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武岡朱楩後裔

武岡朱楩後裔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9:56:40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二十六個兒子,不僅是有明一朝子嗣最多的皇帝,且派生出的親王,也是整個明朝最為人所耳熟能詳的,無論是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還是燕王朱棣,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這麼多子嗣,辭世的時間跨度自然也很大。若是問誰是太祖諸子中最先去世的,估計好多人都能答上來,他便是老九趙王朱杞,他于洪武三年(1370年),也即受封的當年病逝,享年享年2歲,是明太祖二十六子中唯二兩個夭折的兒子之一。也正因此,算太祖諸子的排行時很多時候不将他計算在内。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1

明太祖劇照

可若是問誰是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估計很多人都答不上來。因為太祖諸子中并不怎麼出名的也為數衆多,甚少有人能記住他們的生卒年,按卒年對他們進行排序更是難上加難。太祖諸子,在洪武朝就凋零了一批,大部分去世于永樂朝,可即便到了正統時期,依然有四位當朝皇帝的曾叔祖輩在世,分别為:老十三代王朱桂、老十六慶王朱栴(音zhan)、老十七甯王朱權,和老十八岷王朱楩。四人中最晚去世的是岷王朱楩,他薨逝于景泰元年(1450年)三月二十九,整整貫穿了七朝

癸酉,岷王梗薨。王,太祖高皇帝第十七子,洪武十二年生,二十四年冊封,至是薨,享年七十二。訃聞,辍視朝三日,谥曰莊,遣官谕祭,命有司營葬。”(《明英宗實錄·廢帝郕戾王附錄》)

那麼這位七朝曾叔祖的一生,又有什麼精彩故事呢?

對陣第二代西平侯沐春

朱楩(音pian),生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三月二十二,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生母周妃。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明太祖進行第三次大分封,13歲的朱楩被封為岷王,藩地為陝西岷州衛(今甘肅岷縣)。次月組建諸王護衛,岷藩的護衛名西河中護衛。

依照明太祖最初的安排,新封的岷王也應當是一位戍邊塞王,然而曆史跟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明太祖精心培養的接班人,自洪武十年(1377年)起就獲得朝政、處置政事權力的皇太子朱标病逝。他的英年早逝徹底打亂了明太祖既定的節奏,成為洪武末期政治劇變的導火索,很多人的命運,随之發生根本性改變,比如涼國公藍玉,再比如時年14歲的岷王朱楩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2

懿文太子朱标劇照

提及組建岷藩護衛軍之後的兩年時間裡,沒有任何關于朱楩的記載,不成想《明太祖實錄》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末尾,突然爆了一個關于他的猛料,稱朝廷在此年下令在雲南興建岷王府。注意,這裡的雲南不是指雲南省,而是指雲南府,也即現在的昆明。

既然在将岷王府建在了雲南,表明朱楩的藩地在本年度或者稍早些時候已經發生遷移,由岷州衛改為雲南府。《實錄》雖然沒有記載藩地遷移的時間,卻給出了遷藩的原因:

初,岷王定都岷州,上以雲南土曠人悍,必親王往鎮之,故命岷王改都焉。”(《明太祖實錄》)

這個理由乍看非常充分,畢竟雲南乃是大明十三布政使司中最後收複的省份,加上自唐代以來長期與中原王朝相分離,存在着諸多不穩定因素。在藩王分鎮各地,以屏藩皇室的政策下,派一位親王前去坐鎮實屬正常。

可一旦深入分析,就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明太祖會如此做,還要從長期鎮守雲南的西平侯沐英說起。

西平侯沐英是明太祖的養子,與義父義母感情深厚,又與朱标關系莫逆,且其人頗有韬略。正因如此,洪武十四年(1381年)雲南平定後,他奉命長期鎮守雲南。朱标病逝後,沐英憂傷成疾,竟在兩個月後也撒手人寰了。

沐英獨鎮滇南達十年,任上大興屯田,勸課農桑,禮賢興學,使得雲南與内地的聯系變得愈發緊密,邊疆大為安定,也使得沐家在雲南擁有了崇高的威望。

明太祖對他的去世倍感痛惜,下令其追封為黔甯王,賜谥“昭靖”,侑享太廟,使得沐英成為有明一代唯一一個以侯爵身份被追尊為郡王的存在。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3

