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怕老婆,為了有更多的精力去辦案,整天都在躲老婆。
二十幾年前的《宰相劉羅鍋》如此,現如今的《劉墉追案》也是如此。
書生近期跟随《劉墉追案》的劇情寫了不少正史裡劉墉的事迹。
有朋友留言說“這部劇除去整天躲老婆之外,挑不出大問題,就連小問題也不是特别多”。
這樣評價的朋友很多,劉墉躲老婆、怕老婆,成為該劇的一大吐槽的點。
想想也是,堂堂一品大員,鬥得過奸臣和貪官污吏,怎麼就鬥不過老婆呢;還有那格格,出身皇族,該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怎麼就成了不懂事的任性大小姐,當了劉墉辦案的絆腳石了呢。
這些事,都違背常理。
可是,當我們把眼光放寬,格局放大之後,發現這些事并不違背常理,且與正史裡的驸馬、郡馬等的婚姻狀态區别不大。
為什麼呢?
因為劉墉及其夫人的特殊身份。
劉墉是額驸,劉夫人是格格。
劉墉雖是官四代的宰相之子,但地位也比不過王爺之女。
劉墉雖位極人臣,但資源也比不過皇室宗親。
劉墉雖是男權社會家庭中的主導者,但也不敢主導格格。
劉墉娶了格格,他還是漢臣宰相之子;格格嫁給劉墉,她還是上三旗的皇室宗親。
二人之間的地位、人脈、身份、資源等差距,不會因婚姻而改變。
所以,劉墉怕老婆,不是妻管嚴那種怕,而是因地位等之間的差距産生的怕,這種怕無法改變,不想怕都難,一旦格格在劉家遭受任何傷害,劉墉都會倒黴,輕則仕途盡毀,重則小命難保。
躲老婆,正史并無記載,電視劇裡之所以躲,不是格格不識大體,而是格格和劉墉的價值觀不同。
格格是皇室宗親,不需要奮鬥,越閑散越安全,劉墉則不同,他是左都禦史,哪怕是得罪權貴,也要盡職盡責,那是他的工作。
其他額驸等,大多隻有個稱号,即便有實職,也不需要得罪誰,比如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娶乾隆帝第十女,他曾任散秩大臣行走、鑲藍旗滿洲副都統等職,品階不低,得罪人的事較少。
在格格眼裡,劉墉就該像豐紳殷德那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行了。
劉墉不行,他是都察院的長官左都禦史,本就是個得罪人的工作,他要糊弄,那真是活不長久了。
正因有了這樣的價值觀上的差距,才導緻格格整天盯着劉墉,怕他得罪太多權貴被殺等。
劉墉不想多争吵,吵也吵不過,身份在那擺着,所以隻能躲。
就跟現在很多男士一樣,不拼命地賺錢,一家老小就過不上好日子,可拼了命賺錢,就要被家人念叨,保重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下班早回家,少在外面喝酒,等等。
為了家庭,這些被唠叨的男士隻能躲,撒謊常有,但都是善意的謊言。
劉墉,怕老婆,是因身份差距;躲老婆,是因為了更好的工作。
這就是劉墉的怕和躲,哪一樣都是無奈。
當然,電視劇為了吸引眼球,将怕和躲擴大了一些,營造出更多的搞笑氣氛。
額驸怕和躲,與正史并不沖突,因為史上幾乎所有的驸馬,都怕公主,也都在一些事情上不同程度地躲過公主。
其實,帝婿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讓人羨慕,封建社會早期,他們是副馬都尉,正副的副,皇帝出行時,帝婿掌副車之馬。皇帝真要遇刺,他們首當其沖,最早死的就是他們。
天下隻有一個皇室,所以帝婿都是高攀,尋常人家高攀嶽父的女婿地位都不怎麼高,更别提高攀上皇帝的女婿了。
劉墉怕、躲格格,很正常,此事也算不上《劉墉追案》中可以吐槽的點,我們當喜劇看就行了。
參考文獻:
1、《說文》
2、《漢書》
3、《清史稿》
注:本文所用圖片來自互聯網,很難核實明确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