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牧詩詞清明節

杜牧詩詞清明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5:12:38

杜牧詩詞清明節(詩路花語周笃文)1

編者按

杜牧的《清明》詩,可謂家喻戶曉。但詩的真僞與詩中杏花村的地望問題,在學術界裡有過争議。清明時節,随中國詩詞學家周笃文先生去探尋《清明》詩與杏花村。

杜牧詩詞清明節(詩路花語周笃文)2

1《清明》詩的作者不是杜牧?

《千家詩》裡有首杜牧的《清明》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寥寥二十八字,卻生動地勾畫出一幅雨中行役的圖畫。不是麼?在淫雨綿綿的清明時節,我們的詩人一肩行李跋涉在異鄉的泥濘小徑上。凄風苦雨,凍餒交加,他是多麼想歇歇腳、打打尖、暖和暖和身子啊,可是哪裡有沽酒的人家呢?

從這句問話裡,我們不是可以感覺到他那急切、焦慮的呼喚嗎?接下去,作者用“牧童遙指”悠然一結,把人們帶入了一個充滿希望、更加廣闊的畫境中去。言近而意遠,構思是很巧妙的。

牧童土生土長,早已習慣于斜風細雨的牛背生涯,當然也不會有背井離鄉,前程何處的怅惘情緒。他是安然的,從他那從容伸出的鞭梢望去,隐隐約約地出現了一片杏花成陣的村莊。

這就把整個畫面延伸到遙遠的空間去了。一動一靜,一苦一閑,相映成趣,可謂詩情畫意一片渾然了。它與杜牧的另一首《江南春》,同樣為人盛傳,堪稱姊妹名篇:

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同樣寫江南春雨,可是由于環境不同,感受也因之而異。前者寫于間關道途,清明又正是上墳祭掃的時候。他一身遠役,跋涉泥塗,故語多凄黯。“斷魂”句出自宋之問“看欲斷魂”,點出山行,用典而不露痕迹,甚妙。

後一首為登臨攬勝之作。他身閑意靜,不受饑寒的脅迫,故有雍容的氣象。“南朝”二句,隐含着對佞佛迷信行為的批判,小中見大,思筆俱超,确實是精妙的作品。

對《清明》詩,目前存在不同的理解。這主要是兩個問題,即真僞與地點問題。

關于第一點,有的人認為該詩不見于杜牧的《樊川文集》,在《外集》和《别集》中也未收錄。而《千家詩》出于南宋以後,訛誤不少,因而對其著作權表示懷疑。

但是,我們知道,杜牧是個多産作家,對自己的作品又不大珍護,許多詩作,随寫随丢,未加存錄。即使已有的存稿,他臨終前又燒掉了百分之七八十。

這一點,他的外甥裴延翰在《樊川文集序》中說得很清楚:“(杜牧病中)盡搜文章閱千百紙,擲焚之。才屬留者,十二三。”

所以北宋人田概曾慨歎說:“疑其散落于世者多矣”(《樊川别集序》)。确實,光他所增益的,就有五十九首之多。情況如此,我們怎麼能單憑《樊川文集》之是否收錄遽定其真僞呢?

古人文集,由于收藏、整理與刊印條件的限制,散佚失載的很多。比如劉禹錫的《陋室銘》,也不見載于《劉賓客文集》,而隻是僥幸地被保存在《輿地紀勝》裡,此類情況很多,必須慎重對待。

2杏花村地望何處?

其次,《清明》詩自南宋以下,一直廣為流傳。除了《千家詩》外,在《江南通志》《古今圖書集成》《增補事類統編》等權威性方志、類書中都明确記載為杜牧所作。如果沒有堅确的證據足以駁倒上述資料以前,我們是不應否定他的著作權的。

另外,元詞人淩雲翰的《蝶戀花·杏莊為莫景行題》中有“恰似牧童遙指處,清明時節紛紛雨”引用杜詩,可為有力的旁證。

還有,如果從它的語言、風格、背景(詳後)和藝術手法與杜牧的其他作品聯系起來加以考察,也完全一緻的。試把它同《泊秦泊》一類作品比較,不是一樣清暢俊雅,韻美神流嗎?

第二,詩裡的杏花村究在何處?是山西汾陽還是安徽貴池?

