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專項訓練含答案?1楊氏之子[南北朝] 劉義慶,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小升初文言文專項訓練含答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1楊氏之子
[南北朝] 劉義慶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釋:詣:拜訪。
思考:楊氏之子為什麼這樣回複?
2一毛不拔
[魏晉] 邯鄲淳
一猴死,見冥王,求轉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須将毛盡拔去。”即喚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勝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注釋:勝:承受。
思考:本文諷刺了哪一類人?
3讀書要三到
[宋代] 朱熹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隻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注釋:嘗:曾經。
思考:“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和“熟能生巧”是一樣的道理嗎?
4揠苗助長
[先秦] 佚名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注釋:(闵 通:憫);槁:枯。寡:少。
思考:怎樣理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5陳元方候袁公
[南北朝] 劉義慶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裡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注釋:候:等;綏:安撫;恣:自在;周旋:交際,打交道。
思考:孔子、周工為什麼能做到“萬裡如一”?
6愚人食鹽
[南北朝] 僧伽斯那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複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注釋:尚:美味;爽:差錯。
思考:濃度最高的香水什麼氣味?
做事為什麼要“恰如其分”?
7葉公好龍
[兩漢] 劉向
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注釋:鈎:衣服上的鈎帶;鑿:通"爵",古代飲酒的器具;還(xuán)走:轉身就跑。還,通“旋”。
思考: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舉個例子。
8孟母三遷
[兩漢] 劉向
鄒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複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注釋:鄒:地名,今在山東鄒城一帶;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填空:近朱者赤, 。
與善人居,如 ,久而 ,則 。與惡人居, , , 。漢 劉向《說苑·雜言》
9伯牙絕弦
[未知] 佚名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
注釋:志向、志願。
思考:古代形容各種朋友有各種稱謂,比如老人和青年人做朋友叫“忘年交”,你還知道哪些?
10刻舟求劍 / 楚人涉江
[先秦] 佚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注釋:遽:急;契:刻。
思考:查資料,理解一個科學名詞:參照物。
11學弈
[先秦] 佚名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緻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鹄将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釋:善:擅長、善于。
填空:想專心緻志先要靜心,靜心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學習目的、目标。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 ,儉 , , 。”
12畫蛇添足
[兩漢] 劉向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注釋: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思考:古代有個人去找師傅學習屠宰,他師父說:“學殺豬收學費一百貫,學殺龍不收學費。”假如你是那個學生,想學哪一種?為什麼?
13世無良貓
[清朝] 樂鈞
某惡鼠,破家求良貓。厭以腥膏,眠以氈罽。貓既飽且安,率不食鼠,甚者與鼠遊戲,鼠以故益暴。某恐,遂不複蓄貓,以為天下無良貓也。是無貓邪,是不會蓄貓也。
注釋:某:某人;惡:厭惡;破家:傾盡家财;厭:喂養;腥膏:魚肉;罽:jì,用毛做成的氈子一類的東西;率:大多。
思考:查資料,給大家講講韓愈寫的《馬說》的内容。
14精衛填海
[先秦] 佚名
又北二百裡,曰發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注釋:文:花紋;詨:xiào,.呼喚;大叫;堙:yīn,同湮,埋沒,此處可以讀作yān。
思考:精衛是在複仇嗎?她做的對嗎?為什麼?
15濫竽充數
[先秦] 韓非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廪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注釋:說:通“悅”。
思考:齊宣王有責任嗎?為什麼?
16文侯與虞人期獵
[兩漢] 劉向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魏于是乎始強。
注釋:虞人:古代管理山澤的官。身自罷之:親自停止了酒宴。
思考:結尾說“魏于是乎始強”和故事有關系嗎?為什麼?
17北人食菱
[明代] 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産,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注釋:坐:因為。
填空:子曰:“由,誨汝知之乎! , ,是知也。”
思考:孔子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也有人根據子路的率直性格分析,孔子可能說的是另一個意思:“子路啊,你可記住了,該知道的就知道,不該知道就算知道也要裝作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你覺得呢?
