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疱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症。個别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緻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
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
我們都知道手足口病會有一個2-7天的潛伏期,該病的發病初期症狀與感冒又很大的相似性,這時候的寶寶會持續高燒4至5天,寶寶的手腳及臀部可能會冒出與濕疹或水泡相似的疱狀物,在這期間,有些寶寶還會有口腔潰瘍的症狀。如若出現了這些症狀,家長們就要十分注意了,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及時的對手足口病做出判斷。
手足口病的傳統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這是一種通過腸道而引發的傳染疾病。手足口病的病毒可通過被糞便或者唾液等污染過的所有物品,如毛巾、玩具、餐具、衣物等進行傳染。如果自家寶寶不小心有接觸過已經處于潛伏期的寶寶,這時家長們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關注自家寶寶的反應了。因為很多的寶寶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被感染的。
在手足口病高發的季節要想有效的預防該疾病,首先要重視及注意個人衛生。不僅限于寶寶的個人衛生,也包括師長的,避免病從口入的狀況。其次,要盡量做到不要與已經患病的寶寶有接觸,尤其是上幼兒園的寶寶。最後,就是要增加寶寶體質,多鍛煉,不挑食,做到營養均衡。
孩子的天性為好動愛玩,喜歡群體,家長們不應該因為害怕疾病就抑制孩子的天性,這個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手足口病雖然可怕,但是隻要家長平時多注意孩子的反應,做好個人衛生,這個可怕的手足口病還是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的。
手足口病治療
1、普通病例治療
(1)加強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适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
(2)對症治療:發熱、嘔吐、腹瀉等給及相應處理。
(3)病因治療:選用利巴韋林等。
2、重症病例治療
(1)合并神經系統受累的病例:
① 對症治療:如降溫、鎮靜、止驚(地西泮、苯巴比妥鈉、水合氯醛等);
② 控制顱高壓:限制入量,給予甘露醇脫水,劑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據病情調整給藥時間和劑量,必要時加用呋塞米;
③ 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
④ 酌情使用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1-2mg/(kg·d),分1-2次靜脈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劑量沖劑療法:甲潑尼龍15-30mg/(kg·d),3天後減量為小劑量;
⑤ 呼吸衰竭者進行機械通氣,加強呼吸管理。
(2)合并呼吸、循環系統受累的病例:
① 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② 建立靜脈通路,檢測呼吸、心率、血壓及血樣飽和度;
③ 呼吸衰竭時及時氣管插管,使用正壓機械通氣,根據血氣分析随時調整呼吸參數;
④ 必要時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丙種球蛋白。
這就是作文庫知識百科養生在線小編為您介紹的“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的相關内容,希望對您有幫助。另外,如果您還需要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您可以繼續閱讀我們為您推薦的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