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的時期嗎

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的時期嗎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28 13:18:07

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的時期嗎(大學生迎最難就業季)1

經濟觀察報記者 任曉甯 北京報道 4月26日一早,柳行來到學校圖書館,今天是幸運的一天,他搶到了座位,可以踏實坐下來準備本該在3月26日就開啟的公務員省考。

柳行是一所财經類大學信息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他信心滿滿地考研究生,卻不料趕上考生最多的一年,以3分之差落選。複試成績線出來後,他開始找工作,又趕上了最難就業季。

“真的很難啊,”他前幾天幫學院老師統計了一下班級同學就業簽約率,隻有五分之一的人找到了工作,這些人大多數是去年秋招時簽約的。今年考研成績公布後,考研失利的同學準備就業,但合适的工作崗位很少。

即使找到工作的同學,對自己的工作也不是太滿意。有人簽了車企,每天6點多起床,晚上8點多回家,每月工資四五千元。有人去了外省,工作工資水平和老家差不多,現在想辭職回老家了。

柳行不想去民營企業,他想去有事業編制的單位,或是高校、國企,但這些地方招聘要求研究生起步,以他目前本科生的學曆,連投簡曆的資格都沒有。于是,他現在一邊準備考公務員,一邊繼續二戰考研。

截至2022年4月中旬,根據智聯招聘的數據,隻有15.4%的應屆畢業生簽約找到了合适的工作,這一數字低于去年的18.3%。在求職的應屆畢業生中,46.7%收到Offer,低于2021年的62.8%。2022年就業形勢比以往更為嚴峻。

“高校畢業生的CIER指數(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創了新低,比2020年一季度還要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疫情下的就業季

柳行心裡最近很不踏實。

不踏實不是因為考研失利,2月份看到成績後,他難受了一陣,但這股難受勁已經過去了。現在他的忐忑不安,更多是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确定性。

原本他計劃好了,先準備3月26日的省級公務員考試,再寫畢業論文,等考試成績出來後,看結果再決定要不要繼續開啟第二輪考研。

但3月份蔓延至今的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3月後,國内疫情反彈,本土新增病例增加,全國各地陸續有疫情病例出現,廣州、深圳、上海、杭州、北京等一線城市都有病例出現。柳行所在的城市當時沒有病例,但也在3月初宣布延後公務員考試。4月,他所在城市有了病例,城市宣布靜态管理,考試時間更是無限延期了。

“沒有deadline,沒有目标,有點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挺難受的。”他之前照着3月26日最終考試日做好了計劃,每天按計劃學習。現在,考試日期遙遙無期,盡管每天也在圖書館複習,但在不知道考試時間的情況下,就特别沒精神。

他“倒黴”的室友受疫情影響更多。室友去年報了杭州的公務員考試,坐飛機去考試的路上,杭州宣布推遲考試時間,他下飛機後才知道這個消息。今年3月份,考試時間又推遲了,從去年12月到現在,考試一直無法進行。

4月底在北京成功找到工作的楊攀,也受到疫情影響。他簽約了北京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不是最理想的工作,但是收到的offer中最好的一個了。

楊攀是一個喜歡未雨綢缪的畢業生,大學期間創過業,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原本,他在上海認識的朋友邀請他去上海工作,但因為近期上海疫情,他不敢去了。

“疫情影響還是蠻大的,可選擇的工作機會變少了。”現在疫情形勢不明朗,他隻敢在北京投簡曆,杭州、深圳這些工作崗位較多的城市,他也不敢去了,“萬一中途遇到疫情,麻煩就大了”。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究員毛宇飛告訴記者,今年一線城市受疫情影響大,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以往是高校畢業生吸納量較大的城市,今年這些城市對畢業生的需求正受到沖擊。

“今年春節後,各大城市疫情反複,互聯網和教培等以往吸納高校畢業生較多的行業裁員,均構成不利影響。”毛宇飛告訴記者,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但工作機會正在縮水。盡管有通信、電信、工業自動化、生物醫藥等現代制造新興産業出現,但無法完全填補互聯網、教培需求缺口。疫情之下,小微企業招聘需求受到沖擊,大型企業需求鎖緊,就業景氣明顯下降。供需不平衡之下,畢業生焦慮感加重,也愈發内卷了。