18掩耳盜鈴
[先秦] 呂不韋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
注釋:遽:急忙。惡:怕。
思考:老鼠怕貓,于是他們開會研究怎麼對付貓。有鼠說殺了貓,大家反對,因為沒有鼠敢去。有鼠建議給貓系個鈴铛,這樣聽見鈴铛聲就可以提前逃跑了。大家說好,問題是鈴铛怎麼系上去呢?衆鼠無奈,出一張告示:有能給貓系鈴铛者,必有重謝。
好事的鴨子們看到了告示,他們召集同伴開會,讨論的話題隻有一個:貓為什麼要系鈴铛?
貓也看到了告示,同樣召集同伴開會,讨論的話題是:怎樣把老鼠一窩打盡?最後,他們居然決定:每天必須有一隻貓系鈴铛!
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麼?
19晏子使楚
[兩漢] 劉向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傧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闾,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張袂成陰 一作:張袂成帷)注釋:傧:接引賓客的人;闾: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闾;袂:袖
晏子将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釋:習辭:能言善辯;曷:什麼;然:這樣;得無:莫非;熙:玩笑;病:讨沒趣。
思考:怎樣理解“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這句話?
20鄭人買履
[先秦] 韓非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甯信度,無自信也。”
注釋:度:量;置:放置;坐:坐的地方,坐處;操:拿;反:同“返”;
思考:查資料,給大家講講“買椟還珠”的故事。
21鐵杵磨針
[明代] 鄭之珍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媪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思考:傳說李太白“夢筆生花”,自此詩文冠天下。有人說不可能。你怎麼認為?
22曾子殺彘 / 曾子烹彘
[先秦] 韓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适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釋:女:通“汝”;你。彘:zhì,豬;适:到;特:隻不過;
思考:你還知道哪些講誠信的故事?
23三人成虎
[兩漢] 劉向
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願王察之。”王曰:“寡人自為知。”于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龐蔥 一作:龐恭)
注釋:質:做人質;去:距離;自為知:自己知道怎麼做;罷:停止,結束。
思考:魏王最後還是沒有召見龐蔥,為什麼?
24截竿入城
[魏晉] 邯鄲淳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釋:俄:一會兒;
思考:咋不把城門扒開進入呢?
25朝三暮四
[先秦] 佚名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衆狙之不訓于己也。先诳之曰:“與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衆狙皆起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衆狙皆伏而喜。
注釋:狙:古書上說的一種猴子;家口:家人的口糧;訓:通“馴”;诳:騙;芧:橡樹果。
思考:此與“朝秦暮楚”意思一樣嗎?
26富人之子
[宋代] 蘇轼
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者耶?”
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之,吾當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問之。其子嘻然笑曰:“吾豈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來?”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注釋:克:操持; 愀然:qiǎo,形容神色變得嚴肅或不愉快。
思考:有人說“嬌生慣養出逆子”,也有人說“棍棒之下出孝子”,你怎麼看?
27邴原泣學
[明代] 禮贊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傷感,故泣耳。”師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于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注釋:恻然:悲傷的樣子。就:到,開始從事。
思考:你還知道哪些刻苦讀書的故事?
28父善遊
[先秦] 呂不韋
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遊。”
其父雖善遊,其子豈遽善遊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注釋:任物:對待事物;悖:違反。
思考:俗語雲:“淹死會水的。”說的是什麼道理?
29人有亡斧者
[先秦] 呂不韋
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人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視其顔色,竊斧也;聽其言語,竊斧也;動作态度,無為而不竊斧者也。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他日,複見其鄰之子,其行動、顔色、動作皆無似竊斧者也。
注釋:顔色:顔面、臉色;俄而:一會兒,不久。
思考:上文的現象,反過來講則有“愛屋及烏”。你能說說這是為什麼?