黔甯昭靖王沐英劇照

沐英去世後,西平侯爵位由其長子沐春承襲。明太祖出于穩定邊疆政局的考量,命沐春代替父親繼續鎮守雲南。沐春在任期間開屯田,鑿池河,先後平定越巂蠻、越州衛、麓川的叛亂,威震西南諸蠻,有效地穩定了邊疆,深受官民的愛戴。

雲南遠在萬裡之外,以沐家在當地的聲望,一個不好就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故勢必會對其進行制衡。事實上早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就試圖讓侄孫靖江王朱守謙移藩雲南,借以制衡沐英。對沐英都如此,何況是與明太祖隔了一層關系的沐春。于是乎就有了岷王朱楩遷藩雲南之舉。

沐家兩代人奉命獨鎮雲南十多年,以存為猶如諸侯般的存在,平日裡一呼百應,自然不想有人前來分權,更不想頭上多個婆婆,所以沖突在所難免。關鍵是,雙方雖然同屬二代,可溫室裡長大的岷王朱楩根本不是沐春的對手

岷王府剛開建,沐春就送了朱楩一份大禮。此時雲南地廣人稀,即便是明太祖着力從内地調集民力,前去進行軍屯、民屯,可一時間哪能改變現狀。于是沐春及當地官員以此為由,激烈反對立刻修建岷王府。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本就是個還算愛惜百姓的皇帝,為邊疆安定計,遂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月宣布暫停建造。

今雲南土曠民稀,軍饷轉輸,民力甚勞。若複加以興造之役,非惟時力未可,于民情亦有所不欲。岷府姑為棕亭以居,俟十五年後民富力纾,作之未晚。爾工部遣人馳驿,往谕雲南守臣,罷其役。”(《明太祖實錄》)

接到這一诏令時,估計朱楩的内心是奔潰的。畢竟“棕亭”、“十五年後”、“罷其役”,這些字眼實在是太刺激人心神了。可殺伐果斷的皇帝老子發話,哪個皇子敢公然站出來唱對台戲?所以岷王殿下隻能默默接受這一結果。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4

岷王朱楩劇照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虛齡16歲的岷王朱楩成婚,王妃為後軍都督府左都督袁洪之女。這意味着,他即将之國雲南。

果然,當年九月初三,朱楩接到之國雲南的诏書。為能讓兒子去了之後鎮得住地方,明太祖特地給他配齊了三護衛:改西河中護衛為雲南中護衛,又以雲南左衛為雲南左護衛,雲南前衛為雲南右護衛

雲南左衛、雲南前衛是明軍平定雲南,設立雲南都司之初轄下的七衛之二,駐紮于雲南府左近,為雲南所屬最精銳的部隊。在岷王朱楩鎮守雲南已成為既定事實的情況下,沐春自然不願将這兩個衛所拱手相讓,畢竟一旦讓岷王徹底掌握了這兩個衛所,沐家還怎麼玩?

故岷王之國的诏書剛發出,沐春就借着調整雲南兵力部署的機會,給了他一悶棍。以“二衛官軍久居雲南,習于征戰,若為護衛,則不可調遣”為由,讓明太祖同意“仍其舊”,即依然歸屬雲南都司管轄,改以普通衛所馬隆衛為雲南左護衛,景東、蒙化二衛并為一衛改組為雲南右護衛。如此一來,雲南最為精銳的軍隊又重新回歸沐家的掌控。

随即沐春又乘勝追擊,以雲南姚安府境内多荒田為由,上疏請求從岷府護衛軍抽調部分人馬,組建中屯千戶所,開赴當地屯田。明初,為穩定雲貴等地,政府一直在進行移民屯田實邊,故明太祖同意了此請。

姚安府位于雲南府西北,兩地相距達三四百裡遠,岷藩護衛軍被打發到那去種地,必然會削弱朱楩對其的掌控。對方如此明目張膽地欺負上來,若不作反擊,必然會變本加厲,故而岷王殿下自然不可能忍。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5

翠湖公園:當年的沐府别業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四月,在老父親的支持下,朱楩終于收回了這個被劃出去中屯千戶所的兵權,算是小小的扳回了一局。

