭曉輝不這麼看。他認為,早有早的困惑,晚有晚的盲區。比如有個學化學的大學生,以為分子碰撞就會懷孕。現在很多中小學都沒有性教育,進了大學應該是最後系統的補課機會了。大學生是特殊群體,社會對他們要求高。作為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的佼佼者,大學生容易接受新的觀念和知識,所以應該從性的人文文化方面對他們進行性教育,區别于其他人群的性教育。
彭曉輝說,青年人在性方面的困惑、盲區,會使他們對自己産生不正确的看法,對異性産生疑惑,甚至還會引起人生悲劇;而正确的性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樹立科學、健康的性觀念,既提高他們在性問題上的辨别力、鑒賞力和選擇力,也有利于培養高尚的人格。
性教育課究竟會對大學生有什麼影響?他們喜歡這門課嗎?彭曉輝告訴記者:“選這門課,一輩子不後悔。”他們的筆記本和内部教材還常常被同學借走,甚至宿舍裡的“卧談會”上,性科學的内容也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大學生能夠坦然地在課堂上讨論性的問題嗎?彭老師說,這有一個過程。最開始學生不好意思提問,他就讓他們寫條子,而後口頭提問,再過渡到分組讨論,派代表發言。現在,很多同學已經能用專業術語自然地讨論問題了。
彭曉輝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青春期的成長經曆及社會熱點撰寫課程論文,并幫助他們切實解決與性有關的困惑。很多學生給他發來E-MAIL提問,本文開頭的問題就是一個女生通過E-MAIL提出的。彭曉輝告訴她,隻要減少這兩方面的刺激量和強度,就可以減弱或避免性沖動。因此,女孩欲避免戀愛時發生非意願性關系,最好離開二人世界,與男友到公共場合去談戀愛。後來,那個女生告訴彭曉輝,她這樣做了,效果非常好。
“從學生的眼光中,我察覺到他們非常敬重我,使我有一種得到回報的感覺。我将性教育寄希望于我的學生。他們是學師範的,他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将來會輻射到中小學校和社會,形成幾何放大效應,讓更多的青少年受益。”彭曉輝充滿欣慰和期望地說。
(新華社記者石志勇廖君新華社武漢3月9日電)
看法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性教育一直遮遮掩掩,似乎是不能輕易跨越的“雷區”,高校沒有開設專門的性教育課,更談不上編撰專門的性教育教材。因此,才會出現性教育教材的迅速脫銷。
據了解,全國各高校的基礎課程一般占本科全部課程學時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卻幾乎沒有一所高校在教學計劃中安排性教育課程。堅持開設性教育選修課或相關講座的也隻有華中師範大學等少數幾所高校,這幾所大學僅有的性教育“陣地”,還是靠開明的校領導“網開一面”和一些熱心教師的苦心“經營”。
由于無法接受專業、系統的性教育,大學生紛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過其他非正規渠道獲取性知識。據記者了解,現在大學生主要通過網絡、觀看黃色錄像和黃色漫畫、與同學交流“葷笑話”等等,更有甚者,“在實踐中學習”,即在校外同居。
華中師範大學在全國各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大學生性科學協會,但是該協會成立以來卻一直處境尴尬。每年新生入校,各社團大張旗鼓地招人時,别的協會前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而性科學協會卻門庭冷落,無人問津。每次協會舉行活動,參加的人是少之又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性教育選修課卻大受歡迎,選課人數年年增加,以至于校方不得不限制選修人數。參加選修課的學生,除了得到兩個學分外,還可學到有益的知識。選修課如此火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幾年學校實行了電腦選課,個人選了什麼課程,别人不知道,這使上選修課的同學沒了後顧之憂。
可見,觀念問題仍是我國推行性教育的最大障礙,人們對性教育依然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和禁锢思想。往往層次越高的人、道德水準高的儒雅人士,對性教育越是持否定态度。
其實,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就不乏性的文化形态,隻是這種原本質樸的卻紮根在被隐晦、曲解、愚昧、粗俗“毒素”毒化了的“土壤”裡,于是千百年來,在國人心目中,“性”成了奢淫、下流的代名詞,性教育也就成了見不得陽光的“髒東西”。
中國性心理專業委員會有關專家指出,我國大學性教育目前急需克服觀念上的束縛,需要徹底改變那種“性教育說不得”的舊觀念,将性教育放到桌面上來,紮紮實實地進行性教育改革工作,使大學生不僅擁有較高的專業文化知識,也擁有健康的性意識和性道德,進而成為擁有高尚人格的社會群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