30吳起守信
[明代] 宋濂
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欤?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注釋:俟:sì,等待。
思考:查閱資料,講講吳起的故事。
31荀巨伯探病友 / 荀巨伯探友
[南北朝] 劉義慶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甯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注釋:委:抛棄;獲全:得以保全。
思考:《史記》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你能說說“諾”與“信”的關系嗎?
32畫地學書
[宋代]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辄成誦。及冠,嶷然有聲。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
注釋:荻:蘆荻;辄:就;嶷:nì,聰慧;機阱:陷阱。
思考:天下從未有“不努力就能成功”的,孔子雖雲“生而知之者”,我輩不曾見。“學而知之”,才能少走彎路。學習,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33殺駝破甕
[南北朝] 伽腽肭
曩有一人,先甕中盛谷。駱駝入頭甕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患之。有一老父來語之曰:“女莫愁,吾教女出,女當斬頭,自能出之。”即用其語,以刀斬頭。既殺駝,複破甕,如此癡人,世人所笑。
注釋:伽腽肭:也許讀作qié wà nà,南北朝時印度僧人;腽肭:肥胖;曩:以前。
思考:類似的“愚蠢”事或者行為,你還知道哪些?
34外科醫生
[明代] 江盈科
有醫者,自稱善外科。一裨将陣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請酬。裨将曰:“镞在膜内須亟治。”醫曰:“此内科之事,不意并責我。”裨将曰:“嗚呼,世直有如是欺詐之徒。”
注釋:膜内:肉裡;延:請;镞:箭頭;亟:急迫;直:竟。
思考:此醫者是不是“欺詐之徒”?為什麼?
35承宮樵薪苦學
[先秦] 佚名
承宮,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裡徐子盛明《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其廬下,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豬主怪其不還,尋之。見而欲笞之。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樵薪執苦,數十年間,遂通其經。
注釋:笞:chī,鞭打;樵薪執苦:上山砍柴,吃苦受累。
填空:寫出典故的主人公名字。囊螢夜讀( )、鐵杵磨針( )、鑿壁偷光( )、
程門立雪( )、手不釋卷( )、懸梁刺股( )、牛角挂書( )
36問說
[清朝] 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緻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注釋:達:通達;奚:怎。
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也。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nàn),審問而明辨之也。《書》不雲乎?“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并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于“道問學”,問且先于學也。
古之人虛中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聖人擇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詢之,舜以天子而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為謙,誠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學而無問,朋友之交,至于勸善規過足矣,其以義理相咨訪,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況流俗乎?
注釋:刍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弘:廣大;孜孜焉:勤勉的樣子;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于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唯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甯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為害于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則所問非所學焉: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甚且心之所已明者,問之人以試其能,事之至難解者,問之人以窮其短。而非是者,雖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學之所以不能幾(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注釋:幾:幾乎,接近;
且夫不好問者,由心不能虛也;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亦非不潛心專力之敵(故),其學非古人之學,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問宜也。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并不見其有可恥也,後之君子反争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後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思考:此文名為《問說》,實則是“說問”。那作者是怎樣讨論“問”的?
參考:第一段:引出問題。先提出“君子之學必好問”,接着分析“問”與“學”相輔而行的關系,強調指出:好學一定要勤問。 第二到第六段從正反兩方面詳細闡明為什麼要勤問。 第七段:作者強調自己的主張。
37枭逢鸠 / 枭将東徙
[兩漢] 劉向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東徙。”鸠曰:“何故?”枭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鸠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注釋:枭:貓頭鷹;鸠:斑鸠。
思考:“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為什麼?
38嫦娥奔月 / 嫦娥飛天
[兩漢] 劉安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樹下。遂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托與姮娥。逢蒙往而竊之,竊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無以為計,吞不死藥以升天。然不忍離羿而去,滞留月宮。廣寒寂寥,怅然有喪,無以繼之,遂催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欲配飛升之藥,重回人間焉。
羿聞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誠,允娥于月圓之日與羿會于月桂之下。民間有聞其竊竊私語者衆焉。
注釋:逮:等到;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古書記載害人的動物;繳:絞殺。
怅然有喪:惘然若失,心情沮喪。
思考:結尾一句“民間有聞其竊竊私語者衆焉”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39師曠撞晉平公
[先秦] 韓非
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歎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于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
注釋:喟然:長歎氣的樣子;侍:陪;援:以手牽引;被衽:收起衣襟。
思考:師曠為什麼這樣做?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晉平公是個什麼樣的人?
