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麻城市黃土崗鎮堰頭垸村。
堰頭垸村“第一網紅”周紅英(左)和村幹部黃志文直播帶貨。
閻家河鎮古城村村民在“共同締造”修建的蓮心橋上納涼。
黃土崗鎮桐枧沖村茯苓窩,古村落重煥生機,年接待遊客逾15萬人次。
7月25日傍晚,閻家河鎮石橋垸村召開塆組會,黨員幹部與村民碰撞“金點子”。
龜山鎮新屋垸村,婦女、兒童在“好媳婦創業室”“好少年讀書室”各得其樂。
昔日貧困村——石橋垸村舊貌換新顔,蝶變“網紅村”。
圖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萬永莊 肖傑
初秋傍晚,麻城市閻家河鎮靜谧的山鄉立馬熱鬧起來。全國“共同締造”試點示範村——石橋垸村徐家寨鄉村大舞台上,村民們随着音樂的節奏跳起廣場舞,統一的紅色舞衣映襯着一張張紅撲撲的笑臉,引來台下遊客拍照、拍視頻,發抖音。
“從貧困村到‘網紅村’,咱村這個翻身仗打得真漂亮!”村委會副主任丁世鋒感歎,這是“共同締造”帶來的變化。
在麻城,像石橋垸村一樣蝶變為“網紅村”的并非個例。2017年以來,麻城大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探索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五共”模式,締造出一批環境優美、産業富美、鄉風淳美的“網紅村”。
老屋一間間倒塌,年輕人外出打工,古村落如何振興?黃土崗鎮桐枧沖村茯苓窩引進市場主體,号召能人回鄉,“借智引才”破解發展難題。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茯苓窩,遠山連綿,青磚黛瓦,記憶裡的鄉愁油然而生。“修舊如舊,保護古村落和發展美麗經濟兩手抓。”麻城茯苓窩康養農場董事長賀俊濤說,這裡以前是隻剩4位老人的空殼村,通過打造共享民宿、果樹種植和研學旅遊等農旅項目,去年接待遊客超過15萬人次。外出務工的村民陸續回來了,家門口上班,最高月收入可達6000元。
村子沒産業,村民沒技能,後進村怎樣逆襲?堰頭垸村發展網紅經濟,培育鄉土網紅,從“特色産業”中尋找緻富密碼。
“朋友們,用金絲黃菊泡茶可以清火,想買的請點鍊接……”在黃土崗鎮堰頭垸村“網紅之家”直播間裡,該村“第一網紅”、49歲農婦周紅英和村幹部黃志文正在直播帶貨。該村彙聚民智、激發民力,發動150餘名留守婦女在田間地頭開直播,手機當農具,直播成農活,僅去年就賣出上千萬元農産品;同時發力菊花、油茶、光伏發電等特色産業,将大批村民嵌入農業産業鍊中。短短幾年,昔日“後進村”成為發展後勁十足的“網紅村”。
“共同締造”活動中,村莊如何治理、靠啥緻富?讓村民“唱主角”。在龜山鎮新屋垸村屋場會上,鎮黨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和20餘名村民面對面交流,碰撞産業發展“金點子”。閻家河鎮古城村召開村民議事會,将準備修建的拱橋優化為平緩的坡形橋,既打造了鄉村景觀,又方便了村民出行,橋落成後,村民高興地将其取名為“蓮心橋”。
近年來,麻城共召開塆組群衆會11萬場次,收集建議33萬條,充分挖掘群衆智慧,引導村民為共同締造獻計出力。
目前,麻城共同締造村已拓展到361個,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80%。眼下,全市正掀起共同締造2.0版建設熱潮,推進共同締造“提質、擴面、升級”,讓“網紅村”各美其美、全域綻放。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