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之後的節氣便是立秋了,有句古語說: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是對立秋節氣很形象的說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些立秋的養生知識和立秋各地的一些習俗。希望能給大家在秋季的生活帶來幫助。
立秋養生
木形人
木形人的體貌特征是臉長、身材四肢長以及手指長也長,在立秋節氣裡木形人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腎補肝的食物,像大麥、黃花菜、西蘭花和苦瓜等食物。
水形人
膚微黑,富有光澤度和亮度,兩肩小,脊背長:多吃益氣養肝、清暑祛濕的食物,如南瓜、黃瓜、豇豆、鴨肉、黑豆等。
土形人
身材短(尺寸并不一定真的短,隻是胖讓身材顯得短),脖子短,手指短,膚色偏黃,頭大面圓,肩背豐滿:宜吃具有益氣消暑生津、清熱祛濕的食物,如冬瓜、鴨肉、荠菜、茭白、苦瓜、玉米、水蜜桃、綠豆等。
金形人
金形人的體貌特征是嘴唇薄和眼皮薄,在立秋的節氣裡他們最适合食用一些生津潤燥的食物,如百合、胡蘿蔔和西紅柿等食物。
火形人
頭頂尖,鼻頭尖,下颚尖,皮膚發紅、發赤或古銅色,脊背寬廣而肌肉豐滿濃眉小耳,精神矍铄: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氣養肝的食物,如冬瓜、番茄、菠蘿、香蕉、草菇、鴨子、蕨菜等。
立秋吃什麼
貼秋膘美食推薦一:醬肘子
醬肘子是中國傳統的食物之一,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北京的“天福号”醬肘子遠近聞名。另外, 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曆史名菜,因其軟、料、肥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睐。曾被評為“山東名小吃”。
做法
1.收拾幹淨的肘子,放蔥姜少許鹽,在高壓鍋裡煮到基本熟透。
2.将骨頭抽出;
3.再将蔥、姜、蒜和花椒等食材入鍋翻炒,最後放入冰糖,醬油等作料,加入肘子和煮肘子的湯炖煮。
4.開鍋後,以中火炖,以入味。
5.等湯汁隻剩一小飯碗左右的時候,離火。
6.事先要準備好一個結實的,小号的食品塑料袋,等肘子涼後,放到塑料袋裡,将剩下的湯汁灌到肘子中間
7.這個步驟很關鍵,就是要把肘子壓緊在塑料袋裡,直到不能再壓為止,然後把袋口紮緊
8.放冰箱冷凍室,一段時間後取出即可切片食用。
貼秋膘美食推薦二:烤鴨
“北京烤鴨”有挂爐烤、焖爐烤和叉燒烤。挂爐和焖爐烤最普遍。挂爐烤與焖爐烤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一般以棗、桃、杏等質地堅硬的果木為燃料,關上爐門用暗火烤,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烤鴨選用北京填鴨,在其養到四斤左右進,強制喂食,經六七十天的填喂,體重即可達3公斤,且具有體軀肥壯,皮薄脯大的特點,特别适于烤炙。北京鴨最初是飼養在玉泉山水紗的河流這中,入冬不凍,喝的是礦泉水,吃得是礦泉魚蝦和水草。
北京鴨屬水禽,肉質細膩,口感良好,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不飽合脂肪酸,在人體内不積蓄,人體吸收後能軟化心腦血管。該鴨的表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是美容佳品。
因此,北京烤鴨是老少皆宜的保健美食!現以北京前門大街的全聚德飯店挂爐烤鴨與便宜坊飯店所制焖爐烤鴨為佳。
貼秋膘美食推薦三:醬牛肉
醬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适用于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牛肉注水已成“潛規則” “絕對”牛肉該何處尋。
家常醬牛肉做法
1.選料:選用鮮嫩牛肉,(沙仁、豆蔻、丁香、肉桂、大料、小茴香各2克用紗布紮成小口袋) 蔥姜少許蒜和辣椒備用。
2.清洗:先将選好的牛肉放入清水中,浸泡4~6小時,把牛肉中的淤血泡出、洗淨,然後用闆刷刷洗1次,再用清涼水過4次。
3.糖色:炒鍋放少許底油,油熱,将白糖放入鍋裡炒,要把握好火候,看見有蘑菇沫子時。
加開水沖成糖色,白糖的量按牛肉的量放,如2斤大概放1兩左右。
4.煮制:鍋底碼放骨頭或竹闆子,将嫩肉碼放中間,老肉碼放四邊,兌進開水,加入全料口袋,老抽多加,蔥姜蒜等用旺火煮半小時後壓鍋。壓鍋的方法是用竹闆子或其它如盤子等壓在牛肉上,竹闆上加重物壓住。
5.出鍋:壓鍋後,改小火湯剛剛煮起即可,用小火煮3個小時出鍋。出鍋時要做到輕鏟穩托放平,肉出鍋後要放在竹屜内免得把醬牛肉碰碎,待涼後即可切用。做一鍋醬牛肉大約需要4小時,每5千克生牛肉可出熟肉2.5千克。
要點:肉熟後留湯,下次煮續用多次使用形成老湯煮肉味道更好。
貼秋膘美食推薦四:燒羊肉
“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号的名肴。白魁老号開業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原名東長順。因店主白魁制作“燒羊肉”很有名氣,久而久之, 人們把東長順直呼為“白魁”了。
“燒羊肉”的制作,還适用于整隻羊的其它部位,即:頭、脖子、蹄子、肚、肥腸、肝、肺、心、連貼等。但頭、蹄、“蠍子”不需要炸,如同時上席即為“燒全羊”。
貼秋膘美食推薦五:豬頭肉
牛羊肉都有了,作為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肉類,怎麼能少了豬肉呢?最後為您推薦的是豬頭肉。
豬頭肉的美味,于民間早就聲譽鵲起,據說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火工最講究、曆史最悠久,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豬頭肉适宜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濕熱痰滞内蘊者慎服;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豬頭肉為動風發疾之物.凡有風邪偏盛之人忌食豬頭肉。豬頭肉的食療作用,性平,味甘鹹;補虛,滋陰,養血,潤燥。
立秋習俗
北京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櫃台前,選購肉食制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
8月8日,是立秋的日子,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什麼是“貼秋膘”呢?實際上在炎熱的夏季,人們什麼都吃不下去,有厭食之感。
南京
立秋是夏至後第三個節點。在老南京立秋節氣上,有着“啃秋”的習俗,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說法,比如“秋後十八盆”,表示立秋後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于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說法。
杭州
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丢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四川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山東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總結:立秋時節人們的養生習慣和飲食還是不交好掌握的,因為秋季的到來主要是清暑祛濕。在立秋節氣裡還不是像深秋那樣天氣轉涼,在立秋節氣裡,天氣還是熱的。希望大家能夠掌握立秋節氣的養生之道,保持身體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