40人有負鹽負薪者
[唐代] 李延壽
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樹陰。少時,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訟于官。惠遣争者出,顧州紀綱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鹹無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使争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釋:藉:jiè,墊;顧:回頭看;紀綱:主簿;被衽:收起衣襟。
思考:看懂沒有,惠是怎麼斷案的?
41鹬蚌相争
[兩漢] 劉向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衆,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釋:相支:相持不下;以弊大衆:老百姓就會因此疲憊不堪。
填空:鹬蚌相争,( )。狡兔死,( );飛鳥盡,( )。
42寇準讀書
[宋代] 佚名
初,張詠在成都,聞準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不足爾。”及準出陝,詠适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大為具待。詠将去,準送之郊,問曰:“何以教準?”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準莫谕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笑曰:“此張公謂我矣。”
注釋:嚴供帳,大為具待:隆重設宴,準備很多酒食款待;谕:同“喻”,明白。
思考:本文有趣,趣在哪裡?
43多歧亡羊
[先秦] 列禦寇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衆?”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 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追者之衆 一作:追之者衆)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注釋: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此為互文修辭,意思是“不言不笑者,移時竟日”;
最後一段意思:心都子就說:"大道因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學的人因為方法太多而喪失了生命。學的東西不是從根本上不相同,從根本上不一緻,但結果卻有這樣大的差異。隻有歸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緻的本質上,才會沒有得失的感覺,而不迷失方向。你長期在老師的門下,是老師的大弟子,學習老師的學說,卻不懂得老師說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思考:本文講的什麼道理?
44桑生李樹
[未知] 佚名
南頓張助,于田中種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餘漿溉灌。後人見桑中反複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謝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衆犬吠聲,盲者得視,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餘,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雲:“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
注釋:翕赫:xī hè,盛大;間:過了,隔了。
填空:“衆犬吠聲”使用了( )修辭方法,寫出了( )。
45二翁登泰山
[未知] 佚名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鄉,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遊冀﹑雍,然(但)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餘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夜宿,淩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無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釋:絕:渡過。
填空:寫兩句表達“老當益壯”的詩句或者俗語。( )
46虎求百獸
[兩漢] 劉向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乙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随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五千裡,帶甲百萬,而專屬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注釋:昭奚恤:人名,楚國令尹;專屬:專門交付的意思。
思考:此文意思與“狐假虎威”有什麼區别?
47矛與盾
[先秦] 韓非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無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應也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釋:鬻:賣;立:這裡有“存在”的意思。
思考:這世界上有沒有“矛與盾統一于一身”的東西呢?
48林琴南敬師
[清朝] 佚名
閩縣林琴南孝廉纾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緻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赍米一石緻之塾,師乃受。
注釋:卻:推卻,推辭;束修:學生送老師禮物;赍:把東西送給他人。
思考:你怎樣理解禮節?
49王勃故事
[宋代] 宋祁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誇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
注釋:矍然:驚懼的樣子。
思考:查資料,給大家講講王勃其人、其事。
50董行成
[宋代] 佚名
唐懷州河内縣董行成能策賊。有一人從河陽長店,盜行人驢一頭并皮袋。天欲曉,至懷州。行成至街中,見之,叱曰:“個賊住!即下驢來!”遂承伏。人問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驢行急而汗,非長行也;見人則引缰遠過,怯也;以此知之。”捉送縣,有頃,驢主尋蹤至,皆如其言。
注釋:策賊:謂根據迹象推測,查獲盜賊。
思考:董行成能策賊,是認真觀察、仔細推理的結果,類似于“福爾摩斯探案”。學一個推理小故事,把他分享給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