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比如養魚老道、水質白濁,養魚老道、觀賞魚黑斑、腐爛病等。
一、是否必須幹濕分離作為物理過濾?
我們說幹濕分離的意義,在于濾棉不存水,不在水中浸泡,從而使得大量雜質殘留在濾棉上,不能在水體中溜走,然後進入魚缸或者下一級濾材。
大緻上就是這麼回事。
但是,這個也得看飼養觀賞魚的水體、投喂量和密度。
很多側濾、背濾系統或者小外挂、普通底濾,有些濾棉就是泡在水裡的,并未影響到什麼過濾效果,關鍵問題是觀賞魚的個體小或者密度低,水質也能保證長期穩定。
當然能做到幹濕分離更好。
二、濾材的選擇是否應該高檔點或者多樣化?
飼養普通觀賞魚,大部分濾材的選擇,其實隻有三種,陶瓷環、生化球或者細菌屋。
可不可以三樣都用?也可以,可不可以隻用一樣?那也未必不行。
這個本來就沒有什麼過多的講究。
隻是說濾材有規則的,不規則的,适當搭配一下,可以分散水流、增加溶氧量以及更好地攔截雜質罷了。
至于說,高檔與否,就看個人選擇了。
魚缸加魚,總共不過三五百塊,濾材能用幾百塊錢一升的?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如果情況反之,誰也沒說不可以用,至少雜質還能少點,濾材内的雜七雜八化學成分也能少點,當然對長期飼養的觀賞魚有好處。
三、糾結于各種過濾形式的改造?
從最薄弱的小外挂,三合一淺盒過濾,到最強悍的滴流過濾,其實哪種過濾形式都可以養魚,隻是我們要根據自己飼養觀賞魚的密度來選擇過濾。
或者根據過濾的強弱來選擇觀賞魚的品種和密度。
所以說,過濾形式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看适不适合而已。
初期養魚,少量飼養點,把那個時間放在觀察自己觀賞魚的身上,而不是放在如何折騰過濾的身上,比什麼都要強。
四、過度糾結缸底雜質或者水面泡沫?如果不是雜質滿缸飛舞,僅僅是缸底殘留點糞便、垃圾,隻是靜靜地待在那裡,也沒有多少,占比也不大。
那麼,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或者少喂點、适度停食,及時抽底,都是可行的方法,哪有魚缸内一丁點垃圾看不到的,那得有多勤快,或者犧牲多少密度和投喂量?
水面泡沫也是一個道理,有濾材雜質的關系,有觀賞魚入缸初期、密度過大的關系,有一開始水質根本沒有徹底穩定下來的關系,有氧氣量過大的關系等等。
隻要不是像一層洗衣粉一樣蒙在水面,大部分都不必管,慢慢自己就好了。
五、過度糾結水色微黃、微綠,部分藻類隻要不是嚴重的綠水、黃水,也是完全不必理會的。
所有的原因除了光照、掉色以外, 與密度過大可能都有一點關系,包括了綠水、黃水。
水色微黃、微綠,皆可視為正常現象,隻要我們堅持定期換水即可,慢慢都能好轉。
還有缸壁上出現的部分褐藻,開缸初期都有可能遇到,多了就擦去,輕微有點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總而言之一句話:看好了密度、養好了習慣,不要過度折騰,早晚都會成為一缸好水。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