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夫妻與孩子三者之間應該是一個穩定的等邊三角形的關系,三個人分别是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也就是說,三者之間的情感距離應該是相等的。這樣的關系,才會平衡,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長。如果夫妻之間關系過于緊密,孩子被疏遠,被冷落,那麼孩子就會孤獨,失落,缺少安全感。長大後容易情緒低落,對人缺乏信任,習慣于與人保持距離。具體有哪些不好的影響,我們一起研究。
1、孩子會産生被抛棄心理。
一般夫妻發生别扭,對孩子的請求或哭喊,往往是聽而不聞,孩子會以為父母不要自己了,倍感傷心和無助。同時,看到自己最信賴的人之間也針鋒相對,就會感覺孤獨和自卑,對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敵視的态度,行為上也容易出現逃避、退縮或攻擊性行為,對外界喪失興趣,較難建立良好人際關系。
2、孩子會産生自卑心理。
雖然孩子小,但從夫妻關系差的家庭氣氛中,以及從父母的神态中可以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不一樣,長期在此不良情緒的壓抑下,感覺自己是和别的孩子不一樣。這樣,孩子在性格上趨于不穩定、内向、壓抑,感情上較為冷漠和孤僻、自卑,表面上想逃離和躲避,但内心又渴望關愛。
3、孩子會産生攻擊性行為。
夫妻吵架往往會喪失理智,指責對方的弱點和缺陷,許多不該說的話會脫口而出。幼兒的模仿能力非常強,父母吵架時的神态、語氣語調、用語他們都有可能學到。孩子自然在同伴交往過程中,按照父母的行為方式進行模仿,也使孩子誤以為吵架、打架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從而不能真正學會有效的辦法解決沖突。參見《兩無聊的孩子殘殺鴨子取樂》。
4、孩子會産生猜疑和不信任心理。
由于孩子自卑和敏感,對生活中的許多小事就比較在意。用戒備心理對待周圍情況,明顯表現出一種姿态自衛、對他人缺乏信任、為人刻薄、脾氣暴躁,不願意聽到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對别人的好意也會産生誤解和挑剔。有些心重的孩子,由此還會産生之所以“父母不和”的原因,都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5、孩子會産生恐懼心理。
夫妻關系差,往往會發生互不信任,經常争吵、諷刺、截斷,有的還會有暴力行為出現。這些場面的出現,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使孩子感到失去可依戀的對象。特别是父母發生激烈的沖突時,其聲音和神态都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強烈的沖擊,自然會産生消極情緒,如恐懼,悲傷,無助感等性格扭曲現象。參見《案例分析:幫助孩子應對恐懼的策略》。
6、孩子會産生報複心理。
夫妻不和時,父母的焦點多在互相雙方身上,對孩子的關注自然減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如果經常處在這種環境中,他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當哭鬧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就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來,比如打人、故意生病等,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成心傷害自己。參見《不能忽視孩子的變相反抗》。
7、孩子會産生補償心理。
夫妻關系失調時,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忽視,由于其内心充滿對關注的期待,所以容易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中,同時也會對真心關心他們的人,産生依戀的情感。孩子渴望長大,以為可以擺脫一切。于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就會到家庭之外尋求情感慰藉,發生性關系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參見《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
8、孩子會産生兩難心理。
父母在争執過程中,有時候想利用孩子的支持來反對另一方,在孩子面前訴說另一方的錯誤。這等于把孩子卷入了家長的“戰争”之中,使其在忠于父親,還是投入母親懷抱之間,感到不知所措和煩惱、焦慮。因為對孩子而言,父母都是他們最親密的人,讓孩子放棄一個,這是其所不願意的。參見《案例分析:孔融讓梨與孩子的道德兩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