這個問題争議較多。前不久發表的《晉中一日遊》(《北京晚報》1980年8月4日2版)就說;“每當吟誦那脍炙人口的《清明》詩句,就會在腦海中浮現出晉中原野一片生機勃勃,杏花村裡,紅杏點首,酒香撲鼻,令人陶醉神往的景象。”認定了汾陽杏花村是杜牧行吟之地。

再早一點,197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杏花村裡酒如泉》一書,辟有《清明詩說》的專章,列舉了不少理由來論證杜詩的杏花村應屬汾酒的産地,并且力駁安徽貴池之說為非。這種意見究竟如何?是否符合曆史實際呢?下面拟就此問題,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當然,人們出于對曆史上傑出人物的景慕,往往附會出一些假名勝、假古迹來,這是不足為怪的。比如赤壁、嘉魚之外,又有一個黃岡赤壁。卧龍崗、襄陽、南陽各有一個。

劉禹錫在河南荥陽老家寫了一篇《陋室銘》,安徽和縣——他的宦遊之地,也有一個陋室。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群衆的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為學術研究來說,卻要求嚴謹和準确,切忌張冠李戴,似是而非。

因此,對杏花村的地望問題,有必要作一番考查,以求得一個比較合乎實際的結論。我以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查。

杜牧詩詞清明節(詩路花語周笃文)3

首先,從物候方面看:

“清明時節雨紛紛”,“紛紛”二字所反映的雨的形态是具體的。它不是星星點點的疏雨,嘩啦嘩啦的大雨和稍下即止的陣雨。它是密密蒙蒙、綿延不斷的毛毛細雨,而這正是煙雲伏地的江南春雨所具有的特點。

它與爽朗高曠的晉中氣候是大為不同的。晉冀一帶,春多幹旱,雨水稀少,素有所謂“春雨貴似油”之說。即或下雨,也難有紛密如絲的景象,更不會出現連綿不斷的淫雨天氣。侯延慶《延齋雅聞》稱:“河朔聞人謂清明雨為潑火雨”,用一“潑”字,定知與“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南國春雨不同了。

金代的名詩人元好問(山西忻縣人,與汾陽同屬晉中平原),他寫北國的春雨,則另是一番景象:

小雨斑斑浥曙煙,平林簇簇點晴川。

——《山中寒食》

小雨斑斑曉未勻,溜光水色畫難成。

——《杏花條詩》

這“斑斑”兩字,頗能傳出華北地區春雨的神态,它和“紛紛”然的細雨是有顯著不同的。有的人舉出韋應物的《送汾城王主簿》詩中“禁鐘春雨細,宮樹野煙和。”之句來證明唐代汾陽是有紛紛細雨的①。

可是,此人起碼是太粗心了。因為既曰“禁鐘”、曰“宮樹”,則隻能是首都,而不會是汾陽了。兩者如何能扯到一塊呢?這位作者還引用了謝覺哉為杏花村汾酒廠寫的詩句“我來仍是雨紛紛”②作為證據。

可是他至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即時間的差異。謝老留題時為五月,這已是雨水漸多的夏日了。

3杏花村應在安徽貴池

其次,從詩人的行迹看:

杜牧的一生,據缪钺先生所著《杜牧年譜》的記載,其每年行蹤,都曆曆可考。足迹不曾到過山西,自然不會有汾陽覓酒之詩了。

《樊川别集》所收《并州道中》一詩,破綻很多,應是他人作品誤入者。如“戍樓春帶雪,邊角暮吹雲”,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帶),當時不是邊境,用“邊角”字不類。該詩的尾聯“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自稱“公子”尤屬不倫。(杜牧詩中每以“賤子”、“賤男子”自稱。)定為僞作,似無疑問。

相反,如果把《清明》詩放到安徽貴池這個背景下來考查,則絲絲入扣,密合無間了。

貴池,唐代叫池州,地處長江南岸。這一帶向多杏花,有一個杏花村,今天還出産大曲和葡萄酒。池州是杜牧宦遊之地。會昌四年(公元844年9月),杜牧由黃州移任池州刺史,共達兩年之久。無論在政事或文學方面都卓有建樹。

他修複或創建的蕭相樓、弄水亭,他曾遊賞的齊山、九華山以及翠微渡,杏花村諸處,一直為人們所豔稱。他與另一位名詩人張祜,也是在這裡結識的。彼此留下了許多動人的酬唱之作,被傳為晚唐詩壇的佳話。杜牧與池州的關系,還可以追溯得更遠些。在他出任池州刺史以前,至少還來過一次。他的《将赴池州道中作》詩雲:

青陽雲水去年尋,黃絹歌詩出翰林。

投轄暫停留酒客,绛帷斜系滿松陰。

妖人笑我不相問,道者應知歸路心。

南去南來盡鄉國,月明秋水隻沉沉。

青陽為池州屬縣。既曰“去年尋”,可知已是舊地重遊了。翰林,指李白,曾遊貴池,寫了許多多出色的詩歌。“黃絹”即“黃絹幼婦外孫齑臼”之省,為“絕妙好辭”的隐語。“投轄”典出《漢書·陳遵傳》,陳拔出車轄投置井中,說明留客之殷勤。

