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最深的包皮垢
輸入“包皮”的英文“foreskin”,搜索到最多的是關于包皮修複的英文網頁。輸入中文“包皮”,搜索到最多的是關于環割包皮的中文網頁,這大概反映了現階段不同文化對待“包皮”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态度。
・・・・・・
以前在一些西方或者中東國家,許多男性嬰兒的包皮會在出生後第八日被割掉。現在,一些西方人開始重新審視這一行為。相反在中國,過去男嬰的包皮很少被割掉,而現在存留的包皮卻被大量和過量地割掉。
如此熱衷于割包皮,原因還在于包皮作用的被忽視和對包皮垢的誤解。英文foreskin表明了包皮在陰莖上的位置,中文“包皮”表明了包皮對陰莖的保護,卻沒反映出包皮在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megma在漢語中“垢”的意思則把包皮垢打入了十八層地獄,其實,“包皮垢”這個詞有些用詞不當,準确地說應為包皮分泌物。隻有它與包皮内層更新脫落的表皮細胞、尿液等雜物混合,長期發酵、變質以後,才能稱之為“垢”,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megma。
醫學博士PaulM.Fleis在《我的包皮哪兒去了?——反對包皮環割的病例》中寫道:“包皮分泌物可能是自然界中被誤解最深的物質。包皮分泌物幹淨、有益和必要,而并非肮髒,它使龜頭濕潤、光滑、柔軟并富有彈性,它的抗菌、抗毒特性使陰莖潔淨健康。”
而另一位醫學博士ThomasJ.Ritter是《對包皮環割說不》一書的作者之一,他在書中寫道:“所有哺乳動物都産生包皮分泌物。如果沒有它,這些動物王國将可能不再存在。”
像人全身其他部位的皮膚一樣,龜頭和包皮内層的表皮細胞一生都在更新和脫落,嬰幼兒時期尤其如此。表皮細胞的自然脫落起着使出生時連在一起的龜頭和包皮逐漸脫離的作用。由于包皮覆蓋着龜頭,使細胞的脫落發生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因此這些細胞就不能以通常的方式清除掉,而是通過逐漸移動到包皮前端的方式得以清除出去。這些正在被清除的、廢棄的皮膚細胞構成了包皮垢的主要成分。
EdwardWallerstein在《包皮環割:美國保健醫學中的錯誤》一書中說,嬰幼兒的龜頭非常嬌嫩,包皮蓋着龜頭并産生包皮垢作為保護層。“如果濕尿布長時間不換,而又缺乏包皮垢的覆蓋,被分解的尿液就會引起龜頭發炎。”“沒有絲毫證據支持包皮垢是緻癌物質。”“所有哺乳動物都産生包皮垢,而沒有一個做了包皮環割。它們繁殖時,包皮垢就會積聚起來,如果包皮垢含有緻癌物質或刺激性物質,将會危及這種生物的繁衍。實際上并沒有這種現象的存在”。
一些研究人員企圖證明包皮分泌物裡含有緻癌物質,但是至今并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它不僅無害,還有益,起着保護和潤滑龜頭的作用。如果包皮分泌物裡含有緻癌物質,那麼它就會在分泌到體外之前已經毒害肌體,不會等到分泌到體外之後才開始起作用。
從一般進化原則來看,生命體也不會進化出一個對其自身有害的組織,除非是一個受刺激而突變出來的惡性腫瘤,顯然包皮不是這樣的一個突然出現的腫瘤。
在遠古時期,人類出于對生殖器官的崇拜會把他認為身體最寶貴的器官的一部分割下來一塊,以此為信物,和他們心目中的神定下永恒的誓約。到了性禁锢時期,割掉包皮被認為可以減弱陰莖的敏感性,進而防止“邪惡”、“有害”的手淫。後來,醫學專家又認為環割包皮可以減少陰莖癌,甚至女性宮頸癌的發生,因為他們發現有些民族因為有為初生男嬰環割包皮的風俗而使陰莖癌的發生率大大降低。雖然有因果關系的一定有共生關系,不過有共生關系的卻不一定有因果關系。春天總是緊随冬天而來,冬天卻不是春天的原因,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才是春天的原因。
割包皮和癌症發病率低這兩個共生現象之間是不是一定有因果關系?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和發病率低共生的另一個現象是陰莖衛生,陰莖衛生才是發病率低的真正原因。其實不隻是包皮垢,身體其他部位的污垢長期刺激身體的敏感組織也有可能引起癌變。在衛生條件不好的過去,割包皮正好可以滿足衛生要求,而現在講究陰莖衛生有比割包皮更好的辦法,割包皮是否還是這麼必要和迫切呢?
用進廢退,如果包皮無用自然會退化掉,它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即使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就像人的扁桃體和闌尾,以前人們以為沒什麼用處,現在知道了,用處不大還是有點用處。隻要它們本身不是被病毒、細菌侵害得發炎、潰爛,不但不能發揮作用還要毒害其他組織時,好好的誰會主動去割掉呢?絕大部分被割的包皮有發炎、潰爛到這個地步嗎?
所謂的包皮過長,不管疲軟時超過龜頭有多長,隻要能翻開洗幹淨,隻要勃起時能露出龜頭和陰莖杆,基本上是不用割的。大多數的包莖可以不用開刀而用自然的療法解決。長到十歲左右如果包皮還不能輕松地上翻,露出龜頭,可以每天試着上翻,稍微多用點力,以不感到疼痛為準。一天幾分鐘,大部分人幾個月時間,長的一兩年也行了。
沒了包皮的保護,嬌嫩的龜頭和陰莖杆由于經常受到内褲的摩擦刺激會逐漸變得沒那麼敏感。有的人說這樣可以延長做愛的時間,但這是以犧牲快感的程度換來快感時間的延長。包皮不太滑溜、不太有彈性的外層與同樣不太滑溜、不太有彈性的外陰由于自然的摩擦力,相對靜止地留在外面。非常滑溜、很有彈性的内層與同樣非常滑溜、很有彈性的内陰在裡面暢快滑動。包皮這種内外層巧妙的潤滑的物理結構是人類至今無法仿造的。
RobertS.VanHowe在《最新包皮再生過程》中寫道:“包皮分泌物不但有濕潤和潤滑作用,還含有豐富的性信息素。平時包皮使它的味道很難察覺到,但在陰莖勃起時則會大量産生。”而JoyceWright則在《包皮分泌物怎樣服務陰莖》一書中說:“不同大小和形狀的腺體均勻地分布在包皮的内層表面,使包皮内層和龜頭各處都能得到潤滑。成年人經常做愛,使包皮分泌物的價值得到充分地展現。新鮮的包皮分泌物是健康的潤滑劑,使勃起和抽插變得滑溜輕松。”
反觀當今我們這個社會,公衆還是過分關注包皮過長和包莖的害處,片面誇大割包皮的好處而不提其他的解決方法,這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看看報紙雜志上大量這方面的廣告就知曉一二。廣告的賣點多以“割下的長度準确”,“不流血、不留疤”,“價錢便宜”為賣點,嚴肅的醫學問題成了輕松的美容問題。但願西風東漸,互相嘲笑為秃驢和沙皮狗的現象不再重演。
更多資訊請點擊健康頻道
[責任編輯:wymaryhe]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