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換手機了你的回憶也沒了

換手機了你的回憶也沒了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8-27 20:10: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換手機了你的回憶也沒了(你願意留着舊手機嗎)1

王 鵬作(新華社發)

換手機了你的回憶也沒了(你願意留着舊手機嗎)2

用戶在上海一個手機交易市場内咨詢手機回收業務。 裴 鑫攝(新華社發)

換手機了你的回憶也沒了(你願意留着舊手機嗎)3

程 碩作(新華社發)

如今,電子産品升級疊代速度越來越快,很多人家裡存有不少舊手機、舊電腦,如何處理這些廢棄電子産品成了難題。據《2021年舊電子産品現狀調查》顯示,62%的消費者有1到3款舊電子産品,38%的消費者有3款以上。

處理廢棄電子産品,回收是常見選擇。但現實中,有的回收機構對電子産品的數據清理不專業、不徹底,甚至在恢複數據上做起“生意”,緻使公民個人信息洩露風險增加,侵犯個人隐私的違法行為時有發生。鑒于此,不少人任憑舊手機、舊電腦在家堆積,也不願将其出售。大量廢棄電子産品閑置,既是一種資源浪費,也會對環境構成威脅。如何讓人們放心地出售舊手機、舊電腦,已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恢複出廠設置不等于徹底删除信息

“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小王瞅着家裡越來越多的舊手機,有點苦惱。随着智能手機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小王平均兩三年換一部手機,可手機“隻進不出”,家中已堆放了4部舊手機。

舊手機若處理不當,會給環境帶來很大危害。如一塊舊手機電池能污染6萬升水,污染強度是普通幹電池的100倍,它還含有鉛、镉、汞等易污染環境的重金屬。同時,舊手機中很多元器件金、銀等貴金屬成分含量豐富,再利用潛力巨大,從這個意義上看,回收利用是最佳選擇。

據了解,回收後的舊手機一般有3種去向:較新或損壞程度較小的經翻新後流入二手市場;有一定損壞的,可用零部件被拆解再利用;完全無法使用的,可用于提煉原材料。

大部分人的舊手機都閑置在家中。行業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手機社會保有量達18.56億部。一方面,舊手機産生量和閑置量逐年增長,預計“十四五”期間閑置總量将達60億部。另一方面,舊手機資源回收利用率僅4%左右。

回收舊手機的渠道不少,為何大家甯肯閑置也不賣?“閑置是對資源的浪費,可一想到回收有可能洩露個人隐私,我就打了退堂鼓。”小王坦言。

擔心個人信息洩露成為許多人不願出售舊手機的重要原因。伴随智能手機普及,手機早已不是用途單一的通信工具,其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日益成為個人用戶信息終端,存儲了大量個人信息。“手機上不僅有我和家人、朋友們的照片、視頻、聊天記錄等私密信息,還有各種投資理财、手機銀行及支付類軟件。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太危險了。”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南湖中園社區的劉先生說。

為了更好保護個人隐私,越來越多人在出售舊手機前點擊手機自帶的“恢複出廠設置”,或一一删除文件。此操作能否真正規避信息洩露的風險?

“恢複出廠設置和删除文件,并不等于徹底删除信息。”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網安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介紹,在手機上删文件,其實系統隻是将該文件的指示路徑删除,一般人找不到該文件了,但實質内容信息仍存儲于手機内部。

何延哲說,目前恢複數據的技術門檻不高,恢複手機中以前的内容信息并非難事。從技術層面講,即便用戶先前做了一些簡單的數據清除,删除的信息仍可恢複,可能隻是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個人信息洩露甚至被兜售的風險依然存在。

數據清理标準不一,亟待完善

包括舊手機在内的廢棄電子産品回收引發更多關注。2011年,《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實施,廢棄電子産品回收有了規範。但該《條例》并未對個人信息保護作出規定。

“《條例》制定時,更多關注的是保護環境、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講師李帥說,當時社會數字化程度還不高,電子産品中存儲的數據在體量和承載内容上與現在相比有較大差距,那時手機也沒有如此強大的信息集成交互功能,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不像當下緊迫。

