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由實證經濟學到規範經濟學的過渡

由實證經濟學到規範經濟學的過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1:52:35

由實證經濟學到規範經濟學的過渡?今天繼續分享經濟學裡面的幾個概念:實證經濟學,規範經濟學,科學方法論、消費者理論以及成本,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由實證經濟學到規範經濟學的過渡?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由實證經濟學到規範經濟學的過渡(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的區别)1

由實證經濟學到規範經濟學的過渡

今天繼續分享經濟學裡面的幾個概念:實證經濟學,規範經濟學,科學方法論、消費者理論以及成本。

01

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

實證經濟學:實證經濟學認為經濟學理論用于解釋世界、解釋現象,回答“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而不回答“好不好”“應不應該”的問題。因為前面講過,經濟學的唯一假設----人是自私的,在這個假設前提下經濟學不回答自私好不好,人應不應該自私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屬于道德範疇的問題。

規範經濟學:規範經濟學就是政府在社會組織中要利用經濟的手段解決相關問題,規範經濟學是基于實證分析,在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再加上價值判斷(政府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做決策。這裡出現兩個概念,一個是實證分析,一個是價值判斷實證分析就是分析具體的局限條件下個體做出不同選擇的情況。價值判斷則是在市場行為(以價格準則決定勝負)與非市場行為(以非價格準則決定勝負)中做出選擇,價值判斷可以是主觀的,也可以是人為地制定一個客觀的标準。

02

什麼是科學方法論

科學方法論的特征一可證僞性,即可能被事實推翻,而絕不是我們經常以為的可以證明為真實的。

科學方法論的特征二奧克姆剃刀,即理論需要越簡單越好,思想市場上的競争準則一個是“解釋力”(即不被事實證僞的能力),另一個就是“簡潔性”(奧克姆剃刀)。

科學方法論的特征三科學的量度,我們通常以為的科學量度就是基數量度,認為定量分析勝過定性分析,實際上定量的,可計量的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這是經常容易犯的一個誤區,會造成犯精确的錯。張五常主張在用事實驗證科學時,“大緻的對”勝過“精确的錯”。即首先追求的是正确,而不是精确(過度追求定量的數據)。

03

消費者理論

消費者理論基本定義:消費者理論研究的是消費行為規律,其重點是消費者選擇理論。消費者理論包括:效用理論、有用性理論、需求理論、消費者選擇理論等一系列理論。

實際上在有需求定律作為公理,消費者理論是多此一舉,因為消費者理論是試圖把需求定律作為理論推導出來,為此消費者理論又弄出兩個公理(比較公理和傳遞性公理),再加上一個“效用”的概念,弄出一套等優曲線的分析,最後通過價格變動畫出價格擴展路徑,推導出一條需求曲線。從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消費者理論違背科學方法論中的“奧克姆剃刀”(理論越簡單越好)。此外,消費者理論所深深依賴的效用概念、等優曲線都是意圖之物“效用”直接與偏好心理因素相關,不是事實。在使用時必須先設法将其轉化為事實來代替,這樣更大大增加了理論應用的複雜性,造成重重陷阱,在使用時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套套邏輯之中。

效用:效用實際上就是馬克思經濟學裡面的“使用價值”這個概念,是由于“勞動價值論”被否定後提出的一個概念。效用直接與偏好心理因素相關,實際上這個概念容易引起誤解,作者不建議使用這個概念。而使用價值說的是某件物品能滿足個體的某種需要,與客觀條件相關,是事實。

04

成本的概念

經濟學所說的成本,是指收入,是指放棄了的最高收入是機會成本。而生活中說的成本是會計成本,是指貨币支出。沒有選擇就沒有機會成本,因為機會成本是放棄了的最高收入。需要注意曆史成本不是機會成本,曆史成本就是已經付出的成本,已經成為曆史。而機會成本不是實際支出,而是放棄了的最高收入。要注意區分這幾個概念,經濟學中說的成本就是指機會成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