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什麼時候立春 立春前後養生有原則

什麼時候立春 立春前後養生有原則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09 12:02:07

  時間過的飛快,眨眼間我們即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節氣。那麼今年什麼時候立春呢?立春前後天氣寒冷,我們又應該如何做好立春養生工作呢?不要着急,接下來就跟着小編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立春節氣簡介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叫立春節氣。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節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曆史。

  立春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立春氣候特點是氣溫回升、大風降溫。立春為每年2月3日或4日,立春風俗活動有迎春、春遊、鞭春牛等。立春風俗食物有春餅、蘿蔔、春卷等。

  立春意味着春季的開始,萬物即将複蘇,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今年立春排在了除夕前面,2月7日,也就是農曆臘月廿九,是除夕,次日就是正月初一,沒有“大年三十”。

  有沒有臘月三十,是由農曆臘月是大月還是小月決定的。

  立春養生六大原則

  1、早起早睡以養肝

  《黃帝内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

  意思是說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體,使情志随着春天生發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适應春天的養生方法。

  違背了這種方法,就會損傷肝,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因此,春季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2、防止舊病複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于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調養預防。

  3、不要過早減衣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産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态。

  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适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4、每天梳頭百下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

  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5、少吃補品和鹽

  很多人崇尚冬季進補,但是立春後進補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

  人生于自然,應順應自然規律。冬季根據個人體質适量進補,符合冬藏的養生原則。但立春之後的這段時間裡,不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适應即将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

  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鹹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于保養陽氣。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除了注意升發陽氣,還要投髒腑所好,應适當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洩。

  食物可選擇辛溫發散的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結語:立春是标志着春天的開始,也是我們即将走出冬天的的信号,眼看立春就要來了,那麼天氣也冷不了多久了。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了關于立春的養生原則和今年什麼時候立春,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