诏以姚安府境内屯田軍士撥隸雲南護衛。初,雲南唯姚安多荒田,調岷府護衛軍士屯種,立為中屯千戶所。至是,仍撥隸雲南護衛。”(《明太祖實錄》)

對陣第三代西平侯沐晟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九月,沐春在征讨麓川叛逆刀幹孟途中,因積勞成疾突然病逝,年僅36歲。對于他的去世,岷王殿下的内心,估計是既興奮又忐忑的。興奮的是,數年來壓在他頭上的那座山終于倒了;忐忑的是,沐春一走平定麓川的責任搞不好要落到他頭上。

可很快,朱楩就發現局勢對他更為不利。因沐春無子,而通過兄終弟及方式襲封西平侯的沐晟,竟然比大哥沐春更難纏。更關鍵的是,來自京師的奧援已經不在了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新上台的建文帝朱允炆,将叔叔輩的藩王們視作頭号大敵,對地處偏遠手握重兵的朱楩隻有敵視,而無支持。

前文提到過,沐晟之父沐英因太子去世傷心過度而病逝,說明沐家和太子一家的關系極好。這兩位上下夾擊,岷王的處境可想而知。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沐晟見皇帝陛下的削藩事業進行得如火如荼,到徹底扳倒岷王的時機已經成熟,遂将朱楩平日的大小毛病一股腦兒上奏皇帝。西平侯遞了刀子,建文帝哪有不接之理,立刻借機将岷王廢為庶人,全家發配漳州監禁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6

山與海的交彙之地漳州,朱楩流放地

望着遠去的押送隊伍,沐晟内心估計在大喊:再見,不,再也不見了“朋友”。不成想,建文帝玩削藩玩得太嗨,以至于激起了其四叔燕王朱棣起兵靖難,一腳将他踢下龍椅,自己坐了上去。

皇帝換了人,岷庶人朱楩立馬翻身農奴把歌唱,兄弟幾個一起獲得平反。在皇帝四哥的鼎力支持下,又迫不及待的的殺回雲南,打算找沐晟算總賬。

癸卯……賜書岷王楩曰:今遣都督袁宇赴雲南整肅兵備,鎮撫一方,凡事可與計議而行。夫藩屏至重,賢弟宜慎出入,謹言節飲。庶諸夷有所瞻仰,而不負兄之所望。”(《明太宗實錄》)

這封诏書發出的時間為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即建文四年)七月,袁宇的身份也非常特殊,他是朱楩的舅子,以都督之職“整肅兵備”、“鎮撫一方”針對地是雲南都司,所以調他去雲南明顯是給朱楩撐腰去的。

朱棣如此做,與沐家與建文帝的關系,及靖難戰争中沐晟的立場有關。

可沐晟也不是吃素的,經過父子兩代人、三任西平侯的着力經營,沐家已經在雲南攫取了龐大的政治資源,稱得上羽翼已豐。關鍵是沐家一向忠于朝廷,是大明鎮壓雲南土司勢力的定海神針,加上明成祖本就得位不正,更是讓他對沐家無處下口。因此明成祖期待的情形是雙方鬥而不破,如此才可體現他這個最高仲裁者的權威。

在四哥的撐腰下,朱楩一到雲南,就主動對沐晟發起了攻勢。對此,沐晟也給予了強勢還擊。當年八月,明成祖就等來了自己期盼已久的信息,“岷王楩與西平侯沐晟交惡”,為此給分别兩人去了敕谕。

在給岷王朱楩的谕旨中,明成祖向回顧了皇室與沐家的淵源,及沐英的功績,并稱“今晟所為鹵莽間信小人幹犯吾弟”,可朝廷還需借重沐家“安邊撫夷”,且已經将其召至京師給予懲戒,故要求朱楩放寬肚量。

思雲南重地,昔倚任其父而蠻夷率服,故仍遣晟往。欲其安邊撫夷,必如乃父存日,庶幾不負皇考之恩。若其不能改過,負德隳功,他日以國法正之未晚。吾弟亦宜念黔甯之親,及其安邊之功,晟雖有罪,置之度外可也。”(《明太宗實錄》)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7