找工作太難了

接到記者電話時,吳舒正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這是她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機會,今年2月投出海量簡曆沒有回應後,她一度想要放棄,“幹脆不找了,擺爛了。”

吳舒是一所一本學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大四學生,由于讀書期間實習經曆較少,一開始投的簡曆都沒有回信。後來,她在B站學習數據分析,學習做項目,漸漸有了面試,但隻有一面,後續又沒消息了。

她剛開始投簡曆的時候,對公司要求會高一些,現在已經降低了要求,但仍然沒有收到合适的offer。目前實習的公司有轉正機會,她希望能留在這裡,“現在找工作太難了。”

2022年畢業的應屆生,恰好是第一批“00後”。他們走出象牙塔的第一課,就是就業率降低的沖擊。身處其中的他們,感受到沉重的壓力與焦慮。

智聯招聘做了一份有1.8萬份樣本的大學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畢業生供給側明顯承壓。其中,61%的畢業生認為找工作非常難,就業是非常有壓力的一件事。

“目前一半的畢業生沒有拿到offer,他們的期望月薪正在下降,簽約月薪降幅更高。一些重點高校的優秀學生,去年平均簽約月薪7395元,今年隻有6507元,預計後續會降的更低。”智聯招聘副總裁李強告訴記者,今年這屆畢業生很務實,已主動降低就業期待。2022屆畢業生的平均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的6711元下降約6%。今年願意去中小微企業的人也在增加,2022年選擇微型企業、小型企業的畢業生占比3.6%、34.4%,高于2021年的1.8%、28.7%。“這正是就業壓力加大下的務實選擇,與期望月薪下降表現一緻。”李強說。

柳行去年秋招時投過幾份簡曆,當時也感到了挫敗。他是管理類專業學生,但這個專業的招聘方隻要985、211高校學生,研究生更有競争優勢。“投簡曆時,小公司才要你的簡曆。大公司招人變少了,很少在我們這招。而且我們雖然也學過編程代碼,但在學校學的都是皮毛,一般大學畢業後,需要再去代碼學校繼續學習,才有找到工作的可能。”

去年5月,柳行的學校組織了一場師哥師姐考研、工作經驗分享會,師哥師姐分享考研經驗時,下面聽講的大學生争前恐後提問,分享考公務員經驗時,有一半人感興趣,分享找工作經驗時,幾乎沒人聽了。

“都不太想找工作,因為的确找不到好工作。”柳行說,他身邊的同學、朋友也是對考研更熱衷,都不願意找工作。

智聯招聘調研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中,50.4%選擇就業,比去年下降6個百分點。這是繼2021年之後,畢業生連續第二年出現就業比例下降趨勢,與此同時,選擇自由職業、慢就業的人比例上升。

李強告訴記者,畢業生不願意就業的原因,可能與求職難度加大有關。智聯招聘發出的問卷有一個就業去向的問題,不就業的人排名第一的原因是就業壓力,占比47.6%。他們找工作時受到挫折,看到提高的的招聘需求,以及宏觀環境感受的壓力,都影響畢業生對于就業的心态。

即使成功找到工作的楊攀,也沒有太多歡喜,他更有一種惆怅以及倉促的感覺。他的理想工作是去互聯網公司,但今年互聯網行業集體裁員,他已經主動放棄了這個想法。他參加過一線大廠的面試,同組競争的都是名校碩士、海外碩士,即使這些優秀的人有充足的項目經曆、實習經曆,但在大浪淘沙環境裡,他們依然“卷瘋了”。“我的個人經曆可能跟不上,即使進去之後,很可能也隻是邊緣崗位。”而且,今年互聯網公司裁員,裁了上年招來的應屆生,這也讓楊攀感到危險,他現在更傾向快速找一個工作,即使不完美,也可以用來過渡。

