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人看來,女人過于熱衷于各種儀式:表白、求婚、婚禮、周年紀念、生日派對、以及各類大大小小的節日。他們在追求女生時,将這些儀式作為某種契機欣然接受下來,然而一旦塵埃落定,又覺得這些儀式非常難纏,甚至成為困擾。男人給出的理由是,生活已經足夠倉促和狼狽,還要分出心來惦記這些大小節日和紀念日,并且必須花費相當的精力和金錢購買禮物、安排節目,實在是不勝其煩。而在女人看來,這類儀式是對枯燥生活的唯一安慰,也是檢驗愛情的絕對标準,她們通過這類大小的儀式,獲得一生所需的快樂、感動、回憶,還有不可或缺的安全感。
很多人說,内容遠重于形式。如果足夠愛的話,情人節每天都過,何必還在乎有沒有一個完整的儀式呢?然而儀式本身确實存在一種神秘的力量,它是将體内的某些東西帶往外界的過程,是将心靈的感知物化的過程,是将隐秘的情感意識化的過程。舉個不算恰當的例子,就如同作弊是否被老師抓到一樣,雖然實質内容上都是作弊,但是從結果來說,已經是完完全全兩件事了。
這樣的事情很難言喻。有一個将近五十歲的男人,一輩子沒有對妻子說過“我愛你”。在他的世界觀中,情感是應該永遠隐蔽的,各種與此有關的儀式都是一種嘩衆取寵的羞辱,都是性格不夠穩健成熟的表現。然而有一次他和妻子共同去看了一場演唱會,在互動環節,歌手要求出現在大屏幕中的觀衆務必要親吻同伴。那些父女、朋友、愛人,已經很久沒有親吻過對方的人,因為這個難以抗拒的外力,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親吻了對方,很多人當場落淚。當他出現在大屏幕當中的時候,他一時間被這樣的氣氛所同化,親吻了身邊的妻子,并莊重地對她說:“我娶了你将近三十年,沒辦過婚禮,也從沒說過半句甜言蜜語,今天我要告訴你,我愛你!”當場掌聲雷動,就連那位歌手都感到動容。事後他說,他将這視為一場儀式,在一定意義上彌補了缺失的婚禮。如果不是有這樣一個機會,以他的性格,想是一輩子都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來。然而,這個儀式發生之後,他明白無誤地體會到内心的某些東西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柔情,感受到了對妻子更深的愛意和歉意,也體會到了一種責任感,他覺得因為一種類似于公開化的東西,使得周身變得輕松明朗起來。
雖然我能體會他的感受,然而我同樣了解,這樣的感覺難以言傳。簡單來說,一句話放在心裡,和訴與人知,發生的是完全不同的化學變化。儀式感,起到的正是類似于這樣的作用。
儀式帶有一種決定性,不光是要向相關的人表達心意,更多的時候它是對自身的一種明示。就拿新年舉例,其實時光是連綿不絕的,然而我們人為地将時間劃破,找到出入口,設定了辭舊迎新的時刻,無非是為了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或者一個與過去了斷的可能。再比如一場婚禮,是要給所有關愛自己的人一個交代,無論過去的自己好壞與否,都已與他訣别。這種在衆人面前的亮相,無關世俗的煙酒茶糖,而關乎一種莊重的儀式感,說出口的誓言,走過的花牆,聽到的喝彩,都将被撚成一道細密的線,隔斷過去與未來,默默地衡量着婚後的每一個冬夏冷暖。
當然,儀式本身也有它無用的地方,便是它的美。好比英國紳士手中拿的永不打開的雨傘,它的部分職責,隻是給人以美感。但是嚴格來說,美并不無用,如果美是無用的,我們就不會花費那麼多時間和金錢打扮自己,或者将容貌作為尋找伴侶的重要條件之一。人類是生而喜愛美好事物的:燭光晚餐,禮物外面精緻的包裝,求婚時的單膝下跪和漂亮花束,這些儀式都給我們的精神帶來了極大的愉悅,自有它不可取代之處。說到底,還有什麼比能夠讓我們感到愉悅更有用的事物呢?
儀式,是對我們所愛之人的禮贊,是對我們自身情感和覺知的一種深度整理,更是對生活的一種鄭重其事的熱愛。既然已經分手,就在後花園埋葬所有與他相關的物品,轉身即忘記;即使結婚多年,也在紀念日那天送上雖然不貴但是精心準備的禮物,便是對愛的尊重,對生活的深情緻敬。有滋有味的生活,是從耐心咀嚼品味開始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