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是一個帶有江南方言色彩的慣用語,也是一個具有漢民俗口語色彩的典型的文化詞語。這個慣用語的含義,和我們平時說的“我喜歡吃豆腐”的意思完全不同;它是占女孩便宜的意思,有時候甚至可以視為“性騷擾”的含蓄說法,被使用于多種場合。
“吃豆腐”這個慣用語原來隻是在上海、江浙一帶以及港澳台地區流行,後來由于茅盾的《子夜》、周而複的《上海的早晨》等名作對這個慣用語的使用,以及“吃豆腐”這個俗語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幽默感和委婉生動的表意功能,使它的使用範圍逐漸擴大到北方地區,乃至全國。
至于為什麼把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典故一
史載,“豆腐之法,始于淮南劉安”。當年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在安徽壽縣八公山以黃豆、鹽鹵等物煉丹,無意中竟煉出了“白如純玉,細若凝脂”的豆腐。
西漢初年豆腐問世後,很快成為老百姓非常喜歡的小吃。當時流行的吃法是碗裡擱一大塊豆腐,撒上佐料,拿小刀邊劃成小塊邊吃。于是坊間出現了無數這樣的豆腐快餐店。
當時長安街上有個夫妻合開的豆腐小店,老闆娘本來就漂亮,又以有美容功能的豆腐為常食,自然更是細皮嫩肉,人稱“豆腐西施”。
為招徕顧客,“豆腐西施”難免有賣弄風情之舉,引得周圍男人老以“吃豆腐”為名到豆腐店與老闆娘調情,且動手動腳,比如趁付銅闆時摸摸老闆娘的纖手等。于是,醋海翻波的老婆們不滿意了,經常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來訓斥丈夫。後來,“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輕薄女人的代名詞。
典故二
以前江浙一帶農民家裡有了喪事,要把一具屍體從家裡移到墳地去埋葬,是需要邀些人來幫手的。到吃飯的時候,主人就在院裡或門前空地上擺上幾張桌子,端上飯菜請幫忙的鄉親們吃。但此時也會有個别遊手好閑之徒,忙倒沒有幫,卻也坐上飯桌吃開了。即使被主人發現,也不便攆他。
辦喪事的飯菜比較簡拙,以豆腐為主,蓋白色乃喪事之主色也。有些去幫忙的老鄉,因忌說去喪家幫忙,而說是去吃豆腐飯的。對那種不幹活而去蹭飯吃的家夥,也說他是吃豆腐的。這便是“吃豆腐”一詞的另一種來源。
您覺得哪種故事更可信呢?
【相關文章導讀】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生肖是按什麼排列的順序?
♦ 古老的傳統:什麼是中國人常說的祖宗十八代?
♦ 中國傳統文化中龍圖騰是怎麼來的?
《非常曆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别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鑒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