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徐州戲馬台:追憶項羽的遺蹤

徐州戲馬台:追憶項羽的遺蹤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16 17:47:50

  徐州戲馬台:追憶項羽的遺蹤

  徐州戲馬台:追憶項羽的遺蹤

  來到徐州古城,尋訪“第一勝迹”:戲馬台——項羽的遺蹤,真是我向往久矣!

  沿着項王路步行不遠,俄而“戲馬台”映入眼簾;拾級而上踏進朱牆山門,還有二十三級石階待君登攀,——“二十三”,一個輝煌的象征,這正是項羽舉旗起義的華年。一級、一級……登臨“廣袤百步”的平台,放眼展望——頓覺景物參差,氣象萬千。

  徐徐步入東院——“楚室生春”,仰首便見将軍雕像屹立中庭:偉岸的身軀緊裹鐵甲,身披着大氅飄飛臨風;銅盔下面是一張年輕的臉龐,氣宇軒昂透着幾分從容;重瞳的雙目向南遠眺,是眺望雲龍,還是遙遠的江東?……

  江東,江東,記否當年釜破舟沉,八千血性男兒曾令鬼哭神驚?……然後是北上,北上,直至巨鹿鏖戰,摧枯拉朽,終使一個暴虐的王朝奄奄斃命……這一幕幕威武的史詩活劇,在院殿一幅幅壁畫上栩栩重映;伫足凝望,仿佛曆史交疊閃回;盤桓遙想,猶使人心潮湧騰。

  毗鄰西院名為“秋風戲馬”,秋風蕭蕭隐喻着江河日下。壁畫上“鴻門宴”刀光劍影,放虎歸山預示着讓鼎漢家……相對的院殿内上書“大幕天垂”,大幕下的“霸王别姬”是湯沐黎的名畫;英雄的悲劇如此攝人心魄,曆史本身就是“莎士比亞”。

  再向西行,是依山而建的百米長廊,廊壁上镌刻有詠(戲馬)台的詩章;千百年曾引來多少名士騷客:謝靈運、張籍、蘇轼、辛棄疾、文天祥……他們憑吊,他們感喟,他們吟唱,為遺迹勝景,更為失敗的項王。默念詩詞,觀賞書法,令人感懷,引人遐想……乍見池中有一怪石聳立,形似骷髅,又似将軍頭像,它正對“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詩句,可謂是巧妙呼應,使人歎賞。

  出了追勝軒沿着山石攀登,擡頭便見“風雲閣”六角碑亭,碑上“戲馬台”是萬曆時的書迹,亭檐上嵌刻着“從此風雲”……遙想兩千兩百一十年之前,一位二十六歲的将軍在此登臨,身着盔甲益顯其英姿勃發,極目望盡這九郡之都的彭城。近處營台——滿目是楚旗飛舞,俯觀山下——煙塵裡萬馬奔騰。将士們忽爾舉觞縱情歡呼,酒酣中将軍高高擎起了雄鼎……這一切如雲煙早已散盡,眼前不見戰旗獵獵,也不聞軍馬嘶鳴。然而恍惚中猶感将軍的氣息,在山石、在泉池、在蒼綠樹叢……而且仿佛有一雙眼睛在遙遙凝視,凝視着高樓林立的現代彭城;他那重瞳的雙目沒有一絲肅殺之氣,卻映出了幾分驚訝幾分深情……

  戲馬台被稱為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第一勝迹”,可能在于它是唯一留存在地面之上的遺迹。由于千百年來因黃河改道而無數次遭洪澇淤塞之災,古彭城尚存的遺物已在今日徐州的12米以下了。如今的戲馬台海拔高度近70米,也就是說項羽當年因山而築的戲馬台高為82米,這相當于現在的二十幾層高樓;可以想見,在如此高台上,俯視山下萬千将士策馬練兵,氣勢會是何等的恢弘和豪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