明成祖劇照

實際上,明成祖基本拿沐晟沒辦法,也不想重處于他,故将其召至京師訓誡一番後,依然命其鎮守雲南,雲南都司索索衛所也依然壓聽其節制,跟此前幾乎沒多大變化。從後續處置來看,阿越甚至懷疑雙方在某些問題上——比如承認沐家世鎮雲南,以換取其承認自己皇位的正統性——已經達成一緻。因為沐晟接到的敕書,内容相當有意思,看似在批判沐晟,實則等于承認了沐家在雲南享有特殊地位。

曆觀群臣受恩深厚,未有過爾父子者也。間者爾為小人所惑,幹犯岷王。朕念皇考、皇妣教育爾父之恩,及爾父佐命開疆之功,不忍寘爾于法,姑宥不問,仍令鎮守雲南。爾當深思 皇考、皇妣再造之大德,迪爾父之行,以圖厥終。爾其念哉。”(《明太宗實錄》)

如此,接下來朱楩的命運就決定了

有一說一,以朱楩的能力,單對單完全不足以與沐晟相抗衡。察覺到情況不對的他,于當年十一月赴京朝觐皇帝四哥,期間必然有讨要支持的想法。可明成祖對諸位兄弟、侄子,也保持着相當的戒備之心,削藩以消除來自藩王的威脅,是其畢生追求。所以這一趟,岷王殿下注定要失望而返了。

永樂元年四、五兩月,明成祖兩下兩道敕谕,指責朱楩在雲南恣意妄為:擅自扣押諸司印信,以至于軍民驚疑不安、夷人激變;明成祖令其赴京朝觐,竟然違命不從;因事赴宗廟祭祀之時,竟然“沉湎酣醉”;對待宦官則“俛首下氣”。

今以同氣至親,特略爾過,仍賜冊寶,俾守舊疆。尚改行易慮,親君子遠小人,進學修德用藩屏國家,毋作匪彜,以贻後悔。敬哉毋忽。”(《明太宗實錄》)

當年九月,又以朱楩有罪為名,下旨革去岷藩三護衛。朱楩與沐晟的第二次交手可謂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敗得一敗塗地。要說其間沒有明成祖與沐家達成默契,在後推動,阿越是絕不相信的。

蟄居京師的歲月

自永樂元年被削去三護衛後,朱楩的身影幾乎消失了,以藩王之尊卻少有地成了永樂朝的隐形人,直到仁宗朝才重新活躍起來。這期間涉及他本人的,隻有永樂六年(1408年)有一條因 “慢侮無禮,屢訓不悛”,被再次削去所剩無幾的護衛的記錄。

丁巳,以岷王梗慢侮無禮,屢訓不悛,削其護衛官軍,悉調防邊。存軍士、校尉各百人随之,罷其長史司審理等官。”(《明太宗實錄》)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8

五華山

以朱楩惹事的能力,這種現象相當不正常。唯一的解釋便是,被削去三護衛後,朱楩已經失去制衡沐家的能力,再留在雲南除卻讓局勢變得更遭之外,再無其他意義。于是明成祖随即就将他調出了雲南,暫時安置于京師,這一安置就貫穿了整個永樂朝。這期間雖然沒有失去王爵,卻也變成了閑散人員。

至于時間,估計就在被削去三護衛之後不久,最晚不會晚于永樂四年(1406年)。

這一做法,無疑與明成祖一直強調的的恢複祖制相去甚遠,出于為尊者諱的需求,史官将這段曆史給隐去了。不過也留下幾處足以證明此事的曲筆

其一、永樂四年二月,唐府長史程濟和韓府長史司典簿魏居敬,違反京師的宵禁,被兵馬司押送到法司衙門治罪。明成祖看在兩位弟弟的份上,下令對他們進行了特赦。事後,吏部上疏稱在京諸王的王府官“坐食俸祿,閑暇無事,緻多縱肆”,要求對他們另行任用。明成祖從善如流,讓大部分王府官回鄉待崗,等親王之國,再重新上崗。