楊攀現在正在一家公司實習,五一後就要去新公司入職,同時,還需要準備畢業論文答辯,準備前後工作交接,“一直處于高速運轉狀态下,所有的一切都很倉促。我仿佛被推着退出了學生這個行業,成為了一個社畜。”

因為疫情,楊攀有8個多月時間沒有到過學校了,他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這不是他想象中的畢業生活。按照他本來的規劃,畢業時會有一個畢業旅行,紀念自己學生時代的結束,現在卻哪裡都不敢去了。并且,新公司的offer是有時效性要求的,他覺得還是要抓緊時間入職。從目前看,今年就業形勢的确很嚴峻,3月他投過的一些崗位,4月已經下線了,說明工作崗位正在縮水中,“還是要抓緊,”他又重複了一遍。

可能剛剛開始

雖然今年是最難就業季,但大學生就業率的降低,有可能會持續。

李強告訴記者,一方面是大環境等客觀因素,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更加求穩求優,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甯可不工作。“以前是找到工作就OK,現在簽約時間會更長。”

2022年,畢業生選擇慢工作的比例上升。今年15.9%的人選擇慢就業,同比去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慢就業就是暫時不工作,先休息一下再就業。

與去年相比,今年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明顯上升。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1屆選擇深造的碩士研究生隻有4.3%,今年提升到11%。考研熱很有可能變為考博熱。當前博士仍稀缺,且薪資比碩士高1倍,很多人因此選擇考博。

吳舒6個室友中,目前隻有一個成功找到了工作。另外5個人,她正在實習,1個考研成功,2個繼續二戰考研,2個正在考公務員。

“不考研就找不到工作。”柳行對此也很無奈,他自己也知道,考研的最終目的其實還是為了工作,現在本科遍地走,明年考研人數更多,形勢非常嚴峻,過幾年,也有可能“研究生不如狗”,但現在他想不了那麼多了,至少有了研究生學曆後,能有個工作“敲門磚”。

前幾天,中國人民大學開了一場女大學生就業招聘會。相比男大學生,女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更大一些,從2022屆應屆生求職結果來看,男性畢業生簽約率為女生的兩倍有餘。“勞動力市場要關注弱勢群體就業,”曾湘泉對記者說。

作為國内頂級高校的學生,人大畢業生并不缺少工作機會,曾湘泉指導的幾個研究生也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有的去了騰訊,有的去了投行,有的考上公務員,還有去航天機構的。但非985、211高校的畢業生,正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曾湘泉認為,國家應該出一些反就業歧視的法律法規。

他還發現,當前學曆升級現象嚴重,很多地方招人隻要博士、碩士,即使人大的學生,本科生畢業後選擇不就業,繼續考研究生的比例也在增加。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大學生找工作的需求和市場上工作崗位的供應正在脫節。2022年招聘需求最多的崗位是:銷售、房産交易、管培生、普工、技工。大學生求職最多的崗位卻是:行政、銷售、人事、管培生、文員。“結構問題還是很突出。現在語言類、人文社科類、管理類學生拿到offer比例比較低,在人文社科中間,比如法學失業率很高,已經超過30%。”

曾湘泉認為,當前高等教育中存在一個很大問題,就是重概念或重理論。“這個問題非常突出,包括師資的結構,這些年來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現在智能制造、産業升級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必須促使學校去改革。”

李強也認為,高校應該合理設置學科專業。當前高校理學、工學比例并不高,經管類比例很高。但從畢業生簽約率看,理學、工學、醫學等專業型學科畢業生今年就業情況較好,其中29.5%的理學求職畢業生已簽約,崗位需求旺盛。而經管類、人文學科等專業簽約情況排名靠後,89.5%的經管類求職畢業生目前仍未簽約。之後幾年,會有更多的畢業生,也有可能會有更突出的大學生就業問題,這些問題,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刻。

曾湘泉告訴記者,做好年輕人培養,是下一輪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短期遇到的就業困難并不可怕。從長期來講,怎麼樣去解決這些人才資源的開發,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支持,為下一輪經濟增長提供人才儲備是我們關心的重點。”

(應受訪者要求,柳行、楊攀、吳舒為化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