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聯,是楹聯百花苑中一個多姿多彩的品類。
姓氏對聯代表的是血緣關系,家族史的來源和發展。
孔(Kǒng)
學堂早習尼山術;
宴席時傳北海樽。 上聯典指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子姓,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的祖上是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朝建立伊始,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親兄長微子啟于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是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封地位于宋國栗邑,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纥為避宋國戰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曲阜)定居,其官職為陬邑大夫。孔子生于尼山,故名丘,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尊稱為孔子、孔夫子。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晚年緻力于教育,據傳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删修《春秋》,整理《詩》、《書》等。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即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别。在哲學上、政治上,他建立了一套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自漢以後成為兩千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封建統治者一直把他尊為聖人。 下聯典指漢末文學家孔融(公元153-208年),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他家學淵源,為建安七子之一,“七子”中,他年輩最高,政治态度與其他六人不同。孔融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并稱。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後兼領青州刺史。為人不拘小節,恃才負氣,剛正不阿。因非議曹操,被殺。曾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我沒有什麼憂慮。”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靡也。”其散文鋒利簡潔,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曹(Cáo)
士氣高昂憑一鼓;
王圖韬略仗三分。 上聯典指春秋時期魯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曹刿(生卒年不詳),一作曹翙,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菏澤)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後。魯莊公十年,齊國出兵攻打魯國,他求見莊公,請取信于民而再戰,後随莊公出戰長勺,利用齊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時機,讓莊公鳴鼓進攻,最後取得了長勺之戰的大勝。一鼓作氣之典出于此。 下聯典指三國時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公元155-220年),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谯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讨四方,對内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複經濟生産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後任東漢丞相,加封魏王,去世後谥号為武王,他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是個被曆史誤會、被《三國演義》醜化的人物。有人說他原本姓夏侯。因其父夏侯嵩是得寵宦官曹騰的養子,于是改姓為曹了。其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嚴(Yán )
富春有興憑君釣;
華夏将亡要自強。 上聯典指東漢初著名隐士嚴光(公元前39-公元41年),又名遵,字子陵,會稽郡餘姚(今浙江省餘姚市)人。少曾與光武帝劉秀遊學,已有高名。早年積極幫助劉秀起兵,事成後歸隐著述,設館授徒。劉秀稱帝後,欲召嚴光為谏議大夫,多次延聘不遂。他幹脆隐姓埋名于浙江富春山,以垂釣自娛,後人把他垂釣的地方命名為嚴陵濑,今日的釣台即漢時富春縣地。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朝廷最後一次征召他,嚴光仍不就。這一年他在家中去世,劉秀倍感哀傷,诏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安葬他,墓在陳山(客星山)。對嚴子陵不事權貴、志行高潔的精神風貌,曆代文人評價頗高。範仲淹為之作《嚴先生祠堂記》稱贊其人其事雲:“……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并作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下聯典指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嚴複(公元1854-1921年),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複,字幾道,福建省侯官縣人。先後畢業于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光緒年間任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總辦,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曾擔任過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上海複旦公學校長、安慶高等師範學堂校長,清朝學部名辭館總編輯。中日甲午戰争後,翻譯《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将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标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産生了深遠影響,是清末極具影響的資産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 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筆記】①嚴氏本姓莊,因避漢明帝劉莊諱而改。②“興”音兩讀:興趣、興緻(去聲),興盛、興建(平聲),義不同而聲調異;本聯借興盛之“興”(平聲)義以對“亡”,乃借鄰而對,純取巧之法耳。
華(Huà )
神醫妙術施麻沸;
縣令誠心發赈糧。 上聯典指東漢末著名醫學家華佗(約公元145-208年),字元化,别名旉,沛國谯縣(今安徽毫縣)人。行醫足迹遍及今皖、魯、豫、蘇等地,一心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并精通内、婦、兒、針灸各科。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施行剖腹術,為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又創“五禽之戲”,提倡防病為主。後因為不服曹操征召,下獄遭拷問緻死,所著醫書《青囊經》已佚。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并稱為“建安三神醫”。 下聯典指西晉官員華譚(公元244-322年),字令思,揚州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好學不倦,爽慧有口辯。太康年間為刺史嵇紹舉薦其為秀才,遷侍中。永甯初年任塘縣令,正值境内饑荒,他傾心撫恤,很有政績。後曆任鎮東軍谘祭酒,遷秘書監,上進所著《辯道》。永昌元年,卒于家,年79歲,贈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谥号為胡,著有《華譚文集》二卷。 【注】華作為姓氏讀音如“華山”之“華”Huà(去聲),不讀陽平聲的“中華”之“華”Huá。