上曰:‘王皆年少,方資輔導,其長史、紀善、教授、伴讀之官不可阙。若審理、奉祠、工正等官,職事閑暇者,暫遣還鄉,待王之國召之。’于是韓、沈、安、伊、魯、唐、岷七府,并靖江之輔國将軍,共留長史、紀善、教授等官四十員,餘審理等官一百三十四員遣歸俟命。”(《明太宗實錄》)

韓、沈、安、伊、魯、唐,指韓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伊王朱㰘,魯王朱肇煇和唐王朱桱。六王因年齡關系,都還留在南京,尚未之國。既然岷王與他們并列,自然也應當閑居在南京,“待王之國召之”更是點明了這一點。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9

紫金山

其二,永樂五年四月,岷王妃袁氏去世。這位袁王妃的墓地不在雲南府,而在南京太平門外的蔣山,也即現在的紫金山(又稱鐘山)之下。若永樂年間朱楩一直待在雲南,豈有将王妃千裡迢迢的運到南京安葬之禮?

己酉,書複岷王楩曰:‘承喻故妃袁氏墳墓在南京太平門外蔣山下。府中欲歲時遣人往祭,于禮為宜,專此以複。’”(《明英宗實錄》)

其三,景泰六年(1455年)十二月,第二代岷王朱徽煣上奏朝廷稱,岷藩的樂舞伎在其父于永樂年間被召回時,一并裁撤了,導緻岷王拜表迎诏、時節慶賀等活動中,音樂未具難以成禮,請求朝廷重新賜給。這段内容很好地昭示了朱楩被召回京師暫居這一事實。

岷王徽煣奏:‘先父莊王洪武中之國雲南。及永樂中召還,其所賜樂工部伎遂隸教坊。臣今奉藩武岡,凡拜表迎诏、時節慶賀之禮,音樂未具,乞賜頒給。’不允。”(《明英宗實錄·廢帝郕戾王附錄》)

其四,明代史學大家王世貞所著的《弇山堂别集》中的相關記載,也印證了這一點:“與西平侯相讦,有異謀,居京師。十八年十二月,徙居北京。”

即朱楩是因“有異謀”,而被明成祖召回京師的。至于“有異謀”的内容,估計就是永樂元年夏兩份诏書中所提到的内容。當然王世貞同樣沒能給出朱楩遷居京師的具體時間,隻提到朱楩被提溜回京後,因為遷都而在南北兩京都生活過。

遷國武岡州的窮親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明成祖在第五次親征蒙古回師途中,病逝于榆木川。随即,皇太子朱高熾即位。郁郁不得志近二十年的朱楩,也迎來了新生

當年十月,明仁宗将岷王朱楩改封到湖廣武岡州(今湖南武岡市),并遣人護送他之國。武岡州位于湖廣西南部,為寶慶府轄下的散州,明仁宗稱其地“民淳俗厚,蓋善地也”。可實際情況是武岡緊鄰苗疆,是一座漢苗雜處的偏遠小城,民風可能是淳樸了,然而對手無多少權力的藩王來說卻不怎麼友好。因為岷王侍衛,竟然是由遼藩原遠安王,先遠安庶人朱貴燮等人的典仗校尉改編而來,可見其身邊護衛力量的薄弱。

己未,遣中衛官送岷王楩父子居武崗州。命戶部歲給祿米千石,鈔二萬貫;兵部改遠安王貴爕等典仗校尉充岷王侍衛。”(《明仁宗實錄》)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10

武岡古城夜景

悲劇的是,由于岷王改封武岡州,随即啟程之國,屬于明仁宗臨時起意,因而這裡依然沒有瑰麗的王府供他栖身,隻得寄居在武岡州衙,且一住就是六七年之久。直到宣德六年(1431年)六月,因武岡州衙房屋朽壞、倒塌,實在難以安居,朝廷才對州衙進行翻修,将其正式改造成岷王府。

辛酉,命修岷王府第。王,永樂中徙居武岡州治。王是言棟宇朽壞,有摧壓者。遂命有司修理。”(《明宣宗實錄》)

更為寒碜的是岷府的歲祿。按《皇明祖訓》規定,親王歲祿一萬石,可規定畢竟與現實有所不同,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楩之國雲南時,因雲南“糧饷不敷”,明太祖批給他的歲祿僅有六百石

