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孟子告子上節選完整版

孟子告子上節選完整版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1-23 10:25:20

孟子告子上節選完整版?11.15從其大體為大人11.15[原文],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孟子告子上節選完整版?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孟子告子上節選完整版(孟子詳釋172告子上15從其大體為大人)1

孟子告子上節選完整版

11.15從其大體為大人

11.15[原文]

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

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11.15[通釋]

公都子問道:“同樣是人,為什麼有人成為大人物有人成為小人物呢?”

孟子說:“依從那大格局行事成為大人物,依從那鄙陋的認識行事成為小人物。”

公都子又問:“為什麼有人依從那大格局行事有人依從那鄙陋的認識行事呢?”

孟子說:“眼睛耳朵這器官不思考就被物蒙蔽,耳朵眼睛觸及事物就為事物誤導了啊;心這個器官可以思考,思考就能獲得真相,不思考就不能獲得真相。這是上天給我的,先确立了那大的格局,那麼小的格局就不能搶占了:這就是人成為大人的原因。”

11.15[注釋]

①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同樣是人,為什麼有人成為大人物有人成為小人物呢。鈞是人也,判斷句。鈞,同“均”,同樣。或,有人。大人,大人物,居上位之人。小人,小人物,位卑之人。

②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依從那大格局行事就成為大人物,依從那短視的眼光行事就成為小人物。從,動詞,依……行事。大體,事關大局的道理,大格局、大視野、大境界。小體,淺薄鄙陋的認識,格局不夠,境界不高,短淺的視野。

③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同樣是人,為什麼有人依從那大格局行事有人依從那短視的眼光行事呢。

④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眼睛耳朵這些器官不會思考常會被外物蒙蔽,物接觸物會被誤導就是了;心這個器官可以思考,思考就能獲得真相,不思考就不能獲得真相。第一第三個“之”,代詞,這,分别複指耳目和心。蔽,蒙蔽。于,被。前一個“物”指耳目,交,接觸。後一個物指耳所聽目所視之物。引,被……誤導。第二個“之”代詞,它,複指後一個物。而已矣,助詞連用,增強語氣,就是了。第四個“之”,代詞,指真實的事物,即真相。

⑤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這是上天給我的,先确立了那大的格局,那麼小的格局就不能搶占了:這就是人成為大人的原因。此天之所與我者,判斷句。此,代詞,指能思考的器官(心)。之,放在“天”與“所與我者”這個主謂短語之間,取消該短語的獨立性。我,不确指代詞,任意之人。乎,相當于“了”。奪,搶占。

11.15[解讀與點評]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人依從那事關大局的道理行事有人依從那鄙陋的認識行事呢?答案是,人的格局、思想境界、人生态度不同。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是什麼意思?眼睛耳朵這器官不會思考,聽到或看到的隻是表象,眼睛耳朵會被物的表象蒙蔽,所以耳朵眼睛觸及了事物表象,沒有思考,就為事物表象所誤導;心這個器官可以思考,思考就能獲得真相,不思考就不能獲得真相。

“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前一個物是耳目此物,後一物是耳目觸及之彼物。耳目此物不思考,就會為彼物之表象誤導。

同樣來解析《孟子》本章,“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我反複“思”的結果,悟出了真實含義。有學者對本章解釋得很含混,是鑽研得不夠。

“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表達的意思很清晰明确:心是上天給我的,在心中先确立了大格局大境界,那麼小的格局就不能搶占了:人有了大格局大境界,這就是有人成為大人的原因;當然,小人心胸狹隘、目光短淺、格局不夠、境界不高,所以,他隻能是小人。“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就是“先入為主”,告訴我們,早期的環境選擇、教育引導很重要。

本章談的“大人”“小人”是做人格局層面的“大人”“小人”,可能與道德層面或權力位置層面形成交叉關系。“大人”也未見得全是位高權重之人,見多識廣的有影響力、受人尊重的人就是“大人”;有的人雖居上位,但其心胸狹隘,依然是“小人”。孟子當然是“大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