金(Jīn)
七世簪纓恩賜姓;
六才評點枉行刑。 上聯典指西漢時期匈奴族的著名政治家金日磾(公元前134-前86年),字翁叔。本是駐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後兵敗被霍去病俘獲,漢武帝因獲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賜其姓為金。武帝時跟從昆邪王歸附漢朝,曆官馬監、侍中、驸馬都尉、光祿大夫。昭帝即位,他與霍光、桑弘羊等人同受遺诏輔政,因揭發莽何羅謀反有功,封秺(今山東成武)侯。金日磾在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是中國曆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少數民族政治家。他的子孫後代因忠孝顯名,七世不衰,曆130多年,為鞏固西漢政權,維護民族團結,做出了重要貢獻。死後谥敬,陪葬茂陵。金日磾後代在西漢末年王莽代漢時受到迫害,部分逃至山東文登叢家硯,改金姓為叢,為叢姓的起源之一。 下聯典指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聖歎(公元1608-1661年),名采,字若采(本姓張名喟,明亡後改名人瑞,字聖歎,自稱慈庵法師),蘇州吳縣人。為文怪誕,性情狂傲,不求功名,以著述為務。他乩降才女葉小鸾,寫下動人篇章,成為江南士人佳話,亦為曹雪芹構思和創作《紅樓夢》的素材之一。金聖歎為提高通俗文學的地位,提出“六才子書”之說并為之點評:一《離騷》、二《莊子》、三《史記》、四《杜詩》、五《水浒》、六《西廂》,其評語流傳甚廣。據傳,他為人狂傲而有奇氣,博覽多通,所作的文章更雅俗共賞。後在滿清順治年間,他以哭廟案坐斬,根據《柳南随筆》的記述,他在臨死以前曾大歎:“絕頭,至痛也;籍家,至慘也;而聖歎以不意得之,大奇!”并且一笑而受刑。像這樣灑脫而透徹的話,恐怕也隻有他這樣的奇才,才能脫口而出了。
魏(Wèi)
計竊虎符彌趙厄;
借言人鏡鑒隋亡。 上聯典指戰國時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無忌(?-公元前243年),他是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異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甯陵縣),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他與齊之孟嘗君、趙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并稱“四公子”。魏無忌處于魏國走向衰落之時,他效仿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他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别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終因傷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後,魏國為秦所滅。著有《魏公子兵法》。太史公評價說:“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恥下交,有以也。名冠諸侯,不虛耳。高祖每過之而令民奉祠不絕也。”又說:“能以富貴下貧賤,賢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為能行之。” 下聯典指唐代名臣,政治家魏徵(公元580-643年),字玄成,河北省钜鹿人,魏徵曾任谏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谥文貞,以直谏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谏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傳下來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論大都收錄在唐時王方慶所編《魏鄭公谏錄》和吳兢所編《貞觀政要》兩書裡。為淩煙閣二十四功之一。魏徵病逝,太宗悲恸之極,對侍臣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注】彌,古同弭,平息,消除的意思。
陶(Táo)
籬畔黃花真道侶;
山中宰相是仙家。 上聯典指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著名隐士陶淵明(公元352或365-427年),一名潛,字元亮,私谥“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浔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東晉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的陶侃,據說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陶逸做過安城太守。淵明八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家境逐漸衰落,但還是給他留下了不少田園産業。他在青年時代懷有建功立業的壯志,曾經幾次出仕,先後做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官職。由于他不願受官場的拘束,就在四十一歲那年棄官歸田,在農村中過躬耕隐居生活。陶淵明是我國著名的田園詩人。他長于詩文辭賦。作品有兩類題材:一類是描繪田園美景,寄托他潔身自好的告誡情趣;另一類如《詠荊轲》《讀山海經 精衛銜微木》等詩寄寓抱負,多悲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辭賦以《歸去來兮辭》著稱史。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摯,語言質樸自然而形象鮮明,對後代詩人創作産生過很大的影響。有《陶淵明集》。 下聯典指南朝梁時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号華陽隐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陶弘景生活于南朝,曆經宋、齊、梁三朝,是當時社會上的一個相當有影響的人物,博物學家,工草隸,好道術,對本草學貢獻尤大。齊高帝時,為諸王侍讀,梁時隐於句曲山,自号華陽隐居;武帝時,禮聘不出,然朝廷大事,無不谘詢,時稱為“山中宰相”;卒贈大中大夫,谥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注一書,是将本草經依藥性與種屬重新整理而成。作品有《本草經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華陽陶隐居集》等。
姜(Jiāng)
滅商丞相興周祚;
伐魏将軍繼武侯。 上聯典指商末周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姜尚(約公元前1156-約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别号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呂國(今河南省南陽市)人,一說汲縣(亦屬河南)人,屬東夷族,一說屬羌族。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伐纣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韬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曆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曆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相傳曾作兵書《六韬》。 下聯典指三國時蜀漢名将、大将軍姜維(公元202-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冏字仲奕,郡功曹,平定羌胡作亂陣亡),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後投奔諸葛亮,受到重用,任征西将軍。諸葛亮死後,魏軍攻蜀,他死守劍閣,蜀主劉禅降魏,他被迫假降,卧薪嘗膽,一直準備反魏複蜀,因事敗被殺,惜功敗垂成。《魏晉文學史》中說姜維在文學上有着獨特的才能,在漢魏晉的文學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作品如《蒲元别傳》等。
未完待續,更多姓氏對聯敬請關注(許願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