杜牧這次池州之行的具體情況,今天難于查考了。隻知道他的朋友中家居青陽的有一個孟遲,頗有詩名,尤工絕句。詩中所說的殷勤的主人是不是就是孟遲呢?或許這首清明覓酒之作,就是這次行腳的記錄。

杏花、春雨、江南,在該詩裡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而貴池的杏花村正是具備這種自然條件的地方。這就是我們不同意其它解釋的理由之一。

有人還提出,杜牧為官江南,能“隻身一人在郊外斷魂遊蕩”嗎?①如果我們考慮到人生的複雜情況,那麼這個問題是容易回答的。

我們知道,杜牧不隻文才傑出,他還是一個有濟世經邦的政治抱負和軍事韬略的奇才。他注過《孫子兵法》,為朝廷謀劃過削平藩鎮、刷新治道的方略。可是直道不容,才高招嫉,他的理想百不一施,反而不斷受到排擠、打擊,再加上他家境清寒,家累極重,愛弟喪明,孀妹待哺,這副重擔都壓到了他的肩上。

種種壓力,在他心上投下了濃重的陰影。他當刺史,不論在黃州、池州還是睦州,都是窮僻小郡,如他所說,乃是“三守僻左,七換星霜”決不是顯赫得意的光景。

恰恰相反,奔瀉于他的筆端的大都是一些窮苦之詞。如“何事明朝獨惆怅,杏花時節在江南”(《寓言》),“白頭搔殺倚柱遍,歸棹何時聞軋鴉”(《登九峰樓》),“逐日愁皆碎,随時醉有餘。”(《春末題池州弄水亭》),“四十已雲老,況逢憂窘餘”(《自遣》)等等。它們與《清明》詩韻情調是完全合拍的。

最後,從文獻資料看,池州杏花,夙享盛名。《池州府志》雲:銅陵(在池州)杏山,昔傳葛仙翁嘗留此種。杏下有溪,落英飛堰上,名花堰。

又《江南通志》雲:唐詩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有“清明時節雨紛紛……”一詩。《增補事類統編輿地部·池州府》條下:“杏花村在府城秀山門外。唐杜牧之詩:‘牧童遙指杏花村’即此。”

以上都明确指出了《清明》詩中的杏花村是在貴池而不在别處。那麼主張汾陽一說的人,是否也能夠有權威性的文獻作為依據呢?至少我還未見到。在學術研究上應該有“破”有“創”,但必須建立在堅實的事實基礎之上。離開這個根本點來立說,那是危險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以為問題已經清楚。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應在安徽貴池,而不在山西汾陽。

其實,這個問題的争議,主要還是近來的事情。自1978年出版的《杏花村裡酒如泉》一書問世,乃逐漸成為熱點話題。

我們這樣的國家,有着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遺産,這當然是值得自豪的。但是,是否必要把每件事物都和遙遠的古代聯系起來,以為越古越好呢?不見得。

比如舉世無雙的茅台和盛名遠揚的汾酒,它們的信譽決定于各自出色的質量和特有的風味。至于杜牧是否喝過,倒不是重要的問題。我們怎麼能把如春花怒放、層出不窮的新生事物一一納入曆史的“模式”中去确定它們的價值呢?像這樣樸素的道理,我以為是不難理解的。

①②均見《杏花村裡酒如泉》

1981年載于《貴州社會科學》

杜牧詩詞清明節(詩路花語周笃文)4

周笃文簡介

周笃文1934年生,湖南汨羅人。當代著名學者、詞學家、詩人。曆任中國新聞學院教授、中外文化研究所所長。師承于夏承焘、張伯駒二老,從事詩詞研究與創作。曾參與創建中國韻文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辭賦雜志、中華吟誦學會等。曆任副會長兼秘書長、董事長等職。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中國詩詞大會學術顧問、詩詞中國傑出貢獻獎和聶绀弩杯年度詩壇人物的獲得者。著作有《宋詞》《宋百家詞選》《金元明清詞選》《豪放詞》《婉約詞》《華夏正氣歌》《周笃文詩詞論叢》《宋詞三百首》及《天風閣詞選》等;作品有《天風集》《影珠書屋吟稿》《霜柯集》《當代中華詩詞名家精品集·周笃文卷》《三賢集》。所撰《雁栖湖會都賦》已刻石于北京雁栖湖國際會展中心塔亭中;《長嘉彙賦》也将刻碑于重慶兩江交彙處。


編輯/章雪芳 審核/劉 義 校對/馮 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