注意,明太祖這一決定為“一時權制”,也就是臨時措施,待時機成熟會恢複到親王一萬石的歲祿标準。

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明成祖加給朱楩每歲祿米四百石,“歲通二千石”。即增額後,朱楩的歲祿為本色一千石,折色一千石,共兩千石,這可能是他入京朝觐獲得的最大成果。當然歲祿增額也不是沒有代價的,原本屬于岷王府的雲南府“在城商稅”,被收歸雲南相應衙門,實際上并沒有占到什麼便宜。

即便如此。永樂二十二年之國武岡州時,皇帝侄子給他重定的歲祿隻有祿米一千石,以寶鈔形式發放的折色被收了回去,與肅藩一道處于藩王之中墊底的水平。

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下旨免去了岷王府每年聖節(包括皇帝萬壽節、太後聖誕、皇後令誕、皇太子千秋)、正旦、冬至等節的進賀表箋。進賀表是每個藩王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朝廷停了岷藩的這項義務,不啻于是在羞辱岷藩。奈何岷王身邊人手緊缺,實在派不出多餘的使者赴京進賀表,隻能忍了。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11

武岡地标建築——宣風樓

七年之後,紫禁城的主人換成了朱楩的曾侄孫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元年(1436年)四月,岷王朱楩上疏稱一千石的祿米實在是不夠用,明英宗勉強給他加了兩百石

終朱楩之世,岷藩的歲祿僅有本色一千二百石,看似比最低的肅藩要好不少,可考慮到肅藩除歲祿之外還有衆多産業,而本屬于岷藩的産業卻逐漸被朝廷回收這一事實,岷藩才是藩王之中墊底的存在。

實在想不通,朱楩究竟在什麼地方狠狠地得罪了自家四哥,以至于即便到了正統年間,以堂堂親王、當朝皇帝為數極少還在世的曾叔祖之尊,竟然混得還不如一個普通的首封郡王。關鍵是不隻是他本人,連其子孫後代都被另眼相待,岷藩郡王不管是首封還是嗣封,歲祿都隻有五百石,且本色、折色對半。與其他親藩相比,岷藩怎一個慘字了得。

因為窮,朱楩晚年岷藩發生了一出人倫悲劇,第五子陽宗王朱徽焟的生母蘇氏憐惜兒子,從王府中偷盜錢财對他進行補貼,事發之後在次子鎮南王朱徽煣逼迫下自缢而亡。此事導緻次子朱徽煣與第四子廣通王朱徽煠、第五子朱徽焟之間的矛盾總爆發,最終演變為朱徽煠之亂。

阿越說

景泰元年(1450年)三月二十九日,岷王朱楩薨逝,享年72歲。不僅是最後一個去世的明太祖之子,也是太祖諸子中,僅次于代簡王朱桂的第二長壽者。訃聞,朝廷賜谥曰莊,葬于武岡城北的同保山,也稱東山之原。

武岡朱楩後裔(最後去世的太祖之子)12

同保山

岷莊王朱楩的一生,是遷播的一生。前期因時局需要,在父兄的安排下,闖進雲南這個沐家經營多年的地盤與其相争,可溫室裡長大的岷王殿下,以自身的表現向我們真實的展現了什麼叫做虎父犬子,以他那戰五渣的戰鬥力如何是自幼曆經大風大浪的沐春、沐晟兄弟的對手,受盡屈辱不說,還兩次被人掃地出門,隻得揮淚告别雲南。中期先後被四哥安置于南北兩京,過着形同囚徒的日子。直到侄子即位才給安排了給新去處,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可總算獲得了自由。結果卻因生了個内鬥高手鎮南王朱徽煣,搞得家宅不甯。

縱觀其一生所作所為,實在是難與“莊”這個美谥相匹配。

相關文章

廣通王朱徽煠之亂:二哥步步緊逼,皇帝不許遷國,被迫謀反求生

江川王朱徽煝:出生在南京的窮郡王,兄弟大亂鬥,中立也是一種罪

肅莊王朱楧:大明最窮的親王,識時務的賢王,見證了西北戰略變遷

沈簡王朱模:由開拓東北的塞王,變成低調的藩王,期間經曆了什麼

沈定王朱珵堯:一位慷慨解囊為國纾困,屢屢受到表彰的賢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