李帥介紹,在立法層面或行業規範上,都缺乏針對廢棄電子産品回收中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相應監管亦顯不足。這樣一來,便給與個人信息洩露相關的“灰黑産”滋生提供了土壤。

記者采訪發現,電子産品回收市場魚龍混雜。以舊手機回收為例,有的用戶通過手機廠商,有的選擇回收平台,還有的則直接交給路邊小攤處理。

“很多回收機構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和操作規範,雖然删除了手機上的信息,但方法簡單、标準不一,并沒有删幹淨。”何延哲指出,整個行業目前缺乏對數據清理效果的評價體系,即數據清理是否得到專業認證機構的檢測和監督、是否達到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圍繞人們普遍關心的數據安全進行了積極部署和安排,明确提出要保障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回收利用全過程的個人隐私信息安全。

今年6月,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規範(征求意見稿)》,對個人信息保護作出具體規範:回收廢舊手機、電腦等涉及個人隐私的電子産品時,經營者應當面清理用戶個人信息,維護客戶隐私權,且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客戶相關信息。

“征求意見稿中的該規定具有積極意義,直接回應了百姓關切。”李帥說,将保護用戶隐私信息的責任賦予回收涉及個人隐私電子産品的經營者,換句話說,如果相關回收機構未按規定操作,用戶有權要求其當面删除其中的個人信息。

賽迪智庫網絡安全研究所工程師周鳴愛也表達了對該規定的支持,認為個人信息和隐私權保護得到進一步重視,北京市發布的電子産品回收規範征求意見稿将産生示範效應,有助于督促電子産品回收行業做好個人信息保護。

将廢棄電子産品回收列入信息保護範疇

中國是電子産品的制造大國和消費大國,如果能加快建立電子産品資源循環型産業體系,無疑将助力國家低碳化、綠色化進程。在此之前,有必要消除大家出售舊手機、舊電腦的後顧之憂。

在立法方面,李帥建議,将廢棄電子産品回收列入信息保護範疇,提高個人信息洩露違法成本。同時,借鑒各地現有規定及實踐,可先行制定規章層級的全國性法律規範,以廢棄電子産品回收中的信息處理為主要規範對象,從基本原則、監管對象、監管方式與監管标準、違法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

“在監管上,應以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為依據,厘清市場監管部門、工信部門等行政機關在信息保護監管中的職責,加大監管力度。”李帥說。

何延哲認為,電子産品回收處理行業要有所作為。“一家機構出現信息洩露的問題,影響的是公衆對整個行業的信任。要完善行業規範,加強行業自律,提高行業準入門檻與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法律意識。”

從用戶自身看,培養保護個人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同樣重要。每次出售廢棄電子産品前,何延哲都會做一些處理。比如,将舊電腦的硬盤拆下來留着,對舊手機做系統重置等。他說,即便這樣仍有信息被恢複的可能,但比起什麼都不做要更安全。

何延哲還建議,手機上盡量不保存敏感、秘密信息,重要信息保存使用後盡快删除,其後經過多次覆蓋,數據被恢複的幾率會大大降低。

有業内專家提醒,處理廢棄電子産品最好通過大型店或正規平台,盡量避免小店和個人渠道。如今,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推出回收服務,承諾保證個人信息安全,有的廠商還會對數據清理過程全程錄像監控。

“作為手機廠商,要讓用戶有更多的數據清理方式可以選擇,并向用戶充分解釋說明清理機制和原理,創造機會邀請大家體驗先進的清理技術。否則大多數用戶不了解清理數據背後的邏輯,也就無法安心出售手機。”何延哲說。

“關于數據清理的标準要進一步完善。”李帥說,到底清理到何種程度才算安全,這是需要明确的。對清理後的效果評價和驗證也應有細化規範。

除了常見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許多智能家電、玩具等産品現在也都具備信息儲存功能。何延哲表示,對這一現象要足夠重視,特别是回收機構和生産廠商,要針對多樣化的産品做好清理工作,更好保護公民個人隐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