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大學官網
發布的一則學術快訊
引發關注
中國青年報了解到
8月19日
天津大學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
李預立作為共同第一作者的論文
《全氟羧酸的低溫礦化》在線刊發在
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
據了解,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種離人們生活很近的化學物,常見的消防泡沫液、防水布料和不粘炊具等産品中都有。這種化學物極為穩定,可在土壤和水中長期存在,正常的環境無法将其分解。
一直以來,人類處理這種化學物的方法都是劇烈且粗暴的,如高溫高壓焚燒、電化學法降解,但要求的條件苛刻、成本高昂,且處理過程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這篇論文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可在120攝氏度的溫和條件下對這種物質實現礦化(通俗來講,即從有機物變成沉積的無機物,消除其污染性),
并且使用的試劑是常見且廉價的二甲基亞砜(DMSO)溶劑、水和氫氧化鈉。而且處理之後的産物包含一些無機的氟離子和一些有機的小分子,都是無害的。
據了解,李預立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參與到課題的研究中,
他所做的計算工作為合作的實驗團隊對結果的假設進行了檢驗工作,同時他還基于自己的認識提出了新的假設,這種猜測最終被證明是對的。
學院注重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
近年來,天津大學理學院本科生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已經不是個例。
學院一直注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鼓勵學生參與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出台《天津大學理學院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計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和潛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
大二那年,經同門學長介紹,李預立向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矶分校的肯德爾·霍克教授發去電子郵件,介紹了自己之前的工作和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得到了肯德爾·霍克教授的積極回應。
剛開始,李預立在肯德爾·霍克教授的指導下先做了一些基礎性的工作,随後得到肯德爾·霍克教授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薛小松研究員的共同指導,和西北大學的威廉·迪奇特爾課題組開展合作,用計算的方法來進行反應機制研究的工作。
“很喜歡化學”的李預立非常享受化學帶給他的樂趣, 除此之外,本科階段他還有其它化學論文得以發表。本科畢業後,李預立也選擇了繼續在化學領域深造。
陳垠杉 劉曉豔
來源: 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